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创新推动了武汉光谷的“二次创业”,而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光谷“二次创业”中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光谷创新创业型人才“孵化”现状,分别从创新系统和创业平台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武汉光谷创新创业型人才“孵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是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重要功能之一,四川大学科技园以“实训促创业,创业带就业”为工作理念,充分利用平台优势,整合学校、政府及社会各类资源,积极支持和服务于大学生创业。本文主要总结探讨科技园全面建设大学生创业就业“示范区”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武汉东湖高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成为全球知名的高科技品牌——武汉·中国光谷。2009年12月,国务院又批准武汉东湖高新区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武汉国家级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核心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们东西湖区委发扬“第二次创业”的精神,在国营农场群中首创了“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开发区”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努力,又建起了国家级的海峡两岸鑫桥高新科技园,使东西湖从武汉市的一个经济弱区,一跃成为经济强区。2000年以来,我区在武汉市区级财政收入中总量排名第一,在湖北省地方财政收入中人均排名第一。东西湖的崛起与发展,来源于区委“一班人”的思想解放,得益于区委“一班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09,(16):14-15
2008年9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湖北省“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围绕总体方案.湖北省将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构建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为此,湖北省配套制定了5个专项规划、6项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6.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村五月落梅花。”五月是武汉鲜花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2004年5月23日第二届“中国民营经济·东湖论坛”在东湖之滨的科技会展中心开幕,5月27—28日筹备近一年的“首届中部区域创新论坛”在汉隆重召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清楚地阐述了民营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战略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中部地区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温家宝总理指出。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毫无疑问,大战略大科技发展中部已刻不容缓。在武汉召开的这两个规格很高的论坛也从侧面凸现出湖北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本刊摘要刊发记者的采访报道和部分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的建设,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五维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努力使科技创新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8.
范钰桦 《办公室业务》2014,(3):39-39,28
作为崇明岛上的“飞地”,海永乡一度曾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近两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一大目标,打造“科技创意园区、休闲旅游景区、生态宜居城区”三大重点,团结拼搏,创新创业,各项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海永正成为海门乡镇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相似文献   

9.
报告介绍了哈尔滨市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情况,分析了与地方经济融合不够、园区建设发展资金不足、园区企业普遍感到融资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待完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大学科技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发挥大学科技园的产业引领作用、注重发现和培育"明日之星"、完善支持科技园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对科技园的财税政策扶持、积极拓宽科技园融资渠道、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献计量分析表明,创业生态系统已成为创业研究的新范式,日益强调创业过程中多要素、多主体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不只关注个人创业。由此弥补了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在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上的双重局限。企业家精神处于创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地位,政府从传统的主导者转换为守门员,区域创业政策不应对相关创业指标厚此薄彼,而是要致力于生态系统框架创建与优化,进而激发企业家精神,实现创业经济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日益增强的环境不确定性成为浙商创业创新环境的重要特征。这要求浙商创业创新必须认准大局走势,以乐观的态度和清晰的思路,明确创业创新的战略路径与选择,从而符合全面深改要求。制度创业、平台创业、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浙商创业创新的路径选择。强化战略思维,以满足客户需求为驱动,构建与优化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浙商创业创新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与创新分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 96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结果 ,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企业规模以企业雇员数量作为分类 ,按照国际通用的分类标准分析了各个规模层次的企业创新费用、R&D费用、销售额及创新率的分布规律 .在将研究结果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和一般工业企业的情况进行了比较之后发现 :(1 )高新技术企业 R&D强度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呈阶梯下降趋势 ;(2 )创新强度大体呈现“凸 U”型分布 ;(3)相当一部分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吴鹏 《办公室业务》2024,(3):172-174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将创新创业带入教育视野,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是培养学生就业意识和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必然趋势,也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必然要求。要让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思政课程,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突破原有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创新创业教育发挥更好的效用。为此,文章针对“互联网+”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成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3,(39):20-21
为加速创新型城市建设,鼓励大学生在武汉创新创业,8月12日,武汉市出台《关于实施“青桐”计划鼓励大学生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的意见》,十条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9月9日,“青桐计划”实施导则发布,标志着“青桐计划”实施线路图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15.
在外向型经济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大学科技园的作用将日益明显.本文首先分析了苏州地区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针对苏州外向型经济体的区域创新系统特征,提出除传统的推动大学科技研发成果产业化之外,大学科技园在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3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何柏 《咨询与决策》2011,(7):75-76,95
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湖北省人民政府暨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1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简称“华创会”),2011年6月27日上午在江城武汉隆重开幕。这是自2001年以来,“华创会”连续第十一年在汉举办。十年来,“华创会”规模由小到大,内容不断丰富,功能不断增强,辐射不断拓宽,品牌效应不断显现,在海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已成为湖北引智引资、扩大开放的一个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7.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毕业生创业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该文围绕"优化环境、完善机制、团队建设、合作交流"的工作思路,发挥高校创业型学生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载体功能,探讨创业型社团管理新模式,为促进创业型社团健康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8.
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科技创业人才的创业活动。现有的创业生态系统评价研究文献中对创业人才的作用研究不多。文章提出了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评价体系,依据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各自特点,构造了两者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对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选取了主体要素、服务与支持要素和环境要素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建立评价指标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15个城市2010年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评价。最后,提出优化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09,(18):19-19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区被称为中国光谷,这里聚集了近2000家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武汉市自2004年开始大力推进光纤到户,到2008年底,已有11万户家庭提前进入了“光纤时代”,光纤到户覆盖用户规模居全国首位。2008年,武汉市进一步提出“光城计划”,包括推进光纤到户、加强三网(互联网、电信网与广播电视网)融合和建立“无线城市”,让武汉家庭从“宽带时代”过渡到“光纤时代”。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迈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党的十八大提出“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使得创新与创业课程的开发日益重要,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也给创新与创业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