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重点。乡村振兴建设不断提供人才支持与技术更新,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农村人力资源以及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乡村职业教育培养有知识、有技术、有眼界、有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切实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背景下,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村职业教育,通过产教融合的模式应用培养完成乡村职业教育构建。文章通过阐述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发展重要性,以及职业教育协同乡村振兴的建设难点,针对性地提出基于职业教育协同乡村振兴的优化路径,实现农村现代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面临的“数量上供不应求”“质量上有效供给不足”现实困境,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需解决大学生“知农爱农为农扶农”的情怀需要增强、涉农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及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的匹配性有待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需要大幅提升等问题,提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当注重“思创融合”教育、深化“专创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等改革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3.
裴英凡 《人才瞭望》2022,(17):43-45
<正>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新时代,若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必须全面落实乡村振兴。人才是乡村振兴可以得以有效落实的重要因素,是“领跑”乡村经济振兴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首先论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用人才的内在联系,之后从加强资源整合、健全农村实用人才相关机制、优化农村发展环境三方面对农村实用人才建设路径展开了相关论述,意在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并构建人才活力竞相迸发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涉农院校专业育人工作为研究对象,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涉农院校专业集群建设展开研究。首先,在对乡村振兴、专业集群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乡村振兴视角下加速涉农院校专业集群建设意义;其次,对当今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院校专业集群建设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对其中的工作现状、成效进行了汇总。并对当今环境下涉农院校专业集群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着重分析;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乡村振兴视角下涉农院校专业集群建设策略。强调指出在未来的发展中,涉农院校需要在明确自身育人使命的基础上,聚焦农业发展趋势、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教育改革、开展合作办学,以此来打造出定位精准、体系完善、链条完整的专业集群。从而彰显出涉农院校服务“三农”、助力社会主义农业强国建设任务的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参与者。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职院校的责任、义务和使命,也是高职院校新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地,要加强与政府、企业和乡村的沟通,形成多方参与的合作平台;调整专业设置、拓展人才培养模式,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积极为乡村振兴服务;加强学生教育,培养乡村振兴人才。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应用型高校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培养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的实用型人才,提出产教融合下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策略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应用型高校教学特征,明确应用型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实践导向与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特征。同时,探究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从教学、产业角度深入分析产教融合的内涵。结合相关理论要点,探究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目标,明确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需要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个性化教育和就业支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养以及促进教学内容与实际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产教融合下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策略,以期促进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由于乡村地区的人才力量相对匮乏,导致乡村发展速度较慢。在实际工作中,应突破传统的高职教育弊端,增加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明晰当前的教育职责,明确担当与服务振兴乡村的重任。高职院校需要扛起职教工作的旗帜,将教学目标定义为通过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此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在为职业教育增添光彩的同时,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基本保障。而通过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服务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乡村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更多的高职人才投入到乡村建设中,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因而,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成效与路径进行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当前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为促进相关地域的经济提供了较大发展机遇以及契机,当地要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融入绿色节能发展理念,打造特色旅游乡村,开发特乡村产品,优化乡村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进一步促进当代农业发展,探究新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形式。然而在此过程中,存在发展水平低、融合不到位、缺乏持续性支持、地方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旅游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助力乡村振兴,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必须重视人才的可持续补充。可以说乡村振兴最关键的因素便是人才,培育乡村人才决定着乡村振兴效益与质量。不论是从现实逻辑还是理论逻辑角度来说,培育乡村人才都是推动乡村振兴必然的选择。本文将以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为切入点,从乡村人才培养逻辑出发,探讨当前国内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现状与困境,提出有利于振兴乡村打造高质量特色小镇的人才培养方式,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唐莲 《人才瞭望》2023,(7):77-79
<正>在当今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都在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改革,以期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国家也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的文件着力推动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11.
<正>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需要大量高素质农业农村技术技能人才。产教融合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各阶段学生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开展以及劳动精神的培育提出了指导意见,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涉农中职学校学生的三农意识。可见,  相似文献   

12.
乡村兴则国家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也是高校体现社会主义属性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应当深刻认识并自觉遵循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肩负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本文围绕当前高校党建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所面临的实践困境,提出厚植“三农”情怀,构建理念;加强资源整合,激活动能;丰富党建载体,提升效能;加强人才培育,筑牢基础;完善机制建设,健全体系等可行路径。对于高校党建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职学生就业教育是“大思政”背景下“思政+就业”工作要求使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职业品质,转变大学生的固有就业观念,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资源。脱贫攻坚精神和高职学生就业教育在课程体系、就业活动内容、就业帮扶机制、创新创业平台上具有一定融合性。本文基于此提出融合策略:打造“三段多课”贯穿式课程体系,承载式融合脱贫攻坚精神;创建“多元化”就业活动内容,阶段式融合脱贫攻坚精神;构建“双向”就业帮扶机制,导向式融合脱贫攻坚精神;搭建“学校+乡村”实习基地,定向式融合脱贫攻坚精神。  相似文献   

14.
孟庆兵 《人才瞭望》2023,(15):69-71
<正>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实际需求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行业需求。地方高校需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将学校与企业、产业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政府引导作用、校企合作、社会参与等策略,地方高校能够打破传统人才培养瓶颈。这样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还能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因此,探索和构建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三农”建设和发展历来是我国重视和坚持的重要工作之一,国家自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在农业技术提升和农业人才培养上倾注了大量资源。对于农业院校而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结合自身优势,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时代赋予农业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本文提出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到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锻炼的实践育人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乡村振兴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产业振兴方面仍然面临发展活力不够、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待增强等挑战。一、创新创业人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现实国情决定了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不能走“资源依赖型”模式,只能走“人才支撑型”道路。创新创业人才是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以产教融合为研究背景,针对高职院校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展开系统研究。探讨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策略,包括设计原则与思路、教学内容与目标、实施流程等。提出当前高职院校工作坊实践教学的应用措施,并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对于优化高职院校工作坊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推动产教融合在高职教育中的深入发展,促进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乡村振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措施,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业院校在培养农业人才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本文将从乡村振兴的必要性、乡村振兴困难的原因、农村基层人才缺失、高校人才培养与需求脱节、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持续评估与调整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探讨农业院校应采取的方法,以满足乡村振兴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地方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乡村小学教师的重任。针对目前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遇到的现实问题,地方师范院校要为乡村基础教育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扛得起”的新时代乡村小学教师。地方师范院校必须坚持人才培养是本,从构建师德教育养成体系,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技能教学模式、协同创新育人机制等方面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改革探索,不断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乡村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覃杰  朱腾 《人才瞭望》2023,(21):23-25
<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城乡统筹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建设中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乡村呈现人才难引进、来了留不住的困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先手棋,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