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汉字性质与汉字类型研究的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国内学者一直混淆了"汉字性质"与"汉字类型";两个概念,导致二者名异实同,都指汉字类型,这就造成汉字性质研究的滞后以及汉字所属类型的不确定性.汉字性质和特点,是现代汉字研究的理论基础.要确定汉字性质,就必须把汉字放到世界文字中进行对比研究,可见汉字的特性在于:汉字是理据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的形体结构;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独立音节;汉字是方块字.  相似文献   

2.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水乳交融,形成了汉字及汉字文化的系统,它记录了汉文化的历史,塑造了中华民族形象.研究汉字,可以了解中国的文化及其对世界其他民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汉字知识也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四种类型.在汉字课堂教学中,事实性知识强调再认和再现汉字字形与字义;概念性知识强调根据汉字字形与汉字部件辨别与判断汉字字义;程序性知识强调汉字笔画重组与推测字义;元认知知识强调象形汉字、指事汉字、会意汉字、形声汉字的不同识字策略.  相似文献   

4.
对外汉语教学是跨国教育传播的构成方面,其中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汉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基础."汉字难认、汉字难学"已经成为国外学生公认的事实.论文拟从总结传统汉字教学随文识字等经验入手,根据对外汉字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梳理出对外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期对汉字教育,尤其是跨国教育传播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对汉字加工的研究揭示了人在大脑中储存汉字,以及认识汉字、加工汉字的奥秘.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几种表意文字之一,对外国人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本文使用汉字加工理论的成果,研究汉语教学,以期促进外国学生对汉字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语言及语言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进行历史、文化、教育与交际运用方面的研究,是从事语言文化教育者的历史使命和任务.日本语中汉字的历史渊源及其读音都是研究已本文化的重要范畴.又是语言教育学的基本内容.本文在学习、借鉴日语学界同仁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较为全面的、系统的论及日本语中汉字读音的历史渊源及由来.日本语中的汉字音训读法及汉字读音中的吴音、汉音、唐音,训读汉字中的前音后训,前训后音是拙稿的主要构成内容.其目的在于帮助提高日语学习者认、读、记、诵,以及运用日本语言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从字量、字形、码位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对韩国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三张汉字字表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三张汉字字表进行匹配项、非匹配项和覆盖率统计,订正4888字表的实际字量,指出三张汉字字表在字形、码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建议,是韩国现代用汉字字量调查研究的初步成果.它将为韩国现代用汉字的字量研究、汉字文化圈内汉字的标准化研究、中日韩汉字共通化研究、汉字在韩国的传承与变异研究等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和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8.
汉字假借性质之历时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假借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性质、历史地位、产生原因、使用状况、对汉字系统的影响都很不相同,有必要进行历时考察.先秦汉字假借的实质标示了汉字表音化的运动方向;东汉以后假借衰落,形讹字、类化字必须与文字假借严格分开;唐代民间手头字中的文字假借是真正意义的写别字,与先秦假借性质不同.进行假借性质的历时考察,有利于科学理清汉字发展的趋势、准确判定汉字的性质、科学展示汉字发展的历史,帮助典籍的阅读和理解,并为现代汉字简化、文字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汉字文化研究与对外汉字教学融合的尝试、中亚留学生"汉字难学"的主要表现、引入文化教学对对外汉字中"汉字难学"的解决办法、将文化引入中亚留学生汉字教学的关键点四方面出发,指出将汉字文化融入中亚留学生的汉字教学有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字,使汉字教学和文化教学能够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难点,很多外国学生看到汉字形体变化多端,便望而生畏以致打消了汉语学习的热情.因此探索对外汉字教学的有效途径就凸显了其急迫性和重要性.文章以汉字字源为分析对象,在对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汉字字源教学法,并着重就其内涵和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应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简化汉字的发展历史:(1)当前社会上实际存在着一个简繁并存,二元互补的用字现实;(2)"简繁同堂"是一个难于跨越的汉字发展的阶段;(3)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看待"简繁同堂"的问题,避免采取过激的做法;(4)以退为进,促进汉字更加合乎规律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部分辞书的新旧字形对照表的考察分析发现,汉字新旧字形对照整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汉字的规范和使用.在新规范字表制定过程中应该关注并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汉字部件的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部件是分析汉字外部结构的非常重要的概念。汉字部件的定义,历来存有分歧。在国家语委《汉字部件规范》发布之后,学者认识已渐趋统一。但目前相关教材中,关于汉字部件的定义依然存在不一致的说法.其中有些似是而非的表述,应予纠正。部件与偏旁绝非同义词,不可混为一谈。规范包括部件在内的汉字学名词术语及其定义,才能有利于现代汉字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汉字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从20世纪以来,这一传统受到冲击,汉字教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低效率之中。汉字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化与教育的普及问题,汉字识字教学的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汉字学本体理论建设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字学理论研究有了进展,这对汉字教学必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根据什么法则拟造的?这个问题早在先秦就提出了造字法则的“六书”理论。对“六书”理论历代都有所研究。对历代学者关于“六书”理论研究加以归纳总结,可知汉字造字法则实际上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相似文献   

16.
运用词汇计量的方法 ,对《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草案 )》进行了全面的词次、词频统计 ,针对异形词的入选范围、正体词与异形词的确定标准、异形词规范的松紧度以及处在语言动态变化中的异形词所应采取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归纳出异形词规范应遵循三条原则 :俗成性、实用性、指导性  相似文献   

17.
汉字构形方式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汉字结构的研究是中国文字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长期以来 ,由于研究者对汉字构形方式的历史发展未能予以足够重视 ,大多采用静态分析方法 ,使这个问题的研究难以获得大的突破。本文提出汉字构形研究的动态分析方法 ,并用这种方法对汉字基本构形方式的历史发展作了进一步考察 ,在此基础上 ,论述了构形方式动态分析对汉字研究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当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应当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规律。本文主要探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阅读教学诸方面的影响,并据此提出教学应采取的相应策略和方法,以期阅读教学更切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说文>的异体字("重文")和现代异体字有着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就现代异体字情况看,它与繁简字、古今字、通假字、分化字、错讹字、新旧字形等多种文字现象有关涉.异体字是有历史层次的,应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异体字.从研读古籍和文字使用方面看,应分清全同异体字和部分异体字.从整理异体字角度看,<说文>是历史上第一次对异体字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开创了历史的先例,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清代“六书”学研究在我国传统文字学研究中处于一个巅峰期,究其原因,除了清代尤其是乾嘉时代的学术背景和学术氛围,《说文》学家的个人天赋与艰苦探索之外,他们对宋元明“六书”说的传承借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对此,应全面客观地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