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强对新阶层人士的鼓励和引导,关键在于政治引导。政治引导,关键在于让新阶层人士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只有扩大新阶层人士有序政治参与,加强他们与既有政治体系的良性互动,才能促进他们更加拥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试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动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阚和庆 《天府新论》2007,23(6):8-11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人阶级内部利益分化加剧、知识化水平提高、流动性增强、阶级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有所淡化;农民阶级内部开始形成不同阶层、贫富差距明显、农业人口数量减少;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职业者组成的社会新阶层日益兴起。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还呈现出结构不甚合理、分化仍在继续、各阶层政治主体意识增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2001年以来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社会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2001年以来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社会影响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新社会阶层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迁;其主要群体大多以参加工商联等形式介入政治,在参加党组织和政府机关方面,呈加深之势;我国民间组织快速发展,新社会阶层参与社会事务显著增加;新社会阶层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基于江西省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情况的调研资料,分析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现状;提出推动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目标,应当是致力于新社会阶层人士成为民主政治的有序参与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建议通过加强新社会阶层政治有序参与的组织化建设、完善新社会阶层政治有序参与的法制环境、建立促进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动力机制、发展电子民主、构建网络培训体系等举措,来推动新社会阶层的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5.
社会管理创新就是通过更新社会管理理念,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形成新型社会管理格局,建立起促进和谐的社会机制,使之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愿望。“善治”理论强调协同治理,主张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与合作。通过引导、调控,逐步形成一个以新社会阶层为主体的呈橄榄形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从而奠定和谐社会的基础。新社会阶层有序的社会参与将有效促进社会政治力量整合,推动国家政治制度完善和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6.
目前,新社会阶层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它出现的时间短,成员构成比较复杂,远没有形成整体意义上的共同阶层意识。中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新的社会阶层在政治理论、信仰和思想意识等方面还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新社会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之间也存在着利益上的现实差异和矛盾。因此,从总体上看,新社会阶层距离真正成熟尚需一定时间。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已呈现出逐步发展、不可逆转的基本趋势,但其发展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还不相适应,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再认识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价值,有必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扩大"与"有序"的辩证关系,有必要特别关注扩大新社会阶层的有序政治参与的组织形式,将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统一于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使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朝着有序化、自主化、组织化、公益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构建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长效机制有助于执政党整合政治资源,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当前,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机制存在着文化保障机制匮乏、均衡机制欠缺、动力机制不足、制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着手培育和建立参与型的文化保障机制、参与主体的均衡机制、参与渠道的畅通机制、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和制度吸纳机制.  相似文献   

9.
韩影  石宗鑫 《理论界》2013,(3):30-32
随着新社会阶层中一些能力强、经历丰富、知识层次高、眼界开阔、思维超前的代表人物逐步涌现出来,新社会阶层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本文试图从民主政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新社会阶层自身发展三个方面入手,探索扩大我国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历史角度考察,可以在更深层次上认识新社会阶层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政治意义。新社会阶层第一次改变了中国传统政治的经济社会基础,消除了人身依附和控制,冲垮了“官本位”文化的统治地位,从而比较彻底地消解了集权和专制的基础,增加了和谐社会的活力。同时,新社会阶层强力推动了自主人格、社会阶层关系、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推动了和谐社会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今后要加强引导与创新,使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战略,是一种研究资源、物品和位置通过社会关系形态而配置和流动的范式,是集中分析社会关系结构的理论和方法的统一体。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社会网络分析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范式特征、中心原理和基本命题,为研究社会结构提供了一种迥异于地位结构观的网络视野,这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工具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界的显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一系列社会政策创新 ,中国的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也出现在妇女群体中。由此 ,妇女群体的价值观与需求发生了多元性转变 ,同时 ,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在妇女群体中反映出来 ,并因此也带来妇女解放的新问题。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妇女发展为个案 ,对妇女群体分层和女性社会特征新走向 ,进行实证考察与理论研究 ,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特色是社科学报的立刊之本,办出特色已成为学报界的共识,不少学者对社科学报的特色作了许多探索.依本作者之见,社科学报的特色本质上是其学术特色,而学术特色又主要是通过特色栏目体现出来.大致说来,社科学报的特色包括学校综合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地方特色、应用特色和历史传统特色等.  相似文献   

14.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社会行动的规律,是客观的,同时又具有关系的特点和主体的特性;把握社会规律的特征,廓清社会规律的内在机制,对坚持以人为本,按社会规律办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经济法的社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性是经济法的本质特征。经济法调整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管理关系 ,并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其首要价值目标。经济法的社会性体现在其调整对象、调整机制和法益目标上。经济法的社会性是通过确认自由、公平竞争和公正交易的规则以及确认宏观经济管理规则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有机体及其本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重要概念 ,实质上就是指社会 ,它有广狭不同的三个层次的含义。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 ,是包含许多要素、层次、子系统的超巨系统 ,它的要素和结构都是发展变化的。社会有机体的本质特征包括一般特征和独有特征 ,其一般特征是有机系统性 ;其独有特征有 :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物质性和意识性的统一性 ,矛盾性 ,变动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7.
沙莲香 《河北学刊》2003,23(5):64-68
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已经不可避免;因此,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研究和确立也势在必行.本文基于这个社会事实,对发生在今春北京的"非典"作一种社会学思考,重点是论述民间社会所担负的社会功能运作角色和它抗击"非典"的潜在力量,并提出城市的社会生态问题.因为社会生态问题同样涉及民间社会的功能运作,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8.
姜迎春 《江海学刊》2012,(5):55-60,238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马克思的哲学批判、经济学批判和文化批判理论的总称,它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和实践性的重要体现。其批判所指是资本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体系。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这主要表现为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客观主义批判与主观主义批判、精英主义批判与大众主义批判的统一。把握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特点,是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实质的需要,也是正确把握当代社会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词类转换作为填补词汇空缺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英汉新词语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在总结新词语词类转换特点的基础上,主要从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思维等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新词语词性转换的深层动因,并提出这些转换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视域中的社会有机体之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有机体这一概念是比拟生物有机体的特征而提出的。马克思借用这一术语来说明社会是包括人和全部社会生活领域在内的各种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运动着、发展着的有机整体。马克思视域中的社会有机体既具备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一般特征,又拥有自己独特的本质特征,即便是与生物有机体相类似的一般特征,在社会有机体那里也有着不同的实质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体现为:社会有机体形成于实践之中,这是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根本区别的原因;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发展着的有机开放系统,在此点上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具有相类似的特征;社会有机体是一种自觉的有机体,这是社会有机体异于生物有机体,并最终优于生物有机体的特征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