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环境法学方法论:学术检讨与体系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可  李明华 《浙江学刊》2007,(6):155-159
本文对环境法学方法论的研究现状、趋向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认为应当在把握环境法学在调整对象、调整手段、研究使命和研究历史等方面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建构以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的、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价值追求的环境法学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要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与思想道德教育初探●向留莲处在世纪之交的当代大学生,从一方面看,他们是跨世纪的建设者,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朝气蓬勃、肯于钻研、勤于思考,是有报负、有希望的一代青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将为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4.
“构建当代民族精神”漫议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构建当代民族精神的着眼点应该是促进中国的现代化、民主与法制。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中所缺少的是理性精神、实用精神以及认识论和经验论传统。百年来我们的前辈在吸收西方智慧时往往表现出偏爱德法传统中与个人的生命情趣、审美体验及整体意识有关的内容而漠视英美传统中与科学及制度安排有关的东西的偏颇。构建当代民族精神的题中之义是补课;当前流行的反现代化、贬谪科学与理性的倾向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5.
徐伟梁 《探求》2006,(Z1):108-109
一、我国公务员精神的内涵及特征 公务员精神是公务员这一特定身份的人所应当具有的、为公务员这一职业所要求的一种重要特征,是公务员不同于普通群众并对普通群众发挥模范带动作用的一种基本的精神.公务员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是由多种品质构成的精神共同体.从2006年1月1日始,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在全国实施<公务员法>大会上,曾庆红同志将当代中国公务员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四个方面.这一言简意赅的概括不仅深刻体现了公务员这一职业的内在性质,而且蕴涵了鲜明的时代要求.从以上概括可以看出,我国公务员精神一般包括理想、态度、作风、责任、人格等.也可以说,公务员精神是行政人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体现.当代中国公务员精神应该是品德、能力、行为规范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媛  李梁 《社科纵横》2012,(9):147-149
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角度再度思考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并在此基础上对培育路径进行再思考,既是对学生发展的关注,也是对公共精神培育研究深入探索。在对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进行再思考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经验总结,有助于深化研究,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问题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说明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必要性为开端,论述了与构建有关的几个主要问题: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历史演变;当代科学技术理性对于民族精神的当代构建的意义;在中西文化比较的维度上对当代人文精神的新的理解。论文最后以“构建秩序”的新观点,为民族精神的转型和进步设想了一条具体操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正>纵览世界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现代化的艰难进程中实现,现代化则要靠民族精神的坚实支撑和强力推动。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弘扬,民族精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西方伦理学说中 ,女性主义以其独特的性别分析方法和视角对主流伦理学说进行了批判与重构。本文对女性主义伦理学的方法论进行探究与阐述 ,分析了其核心范畴———“性别”范畴的意义与内容转换 ,展现了其质疑主流伦理学合法性的基点  相似文献   

10.
孙浩进 《学术交流》2023,(6):95-104
从建构一种成熟理论形态的标准来考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还未完全概括出通用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仍存在理论研究中“标签化”、政策研究中“边缘化”、研究范式的“虚化”等问题。唯有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体系,才能够增强对经济实践的理论解释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不是单一或零散的若干原则,而是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的体系,具体可归纳出生产关系维度上“致用”的方法论、生产力维度上“实用”的方法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互动演化维度上“适用”的方法论等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11.
项葵 《社会》1989,(12)
一、对社会学“价值中立”方法论思想的思考关于社会学认识的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方法论之争的一大焦点。其中一个具体的方面就是,我们在认识社会现象及其本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个“价值中立”的观念。我以为,能否回答这个问题以及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不仅取决于我们究竟站在哪个立场,现象学派的还是实证主义的,更主要的在于我们是如何看待这种立场本身的分歧的。应该说,“价值中立”是一个十分诱人的概念,在马克斯·韦伯的理论中,它至少具有两方面的方  相似文献   

12.
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意识朱光(上海社会科学院)美学从审美文化角度寻求突破和发展,更多地来自于当代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工业比大生产和信息流通发达的现代社会,使贵族阶层渐趋消亡,公众阶层日益扩大。人们社会行为方式的转换改变了美学封闭于纯粹精神理念王国的经典...  相似文献   

13.
文艺理论的真正变革不应是被动地适应文艺现象的变化,还需要能动地调整自身参与到文艺的变革之中。因此,提出文艺理论应建构自身的当代视点这一命题就具有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而对当代视点设定问题的研讨则必须结合文艺理论的自身特性,即通过对文艺理论的意识形态分析,兼顾文艺理论作为“理论”的特质,并结合文艺理论的艺术特性来设定。与此同时,处理好文艺理论的当代视点与文艺理论传统的关系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敏生兰 《社科纵横》2005,20(1):104-105
民族文化孕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体现民族文化。两者在紧密相连中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互动正是这种辩证统一关系的最好证明。  相似文献   

15.
类延旭 《社科纵横》2004,19(5):12-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优秀传统。它反映了民族的价值理念、心理素质、性格意志和精神风貌。它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从其运动属性看 ,它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从其基本性质看 ,它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从其作用方式看 ,它又是间接渗透性与直接能动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以辩证的观点,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外延有褒义和贬义;民族精神的性质和内容有主次,同一内容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民族精神的作用有积极的和消极的。辩证认识民族精神的目的就是要对民族精神采取科学的态度,以利于更好地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与现代化陈战国一民族精神是一个文化范畴,属于民族文化的价值系统。所谓价值系统,就是一套对于世界和人生意义的理解和态度。它不同于科学系统,它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在人类历史上,各个民族由于所处的自然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便...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人类文化和知识理念变迁的宏观背景,探讨了处在世界化进程中的民族精神的时代境遇以及汉语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邱其荣 《社科纵横》2012,(11):117-119,132
百色起义铸就了“百折不挠、团结务实、奉献拼搏、争先创新”的百色起义精神。百色起义精神的当代弘扬,又铸就了“弘扬传统、团结务实、奉献拼搏、争先创新”的百色精神。只有弘扬百色精神,才能建成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新百色。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对科学理性的追求,对进步观念的信仰,还是对责任意识的崇尚,启蒙运动的精神财富是丰厚的.尽管对于启蒙精神的反思与质疑仍在继续,但只有重新认识启蒙精神,才能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所带来的种种挑战,才能切实推进中国的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