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的数学结构能使得完全相同的文字集合产生完全不同的文学模型,并具有完全不同的意境和感染力.对应于每一种数学结构,配以合适的简谱节拍,还可使"诗言志、词抒情、曲叙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数学和音乐的理性高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全新视角出发,着重剖析体育与文学在社会功能、审美认识功能、教育与娱乐功能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彰显"体育文学",把各种体育活动以文学作品形式加以表现的艺术形态,其融生命、健康、审美、文学于一体,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英语复合词是构建新词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能产性极强,近年来广泛见用于英文报刊杂志和文学作品之中,可以说几乎到了俯拾皆是的地步。这一语言现象正引起了人们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和广泛的关注。英语复合词和复合形容词在复合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很值得研究。对这两类复合词的探讨,目的在于使读者能透过复合词的外在结构表象来洞察其内在的语法关系,并借此提高把握复合词语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华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特殊的文化性和历史性。在华裔作家们数十年的努力下,华裔美国文学逐渐由边缘走向主流。因此,适时地增加美国文学课程中华裔美国文学教学的课时和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面对左翼文学的强势扩张,中国大陆文学曾出现立足于“人本位或生命本位”、“文学本位或艺术本位”的“人的文学”、“自由的文学”的思潮,而这一流脉在海外华文文学中始终强劲地保存、发展着.华人身处各种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国度中,其生存的根本性处境往往是多重的边缘,“人的文学”和“自由的文学”互为支撑,成为海外华文文学抗衡种种压力,包括“理性过度”的压力,保存发展自身的根本性力量.百年海外华文文学以数千万华人在世界各国的“边缘”经历、体验,在看重人的价值和心灵自由上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并以“人的自觉”不断推动着“文的自觉”,“文的自觉”又在捍卫文学性中深化了“人的自觉”,其“边缘性”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人的文学”和“自由的文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6.
在中文中 ,修饰名词的成分称作“定语”;在日语中 ,修饰名词的成分称作“连体修饰成分”,两者在句子结构上承担的功能和意义大体相同 ,即起到修饰、限定名词的作用。然而 ,中文的“定语”和日语的“连体修饰成分”在结构和意义上并非完全对应。本文将以日语的“内在关系的连体修饰结构”为中心 ,探讨其与中文的对应关系 ,旨在寻求在这方面中日文互译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审美潜意识是人类深层审美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人类文化结晶在社会实践中的内化和积淀。它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内在表象世界;2.审美图式(优美图式、崇高图式、滑稽图式、幽默图式、美的图式、丑的图式,形体图式、色彩图式,节奏图式、旋律图式……);3.审美意象。审美潜意识的"内在表象世界—各类审美图式—审美意象"结构形成了人类审美活动的规律性空间。  相似文献   

8.
9.
学界普遍认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前,延安文学生态是宽松自由的,之后则高度一体化。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前期延安文学生态的内在规定性已经客观存在,它主要来自延安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生活方式,延安知识分子政策,以及陕甘宁边区特殊的地理与人文环境,这些因素或隐或显地制约着延安文学的发展路向与本质特征。探究前期延安文学生态的内在规定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后期延安文学体制生成与确立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十七年文学时期,作家的艺术感受、艺术倾向与当时的文学环境构成了一个两难选择,导致作家自我实现需要和基本需要之间的心理矛盾。本文试从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入手,分析这种心理矛盾所造成的作家艺术倾向的改变及作品内在结构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所谓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与人性发展同步”这一中国文学发展规律,实际上不过是对欧洲文学发展规律的套用。把“人性”仅仅归结为人的个性、人的个性的解放、个人意识、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等等,就把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批优秀作品排除在外。把作家人性自由的表达和感情的浓烈度作为衡量作品艺术力量的标准,认为人性的发展制约美感的发展,都经不起中国文学实践的检验,理论上也站不住脚。中国文学发展有其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2.
忽视古希伯来文学对西方文学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是我国外国文学界长期存在的一个严重的倾向性问题。高等学校的外国文学教学应该在古希腊罗马文学与中世纪文学之间增加"古希伯来文学与早期基督教文学"一章。只有补上这条线,我们才能真正把握西方文学内在的发展脉络和精神实质。我们的外国文学研究也将由此而出现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60年代中期以来的30年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工作,已明显地打破了欧洲中心主义的传统模式.欧洲人以外的得主,已由此前60余年间的1.6%增至33.3%.本文通过探讨亚洲的泰戈尔、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三位获奖者在文本传播途径、对20世纪人类文学精华的承继特点以及对东方文化精神与民族文学传统的恪守方式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意在进一步体味这项世界文学大奖的原则精神,并试图对评选工作进行某些规律性探讨.  相似文献   

14.
涉及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现实化的文学图式运作范式有三个:图式的加强、图式的更新和图式的重构。对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解读基于这三个运作范式。图式的加强是通过同一文学图式在不同的诗词中反复地被激活来实现;图式的更新是根据语境将某一文学图式中的认知凸显或认知焦点从一个特征调整到另一个特征上,属于变量取代固定的成分的范式;而图式的重构则是在语境的作用下,以映射投射为认知加工路径,在旧图式的基础之上创造一个新的图式来。  相似文献   

15.
文学形象的交流意义对于文学概论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从课堂教学环节来说,文学概论教学要求其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课堂教学的外延来说,文学概论教学要求解决理论与批评的脱节、文学理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尴尬。文学形象的引入,为文学概论课堂建构了足够的间性空间,即交流空间、审美空间和批判空间,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基本途径和场域。其意义在于,横向来看,它创设了活泼的课堂情境;纵向来看,它起着传承审美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遗传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作者总结了遗传学三大遗传规律部分的教学技巧。在基因的分离与独立分配规律部分,提出了优化的总体教学设计;归纳出独立分配规律细胞学解释技巧;对几个遗传学问题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基于概率论泊松分布的计算公式;同时提出了本科阶段所学习的基因互作基本都属于非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互作这一关键,并进一步对抑制基因和上位基因的作用实质进行了总结。在连锁遗传中,阐明了完全连锁的细胞学与表型特征的关系,明晰了三点测验中单交换值计算时所利用的“单交换型配子”与“纯粹单交换型配子”的区别。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透彻理解三大遗传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摸索。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属于直接美学理论的问题是美的规律范畴的提出.马克思提出了这个范畴,但在<手稿>中却没有直接阐述,为美学史留下了一个理论难题.由于美的规律范畴是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显要问题,如何在<手稿>的语境中,沿波讨源地去探寻它的意义包涵,并给予明确的论析,直关美学理论中许多重要问题的回答.蒋孔阳先生长期致力于<手稿>中以美的规律问题为中心课题的研究,在美的规律与人的劳动实践、内在固有的尺度、异化劳动、自然之美及艺术实践的关系上,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论析,积累了卓有成就的美学理论成果,把<手稿>美学和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些理论也是蒋先生建构独立的以实践论为基础、以创造论为核心的审美关系说的基本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当遵循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特殊接受过程、自我意识分化和同一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三个统一”的规律,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论证方式、成绩考评等方面提出了“四个结合”原则,对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小说的现代性叙事结构、心理暗示性的叙述话语、传统文学因素的留存三方面出发,阐述小说<石秀>在挖掘了一种现代性意味的心理--被压抑的性心理的同时,也实现了文本对西方现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因子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创新——图示法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创新性地采用图示法教学,就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把大段的文字描述变成直观的图示,增强可视性,促进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提高学生欣赏、理解英美文学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