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长期以来,速效救心丸在临床的应用最多的是作为急救药品.为此我院对持续口服速效救心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临床试验观察.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治疗组60例给予速效救心丸(6粒,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心可舒片(4片,每日3次).4周后进行心绞痛、主要症状、心电图等的比较.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3.74%,明显优于对照组%<80%);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58.33%,明显优于对照组(45%).且未见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速效救心丸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疗效肯定,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合贝爽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121例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合贝爽90mg口服,每日1次,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4天;对照组仅给予合贝爽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06%,75.8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合贝爽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8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给予应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类药物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1次/日);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3.0g静滴(1次/日),疗程10天。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达87.5%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3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吡贝地尔,50mg,饭后口服,每天3次。在对照组基础上,小剂量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片10mg,每日1次;大剂量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片30mg,每日1次,清晨服用。三组均治疗6周。观察比较三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HAMD评分、帕金森病综合评分(UPDRS)及帕金森病-39项问卷调查(PDQ-39)QOL评分。结果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34%,84.91%和71.70%,组间比较显示,小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均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前,三组HAMD和PDQ-39评分和UPDRS总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HAMD和PDQ-39评分和UPDRS总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预防性给予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抑郁和整体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71名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高血压和冠心病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高血压患者和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心功能的变化及常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胸闷、胸痛、气短、心悸、乏力等自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患者症状的改善和减轻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两组患者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SV、CO提高更为明显;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血压降低更为明显。结论养心氏片可有效改善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有效降低血压,明显改善常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服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今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4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不仅进行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再加用地尔硫卓,口服,每日3次,每次10mg,治疗疗程7天。经治疗后,检查心电图变化,心绞痛改善程度,血压、心率的影响及变化,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0.83%,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用药方便、安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时的疗效和安全性问题。方法选取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服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每日1次,含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对照组服用缬沙坦(每日1次,每次80mg)。在排除不合格的试验对象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相关不良反应做好详细记录。结果试验组总共30例,有效调查27例(有效率90.0%),对照组总共30例,有效25例(有效率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不良反应调查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时安全性较高,疗效也很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0.9%氯化钠250ml加入银杏叶制剂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0.9%氯化钠250ml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并且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电图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银杏叶制剂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未发现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服阿米替林及阿普唑仑治疗中老年女性无菌性尿道综合征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门诊及病房符合诊断标准的无菌性尿道综合征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每次口服阿米替林25mg,每日2次,阿普唑仑0.4mg,睡前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每次口服谷维素10mg,每日2次。两组均1月为1个疗程,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1%,对照组总有效率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阿米替林及阿普唑仑是治疗无菌性尿道综合征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缓解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副作用可以被大多数患者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通颗粒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以心通颗粒辅助治疗,每次1袋,每天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评价治疗后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结果心绞痛疗效显示对照组显效7例(20.6%),无效5例(14.7%),5例(14.7%)病情加重,总有效率达到70.6%;观察组显效9例(26.5%),无效3例(8.8%),仅有2例(5.9%)病情加重,总有效率达到85.3%。心电图疗效结果显示对照组显效8例(23.5%),无效4例(11.8%),病情加重4例(11.8%),总有效率达到76.4%;观察组显效11例(32.4%),无效2例(5.9%),仅有1例(5.9%)病情加重,总有效率达到91.2%。两组治疗后TC、TG、LDL-C的水平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其中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降低为(6.56±1.82)mmol/L、(3.15±0.32)mmol/L、(3.77±0.51)mmol/L,但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另外,两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均升高,但观察组的值为(1.58±0.37)mmol/L,高于对照组。结论心通颗粒可以有效促进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好转,改善心肌功能,调节异常血脂,补中益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拟解毒活血汤治疗老年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6例老年急性湿疹患者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为西药组,口服西替利嗪片,每日1次,每次10mg;治疗组为中西药合用组,西药治疗不变,再加用中药解毒活血汤,每日1剂,煎2次,分早晚温服。两组均外用炉甘石洗剂,有渗出者湿敷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溶液。结果观察组痊愈9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85.71%,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6.43%。治疗组痊愈和显效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拟中药解毒活血汤治疗老年急性湿疹确有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湿疹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黑龙江省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脑卒中功能性便秘患者108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腹部按摩及定时排便。治疗组在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培菲康)420mg,3次/日,乳果糖10ml/次,3次/日,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显效39例及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显效24例及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59.2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脑卒中患者便秘可达到迅速改善便秘的效果,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硝酸银软膏和复方桐叶烧伤油(以下简称桐油)联合运用于压疮患者,观察用药后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3例压疮患者,62处压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外科常规消毒后给予局部外敷硝酸银软膏和桐油,每日换药2次;对照组外科常规消毒后给予百多邦换药每日1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23.53%,疗效有差异(P0.01)。两组患者疮面愈合时间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硝酸银软膏和桐油的联合应用于压疮溃疡能够祛腐生肌,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疗效,比较两种药物治疗脑动脉硬化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将90例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给予血塞通软胶囊每次2粒,一日2次口服,B组给予银杏酮酯滴丸每次8丸,一日3次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1.11%,B组总有效率为9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软胶囊与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都有较好的疗效,但银杏酮酯滴丸的疗效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QTc间期延长的疗效。方法选取临沂市荣军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8月收住院,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期间ECG检查QTc延长10ms精神分裂症患者47例。患者确诊后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和对照组(23例,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在继续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10mg,每日2次;复方丹参滴丸10丸,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后予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QTc间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QTc间期延长疗效满意,可降低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8例)和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36例)。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心电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改善心电图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治疗,15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54例,对照组总有效43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67%(P0.05)。结论中药复方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况,促进患者恢复,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川芎嗪注射液灌洗兼内服氨糖美辛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采用川芎嗪注射液灌洗每周1次,4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内服氨糖关辛肠溶片口服每日2次,每次1片,饭后服,一般服用10~15天停药。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口服氨糖关辛肠溶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治疗天数为(57.94~2.1)d,对照组平均治疗天数为(58.3±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灌洗兼内服氨糖美辛疗效显著,有简便、价廉的优点,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的疗效及对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加入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以14d为1疗程.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肺动脉平均压(MPAP)\体动脉平均压(MBAP),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3%和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均可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MPAP,而对MBAP无明显影响.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心衰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高龄老年人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7(IL-17)、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龄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试验组20例。对照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IL-17、CysC和hs-CRP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试验组室性早搏次数减少更多(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的IL-17、CysC、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血清IL-17、CysC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可更有效改善高龄老年人室性早搏临床症状,显著减少室性早搏次数,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IL-17、CysC和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