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发展较好的工业园区都普遍形成了产业集群,新型工业因区发展的优选目标也应该是培育产业集群.因此从工业园区发展的优选目标是培育产业集群,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型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角度解释了资源型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升级的必要性.本文分析了资源型工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升级的形式、集群升级的途径,最后得出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义乌案例的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联动升级模型,指出产业集群升级、专业市场升级、集群网络创新、营销网络创新和政府扶持5个因素的共同作用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分析了上述5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扶持某些特定产业而制定一系列政策,这是正常而必要的,也是国内外的通例。在实际工作中,产业扶持政策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中,也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许多地方也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省级工业与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深入考察消费升级对产业全要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消费升级对产业全要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消费升级对不同产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对工业全要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大于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收入分配在消费升级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具有“倒U”形的非线性调节作用,存在单门槛效应,不平等差距的缩小将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5.
姚寿广 《科学咨询》2010,(10):24-24
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关键因素已不再是资金和土地,而更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源,依赖于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劳动者素质。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既是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呼唤,又给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竞争力是一国或一个区域特定产业在国际市场或区域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这种能力是竞争主体多方面因素和实力的综合表现.研究产业竞争力是寻找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着力点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产业竞争战略优势的逻辑起点.本文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测定和评价,揭示其变动趋势,从而找到工业产业的比较优势及其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加快,规模扩大,加入WTO后,中国正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区域,成为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我国东部地区由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土地、环境、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也急于将传统产业转移出去。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对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同时对于西部地区也是个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西部地区尽量减少、避免阻碍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出现,把握住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发挥特色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本文重点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效率问题。从Foster等(2008)的收入型全要素生产率函数出发,对Kasahara与Rodrigue(2008)生产函数进行扩展,搭建起较为完善的TFP理论框架,并基于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利润、人力资本、销售投入、中间产品对高新技术企业TFP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研发投入带来的专利等技术产出很多,但实证结果中并未观察到研发投入对生产率的显著促进作用,银行贷款与政府补贴也存在类似情况,这说明我国政府过去所主导的研发投入模式与实际生产需要结合度不够高,相关科技体制与创新支持政策亟待调整。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我国当前情况,给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1,(48):18-19
案例背景 今年4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韶关调研时强调:“要优先解决突出问题,把掌握的资源集中起来,围绕重点区域、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加大投入,尽快形成快速发展的势头,增强对全省改革发展的示范带动效应”。6月21日,广东公开遴选出10个产业转移重点园区,集中政策、资金、土地等各方面的资源,优先扶持重点园区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在中国主导下成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CAFTA),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内部成员国的产业集聚与产业发展,并通过经济一体化效应,促进东盟各成员国产业升级和平衡发展,本次研究在空间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应用产业集聚常用的H指数和模型分析,实证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集聚到平衡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协调的一体化机制成为自由贸易区的平衡机制;协调加速产业转移;产业集聚的最终结果将走向产业平衡。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特点、发展优势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北地区战略性产业的选择思路:实施产业群、高技术先导、集约化发展等策略;重点培育六大产业基地,提倡内涵式发展模式,走适度多元化、特色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体制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中国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战略的现状入手,阐述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必要性,指出产业技术升级是区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源动力,分析了通过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以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东童童 《决策与信息》2011,(11):178-17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地区资本相对饱和,区域市场已堆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同时,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趋紧使生产成本高居不下,产业转移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基于区际产业转移理论以及梯度理论的概念,选取东部地区最具有产业转移趋势的五省一市(广东、福建、秆江、江苏.山东、上海)以及西部地区最具优势的承接地之一重庆作为梯度研究的列象,对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利用VAR模型对1960至2009年新疆城镇化与三次产业发展的动态关联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对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城镇化发展同样会带动三次产业发展。从长期来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对城镇化贡献率分别达到了33.75%、29.45%、6.85%。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要显著高于第三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聚理论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二.个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大量的成果。而产业集聚又是实现一个地区产业升级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产业集聚过程中所取得的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为相关学者进一步研究产业集聚理论与实证研究莫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为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产业升级是当今中国大多数产业的当务之急,而良性的产业升级动力机制是产业升级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文章对产业升级外生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产业升级主要外生因素。研究认为产业在需求拉动、外部竞争驱动、产业政策推动以及科技进步带动等构成的外生动力机制下实现产业升级,获得产业竞争优势,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保证产业升级顺利自我演进升级。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发展核心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全球经济结构亟待优化升级和要素资源呈现不同层次紧缺的大背景下,如何合理配置和引导区域资源配置,优化产业发展方向,确定包括新兴产业在内的产业发展战略,是每一个地区新形势下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零边际成本趋势驱动下,区域产业发展不再局限于区域内部资源禀赋,资源流动性加强,区域产业发展的选择更加广泛和灵活;另一方面,资源日益短缺和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劳动力成本和资本成本上升,产业的生产要素配置也随之变化。基于厂商理论,将区域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生产主体,在考虑区域交易成本和生产要素成本的基础上,构建区域产业边界模型和产业的最佳要素配置结构模型,开创了资源和商品全球化趋势下的产业升级战略的研究范式,探索了成本约束下的产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模式,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区域产业升级战略和资源配置研究提供理论指引,为区域制定个性化的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实践依据,同时对零边际成本社会趋势下的产业格局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得出:产业边界能够在一定程度下反映区域产业长期演化趋势,在完全市场经济下产业边界是产业发展的最优规模;区域产业的要素配置格局取决于产业的资源占用和资源贡献情况,最优配置结构受各要素的相对贡献率和相对成本影响;产业边界与成本的关系取决于规模经济与否,在规模经济状态下与生产成本成正相关关系,与交易成本成负相关关系;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有较大提升空间,最佳资源配置方案是加大机械动能投入。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产业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统筹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现状,可以看到几个发展势头良好的代表性城市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区域内产业经济的推动力。怎样利用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优势,在推动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带动城市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产业经济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为城市发展和产业经济结构的转型优化等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冲  刘晨冉  孙腾 《管理世界》2019,35(7):78-88
在产业升级和发展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和金融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利用1999~2007年中国县—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借鉴Faber(2014)"国道主干线系统"的自然实验,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探究了金融约束不同而导致的产业发展异质性。研究发现:(1)交通基础设施的提升带来了县域产业增加值、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从业人数和投资的增长。(2)金融约束显著地影响了各行业从交通基础设施提升中获得的市场机遇:金融约束越弱的行业,从整合的市场中获益越大。上述发现在增加控制变量、更换度量指标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都是稳健的。我们进一步发现,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且对金融约束较弱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0.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产业集群品牌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品牌是中国学者提出的原创性概念术语,在中国理论界具有较高的关注度,是中国地方政府治理区域经济、推行产业集群升级的一个重要政策导向,从消费者视角检验产业集群品牌效应是构建产业集群品牌理论的核心主题.对目前的产业集群品牌进行重新分类,剖析每种产业集群品牌的特征,从消费者视角检验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存在的特性.在北京、山西和辽宁三地随机抽选472个有效样本单位,以假定性命名方式将8个产业集群品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的方式证明现在对产业集群品牌的看法需要慎重对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一般性产业集群的集群品牌对消费者存在负向效应,不适合发展集群品牌;特殊性集群品牌对消费者存在正向效应,适合发展集群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