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国环境问责的制度实践先后经历了初创、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当前,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构成新时代环境问责的基本底色,推动着我国环境问责制度日臻成熟,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在以法治为视角对现阶段环境问责实践进行检视时,可以发现其还面临适用依据不完善、问责主体及其职权设置法定性不足、责任对象权责对应不强和制度运行法治镶嵌有限等困境。需要明确环境问责制度发展的法治路向,实现环境问责的法律完善、主体法定和权责一致,在制度运行中镶嵌程序正义、民主参与、公开透明和权利保障等法治价值和理念。  相似文献   

3.
4.
当前,我国助学贷款业务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地方政府不作为是重要原因之一。文章结合国外政府在助学贷款中履行职能的一些经验,试图探讨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助学贷款中所应肩负的责任与履责路径。  相似文献   

5.
海龙  申开元 《河北学刊》2023,(2):186-193
高龄津贴制度是防范老年贫困与保障老龄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制度安排。基于Neil Gilbert的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本文从分配基础、分配内容、服务输送和资金筹集四个维度系统分析中国大陆31个省会城市的高龄津贴制度实施状况。研究发现,全国各地高龄津贴制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碎片化”问题突出。同时,津贴对象受益资格门槛高、津贴标准较低且不均衡、津贴服务递送效率低、筹资渠道单一等问题阻碍了高龄津贴制度的有效性。因此,为实现高龄津贴制度的高质量发展,应实现津贴的普惠型,提升津贴标准,优化津贴经办管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等。  相似文献   

6.
不同区域因其不同地理环境特征、人口数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存在着根本上的区域差异.当前,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建制镇发展布局、发展方向、发展特征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区别对待.本文基于区域差异化视角,以甘肃建制镇为例,提出不同区域条件下甘肃省建制镇发展路径,将有助于提出更具指导性的城镇化、特别是小城镇发展支持政策,有助于加快城镇化的全面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同轨化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海燕 《理论界》2008,(8):231-232
本文总结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高度相关规律,提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同轨化机制,并据此提出了这一机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9.
安徽区域工业化进程、主要特征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近五年的统计资料,对安徽区域工业化进程及其特征进行揭示,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区域分工与产业关联、加快新型丁业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区域竞争力来源于区域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区域竞争力的比较典型的模型有波特区域竞争力模型和IMD模型。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三大要素:区域内部流、区域外部流和区域网络。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理想路径是使区域内部流、外部流都发生积极变动,区域网络传导情况不断改善优化,并使区域竞争力的均衡点向外扩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路径选择、产业定位与政府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以来,东部沿海地区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产业区域转移应围绕重要交通干线由沿海向内陆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扩张,把东部地区企业的经营资源优势和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基于区域优势,中西部地区应积极承接的产业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的中下游产业。政府在产业转移中主要是发挥组织、指导、协调、服务的作用,搭建产业转移的平台,营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为产业转移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2.
区域市场化制度与西部经济发展效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行业空间布局变动趋势和建立理论模型得出结论 :制度因素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即地方政府提供的正式制度 ,包括要素配置市场化制度、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对外开放制度以及行政管理制度是造成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它对区域非正式制度的变迁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而反过来 ,非正式制度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更为深刻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锋 《江淮论坛》2011,(1):18-23
党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把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列为两大国家总体战略,江苏把可持续发展也列进了全省的五大主体战略之中。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已连续七年对全省13个省辖市、连续4年对江苏省27个县级市进行了年度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我们把城市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以城市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4.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推行民主政权建设,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实行“三三制”。在根据地政权的选举和运作过程中,“三三制”与党团制度相辅相成。党团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权系统和群众团体中设立的机关。以各级党委为核心,以各级政府党团为基础,辅以政府党支部和党团成员的活动,抗日根据地逐渐形成一套自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党团运作制度。党团一身二任,既要确保集中,又要兼顾民主:一方面要服从党委决定,贯彻党的政策;另一方面要推动“三三制”政府建设,扩大政治参与。相较于同政府的关系,党团与党委的关系更为根本,这表现在党对根据地政权的全面领导上。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设计、推动、调整党团制度与“三三制”,以塑造正确的根据地党政关系。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6,(5):193-200
区域环保督查制度作为我国环境治理体制的有益补充,在实践领域中已取得积极成效。在运行过程中,区域环保督查制度尽管已经具备了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但从制度体系整体构架来看仍然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从理念、身份、法制、历史、权力、行动等维度探究我国区域环保督查制度的困境,有利于找出导致困境的关节点,进而构筑科学的区域督查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区域公共治理过程中,单一中心治理带来的政治协调的障碍主要在于:区域性公共事务治理、区域治理主体的利益差异、区域公共治理绩效评估的梗阻.从政策系统分析主要是三个层面原因:政策主体上,政府利益自利性侵蚀公共性;政策空间上,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性缺失;政策组织上,科层结构导致传导机制扭曲.要消解区域公共治理中政治协调的梗阻,选择或创新区域公共政策的政策工具、运行机制和政策过程,主要在于构建区域公共治理多元主体体系、建设开放性区域公共政策体系、创新区域公共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李健  宁越敏 《南京社会科学》2012,(4):155-156,154
城市化发展一直是学界重点研究的领域.在1990年以前,城市化研究多架构在城乡互动和城镇化道路的范畴,突出中国特色地方发展对城市区域演变带来的影响,采用城乡互动的观点来凸显一个双向互动的城市化发展模式.1990年之后,我国城市化研究领域更加细化,不同学科研究内容侧重有所差异,包括全球化对城市社会经济分工的影响、城市生产与生活模式的改变、城市人口规模变动及劳动力市场、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区域城市体系的形成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官员避责现象在基层政府中有所蔓延。基于长三角C市A区应急管理局实际运作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官员普遍通过监管风险减持、文件通知到位和任务照单执行等策略避责。官员避责策略是风险环境、制度条件和激励来源交织的结果。风险环境外在催生官员避责取向,制度条件对官员避责行为起到软约束及硬加剧的作用,激励来源则内在激发了官员避责动机。对于官员避责现象的治理,一是要靶向施策,以工作环节的性质和影响决定责任的归属以及规制的方式;二是要根源施策,增强治理水平以克服风险特性和风险规模带来的避责取向。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战略转折点上,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解决国内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治本之策,是新形势下加快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路径。区域经济升级版是对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地方响应和具体实践,是中国经济升级版内涵的地方化、具体化。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必须在全面把握其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善于借力国家战略优势,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在推动区域转型发展中着力形成区域发展新优势,不断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