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玲敏 《人才瞭望》2016,(16):52-53
通过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培养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事关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同时指出我国目前体育旅游人才在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体育旅游人才需求,提出人才培养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要重视现代高新技术的支持、构建高校—旅游企业体育旅游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得到了空前提升,各企业对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高校作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如何更好的培养适合产业市场发展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是首要问题。本文充分针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问题,提出了对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便更好的加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蓓 《人才瞭望》2023,(5):26-28
<正>提升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培养高质量、综合性、复合型法学人才是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法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的学科,在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中,要从教学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和学科的交叉性等方面出发,构建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与学生多元化需求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明确现阶段高校法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高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4.
黄潇潇 《人才瞭望》2023,(15):72-74
<正>高等教育可以提高社会教育水平,向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满足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学研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即高校、企业事业单位与科研机构通力合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措施。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优势互补,持续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有效对接与整合资源。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学研产一体化,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有必要做好应用型高校学研产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5.
肖鹤 《人才瞭望》2023,(21):51-53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任务愈加重要。然而,传统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亟待进行优化和改进。本文以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下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为中心,分析了当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了高校、学生和社会三方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正>实践表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人才资源需求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也同时符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特色。事实上,基于高校教育平台培养出的人才也比较符合社会企业的用人需求。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企业自主创新发展能力的提升,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也开始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新时期新发展,高校人才培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敢于破局,必须实践创新,才能守正开拓。基于此,坚持社会企业人才需求导向,明确高校人才培养教育的新目标,在高校人才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持续优化、  相似文献   

7.
<正>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电子商务在社会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尤其是在产教融合不断发展的当下,如何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电商人才,成为高校现阶段重点关注的问题。对此,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创新,采用科学且合理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文章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介绍了高校电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政府、企业和学校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温雅 《人才瞭望》2023,(15):35-37
<正>创新精神是社会快速发展的灵魂,创业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完善民生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把推进构建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战略目标之一,其完成前提就是综合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多数源于高校培养、企业培训、政府和各类个体经营商户扶植。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近几年,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高校所重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已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正>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及时做出调整,在社会需求背景下,能源动力专业需要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教学结构,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各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阵地,需要突出学科建设特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寻找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培养途径,为培养社会适应性人才而努力。本文指出人才培养必须要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并分析能源动力专业的发展方向,最终提出基于社会需求的能源动力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创意人才的紧缺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作为地方高校,应该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中发挥其作用与优势.基于此,以河北省为例,分析河北省文化创意人才的需求现状,以及河北省高校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现状,并针对高校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1.
桑丹 《人才瞭望》2022,(19):26-27
<正>我国建筑行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事业的支柱性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但建筑工程行业也一直是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的产业之一。要减少建筑行业在施工中对于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绿色管理理念,加大应用型绿色建筑人才培养力度。本文从应用型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的背景和重要性入手,详细论述了应用型绿色建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针对培养应用型绿色建筑人才提出了创新性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匡冬青 《人才瞭望》2023,(21):71-73
<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对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的需求,需要通过创新和改革来打造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和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路径的构建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复合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正>乡村振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措施,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业院校在培养农业人才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本文将从乡村振兴的必要性、乡村振兴困难的原因、农村基层人才缺失、高校人才培养与需求脱节、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持续评估与调整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探讨农业院校应采取的方法,以满足乡村振兴需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我国酒店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却跟不上酒店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出现了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断层现象。高校是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主要阵地,要担起专业人才培养重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行业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起来,特别是关于行业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内容,由于学生长期受到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地方高校一直采用的是“专才教育培养模式”,过于注重每一门学科之间的分类,系统传授学科专业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制约了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能够为行业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悄然出现,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核心力量,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是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密歇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培养和塑造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作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前社会环境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新时期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当将实现二者融合起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切入,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孟庆兵 《人才瞭望》2023,(15):69-71
<正>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实际需求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行业需求。地方高校需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将学校与企业、产业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政府引导作用、校企合作、社会参与等策略,地方高校能够打破传统人才培养瓶颈。这样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还能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因此,探索和构建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永霞 《人才瞭望》2023,(15):14-16
<正>中国—东盟人才城建设是2022年南宁市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才会议精神提出的人才工作战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背景下,随着经济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不断加速,如何为服务壮美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是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同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实施产教深度融合是加快推进中国-东盟人才城建设的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开展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项目为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的实现,使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要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功能,使高校毕业生学得好,用得上,发展好,需要高校对培养方式从4个方面做出调整.笔者通过对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措施分析,以期为高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博士后制度已成为世界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制度,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博士后流动站更是高校的师资蓄水池和科研生力军。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对博士后科研人才队伍的日趋重视,吸引高水平博士加入,细化博士后流动站的服务、发挥合作导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培养质量,以及完善对博士后的激励措施、健全培养评价办法等,成为各博士后流动站的“硬核”竞争力。通过系统梳理高等院校博士后流动站与设站院系的关系,以及流动站工作与设站院系学科专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核心工作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