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跨界治理:中国社会公共治理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界治理是当今经济全球化、产业融合化、组织变革化而引发的一种全新治理思维和战略选择,主要包括跨边界(地理)治理、跨部门治理和跨公私合作伙伴治理。跨边界治理重在解决城市区域发展中的地理分割、画地为牢的问题,关键在于构建与区域经济跨界发展相适应的区域政治制度和跨地域协调管理机制;跨部门治理重在解决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分段管理的问题,需要围绕某些重大公共事项或事件,加强相关职能部门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跨部门协作,通过协同政府或整体政府的思路处理好公共事务的链条式管理;跨公私合作伙伴治理重在解决公共服务短缺化、低效化等问题,从不同公共服务的类型和特征出发,适度选择竞争机制,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服务需求。当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通过跨界治理体系的构建,强化政府体制的协同性运作及其与社会系统的网络化协作,以促进中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大城市病也愈益严重。集聚经济的作用,使大城市化成为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大城市未必一定会产生大城市病。在一定意义上,大城市病只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发展中阶段的产物。空间规划的不合理、短期市场的影响、政府失灵以及垄断集权的体制环境等,都是造成大城市病的重要原因。大城市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大城市发展及其带动区域发展的主要障碍,治理大城市病必须从体制改革入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美加五大湖地区水质管理体制: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必然伴随着水资源的巨大消耗和跨界水质污染.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界线,构建跨部门和跨行政区的跨界水质治理体系,是当前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议题.在比较和借鉴美国和加拿大五大湖水质跨界治理的历史过程与相关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解决我国跨界污染问题的基本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城市治理作为全球性难题,其公共组织是备受关注的关键之一.一般认为,地方政府组织传统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发展,故而传统因素被忽略乃至摒弃."大城市改革运动"在欧美一度盛行,但在美国却屡屡受挫;对此,奥斯特罗姆等重新发现了150多年前托克维尔所观察到的美国地方政府组织传统的重要作用,历经一个半世纪城市化进程的挑战与调整,它不仅生命力至今犹存,更将影响美国大城市的治理方向.放开来看,不少发达国家的相关变革在经历表面价值的纷繁变化之后,也逐步深入到所根植的制度、社会与文化传统之中:大城市公共组织的传统因素是影响未来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5.
王玉明 《南方论刊》2011,(10):52-55
近年来,广东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环境压力仍然很大,跨政区污染事故和纠纷时有发生,其中跨界河流的水质污染尤为突出。跨政区环境管理问题涉及面广,处理困难,有必要建立权威性的机构和完善的信息平台。在组织创新方面,主要是恢复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作为广东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最高协调与决策机构;完善环境协作治理联席会议,即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门间联席会议、珠三角环境治理联席会议、主要流域环境治理联席会议、跨省环境治理联席会议,以及其他专门事务联席会议等。在信息保障方面,建立环境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建立环境治理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完善环境信息通报制度。  相似文献   

6.
跨域公共问题协同治理:理论预期、实践难题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治理倡导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平等性、协同性和有序性,通过系统内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作产生集体效应,为解决单一主体无法有效治理的跨域公共问题提供了可能,可以实现服务与资源、政策与管理的协同增效。但当前在跨域公共问题协同治理过程中,仍面临着目标一致形成困难、权力共享实现困难、公民社会发育迟缓和正式规范先天不足等实践难题。因而,以协同理论为指导,培育跨域公共问题协同治理的社会资本,完善跨域公共问题协同治理的法规制度,规范跨域公共问题协同治理的权责体系和健全跨域公共问题协同治理的运行网络,就成为实现跨域公共问题协同治理中各要素、各系统、各部门协同增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提升城市对要素的集聚能力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做大城市规模的关键因素。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打造柳州超大城市,必须通过提升城市在产业、空间、品牌、环境、服务等方面要素集聚力,实现"聚集人气、做大城市",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时期,社会共享将是社会发展与转型的重要方向。社会转型要求政府治理模式变革以应对社会结构与社会机制变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政府治理将在治理理念上向共享、全面与普惠转变,在治理结构上向多中心、多元主体、制衡型权力、多样性制度安排与差异化供给转变,在治理技术上向整合式治理与精细化治理转变。这意味着要构建现代化的理念体系、制度体系、行政体系、外部关系和支撑体系,与社会共享的目标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府际关系大致可归结为纵向、横向、斜向三种类型.不同向度的府际关系表现各异."职责同构"和"向上负责"是单一制的现实表现.服务导向是理顺府际关系的切入口.跨域治理是处理府际关系的突破口.其中,跨域治理的驱动力是各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合力;城市群是实现跨域治理的重要依托;建立各级各类非政府的跨地区合作组织是跨域治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共享经济是随着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一种现代经济形态。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共享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绩效,逐渐成为世界共享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但共享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对社会治理带来诸多挑战。有效规避共享经济发展存在的治理困境,搭建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引导共享经济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成为当今政府经济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政府要解放思想,有效发挥作用,加快立法工作,构筑跨部门服务于监管平台,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和行业自律,探索社会诚信联动惩戒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重要举措。新时代,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创新举措,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不过,我国社会治理领域仍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和风险。针对社会治理的系统性、复杂性、全局性和协同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综合发力,进一步将制度建设、机制建设切实引入民生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2.
建国60年,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突飞猛进,南京社会变迁个案是当代中国大城市变迁与现代化进程的生动体现,城市经济体制、居民生活、社会保障、城市建设、都市文化、治理方式实现的六大跨越,具体验证了当代中国大城市社会变迁、文明进步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法治是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内涵和依托。依法治市是市域社会治理题中应有之意,以此为切入点,阐述市域社会治理法治保障的重要意义,从加强立法建设、行政执法、司法保障、法治监督、法治服务和法治宣传方面提出完善市域社会治理法治保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重庆地处西部,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作为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发展模式探索地区,农民工数量众多,维护其权益就成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社会资本理论从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入手,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大城市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是较大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极(economicsgrowth pole),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建国后,我们党和国家为快速增强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于大城市,采取大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这无疑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大城市发展是有一定度的,要受到客观环境容量和社会经济容量的制约。理想的大城市应该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较好结合的城市,而人口膨胀,三种效益较低的大城市则应该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治理能力与社会机会——基于世界治理指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机会能够提高人类的发展水平,促进社会成员个人发展质量的提高.社会成员对社会机会的广泛共享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取向,也是政府治理行为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对各国政府治理能力和社会机会水平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治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社会机会的扩大,能够促进全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快速融入全球经济一城市体系的中国大城市正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急剧变迁等演化态势.与此同时,许多负的社会、环境与空间外部性等问题正在城市空间集聚.要解决复杂的城市负外部性问题,一方面要加强空间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协同研究,另一方面,应反思传统的城市治理模式.确定城市治理目标和重建治理架构,并提出有效的城市空间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谭泓 《东岳论丛》2019,40(2):14-20
慈善事业可以促进城乡、地区与民族共享发展,也可促进阶层之间理解、互助与共享发展,同时是国家治理体系促进共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平、福利与和谐。推动政策法规完善,营造慈善事业促进共享发展的政治环境;弘扬公益伦理观,营造慈善事业促进共享发展的文化氛围;重视企业主体带动,推动慈善事业促进共享发展的社会引领;强化组织体系建设,推动慈善事业促进共享发展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理论界》2017,(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是在推进治理理论创新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背景下产生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改善民生也是发展生产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树立社会稳定新思维、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主要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不仅要准确理解其主要思想,还要深刻领悟论述中蕴含的坚定信仰追求、历史担当精神、真挚为民情怀。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应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如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则成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容回避且须精心应答的重要考题。秉持精细化、实用化、特色化思路引领,凸显务实管用、便于操作特性的“良法”以及建立在对其普遍遵守与执行基础上的“善治”是现代化语境下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应然图景。立法中部门利益倾向明显、精细性不足、与改革互动效果不佳、政府无限度兜底、社会普遍性违法等是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推进中的现实障碍。当前,应以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为总体推进思路,以立法、执法以及司法理路贯通为具体推进路径,确保信用建设与信息共享保障机制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实施,全方位驱动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