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源 ,但是 ,乡镇企业要进一步发展 ,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其效率。本文正是在深入分析制度创新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作用的基础上 ,提出了乡镇企业实现效率提高所需要的制度创新的内容与动力。  相似文献   

2.
挖掘潜在盈利的市场交易活动,进行创新,是目前乡镇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唯一方法,但是,一些乡镇企业家对此并不热衷,以致创新行为缺乏动力,企业效率低下.本文从文化、经济和社会角度,全面分析乡镇企业家创新动力缺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镇企业实现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关键在于创新 ,而且必须是系统化的三维创新。三维创新就是乡镇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机融合。乡镇企业应以制度创新为动力 ,建立新的动力机制 ;以管理创新为基础创新运行机制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推进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很快.除了政策、科技和投入等因素外,统计工作起到了重要服务作用.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今后乡镇企业要在高基点上持续稳定发展,仍然离不开统计的服务和监督.最近,我们对全县乡镇企业统计工作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总结经验教训入手,谈谈我们对加强乡镇企业统计工作基础建设的意见.一、乡镇企业统计工作中的问题及原因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统计工作也不断加强,为振兴县、乡经济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个创新的世纪。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活力,赢得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也是如此。乡镇企业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六七十年代的社队办企业,80年代,红遍中华大地,它和联产承包、特区和“一国两制”一起被国外专家评价为“中国改革开放最拿得出手的四大成果”。历史的车轮,走到新世纪的门槛上,社会发生较大变化,乡镇企业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人惊呼,乡镇企业不行了。我们说这种看法是极其错误和片面的。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个典型的明证。10多年来,少林汽车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改装组装加工到自行研治生产的发展壮大之路,少林汽车成功的秘诀是什麽?有两条:一是创新,生产要创新,科研要创新,经营管理思路也要创新;二是找准了接班人。摸准了“少林汽车”成长壮大的脉博,也就摸着乡镇企业的脉博。建议乡镇企业的厂长经理们,以及所有关心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人们都来摸一摸“少林汽车”的脉。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0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人口结构的3个维度(年龄、供给、质量)出发,对人口结构、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人口结构、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线性及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与科技创新均可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人口老龄化与科技创新存在负向关系,老龄化水平过高会削弱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另外,劳动供给相关经济效应的结果表明,劳动供给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负向关系,且随着劳动供给增加,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降低。除此之外,对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可知,人力资本主要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本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来源,当前研发投入需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7.
乡镇企业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近几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困扰,而融资难又是困扰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分析乡镇企业融资难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结合江苏省乡镇企业改革的实践 ,提出了加快大中型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对策 :增强大中型乡镇企业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探索多样化的改制形式 ,建立明晰的、多元化的产权结构 ;强化制度创新 ,建立充满活力的企业运行机制 ;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探索产权流动、置换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乡镇企业的诞生与发展是中国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影响巨大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本文试用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乡镇企业制度变迁的原因及制度形成的合理性以及在新形势下乡镇企业制度更新可能受到的制约因素并指出了对待这些制约因素应持有客观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关于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章就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内涵、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辩证关系以及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中应处理好的几对矛盾——“规范与创新”“失败与创新”“发展与创新”等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促进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改革进程和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加快的新形势下的客观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尽快改变片面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较快上升。本文依据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观念、推进乡镇集体企业的改制、实施科技兴企发展战略、加大调整和优化乡镇企业经济结构力度、强化科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这诸多方面与乡镇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如何加快我区乡镇企业由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对于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城市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云南省昆明市当下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环境、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和科技创新成果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的机制、体制和认识方面的主要瓶颈,阐述了现阶段昆明科技资源整合要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主要思路和官产学研、技术与资本、资本与产业、跨区域联盟的主要模式,并提出了创新科技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打造紧密型产学研创新联盟、实现重投入和重整合双管齐下、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市场制度的建立程度、企业创立条件的高低以及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受保护程度影响乡镇企业家的需求与供给 ,导致乡镇企业创新乏力和资产流失。健全乡镇企业家成长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是保证乡镇企业家的有效需求和供给的真正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加快推进乡镇企业创新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剖析乡镇企业创新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提出在新的环境条件下,乡镇企业必须采用集成创新的战略模式,走集成创新求发展之路。实施乡镇企业集成创新的对策,一是增强集成创新观念,二是搞好集成创新设计,三是坚定不移的配套推进。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综合的金融环境指标数据及创新能力体系指标数据,系统地研究了区域金融环境与科技创新的相关性。首先介绍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路径分析;其次本文用TOPSIS方法进行评价分析了江苏四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最后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江苏四市金融环境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性,并以常州为例,建立了金融环境指标与科技创新指标的关联度矩阵,具体分析其常州金融环境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更好地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分析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关系,构建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并以辽宁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指出辽宁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随时间的增长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且科技创新的发展速度稍快于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发展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具有一定耦合作用机制,判断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对于正确处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对系统耦合度测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对2010—2017年中国省域层面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有较大区域差异性,部分地区科技创新投入并未带来相应的科技产出,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也没有带来相应的产业效益;科技创新系统与产业发展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持续改善,部分地区两者已经进入高度耦合协调发展阶段,但仍有近半数地区耦合关系还有较大改善空间;有些地区科技创新系统与产业发展系统的耦合较差,部分原因在于经济发展阶段不高,部分原因在于科技创新活动与产业发展活动的“背离”。  相似文献   

18.
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过程中,采取持续创新战略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在具体选择技术创新方式时却面对多种创新战略的选择,二次创新战略是乡镇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中较优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是公司实现技术创新目标的根本途径,是综合考虑科技创新管理影响因素和创新全过程的任务要求对公司创新管理职能的履行,对科技创新管理的成熟度进行评价可以发现体系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不断改进。通过文献分析、调研与专家会议等,本文建立了科技创新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设计不同阶段、不同领域权重,对中车株洲所下属15 家参评单位的科技创新管理成熟度进行了评价,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江苏省科技创新投入与科技创新成果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投入与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显著相关性;科技机构的投入对科技成果产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科技财力资源投入对科技产业化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人力资源投入对科技成果产出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