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供应链收益分配过程中零售商往往表现出公平关切行为,研究了模糊需求环境下两级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与协调问题。在给出模糊市场需求环境下的收益共享契约基本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零售商公平关切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并通过模型推导及数值实验分析了零售商公平关切对收益共享契约协调供应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糊需求下考虑零售商公平关切的收益共享契约仍然可以实现供应链协调,然而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对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策略会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供应链成员优化收益共享契约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将零售商公平关切行为倾向引入到闭环供应链的差别定价策略中,构建了制造商考虑和不考虑零售商公平关切行为两种差别定价决策模型,运用博弈理论对两种模型进行分析求解。研究表明闭环供应链成员的差别定价策略、收益以及废旧产品回收量均受到零售商公平关切行为的影响;制造商应考虑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倾向做出决策,这对制造商自身是有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废旧产品的回收量,有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同时还发现公平关切行为倾向是零售商获取闭环供应链系统利润分配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这种公平关切行为倾向会造成闭环供应链系统效率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以供应商为主导的简单二级低碳双渠道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设计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销售商具有市场信息优势时的期望需求函数,以探究公平关切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分析对比了公平中性、销售商具有公平关切、供应商具有公平关切下的效用函数,并根据销售商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以及决策主体的努力投入进行数学模拟。研究表明:无论哪一决策主体具有公平关切行为均不影响供应商为更高获利者;考虑公平关切程度对决策主体利润影响时,还需考虑市场需求信息,当供应商对市场需求进行错误判断时,若销售商具有公平关切,批发价格增长幅度会减缓,且销售商可能出现公平性需求未满足下的报复性行为。此外,低碳需求对供应商主导的供应链来说无论市场需求为哪种情况,供应商均为获利方;对零售商而言低碳销售努力并不一定能为其带来利润。  相似文献   

4.
在上层为制造商、下层为多个竞争型零售商和需求市场的二层供应链网络中,分析了多个零售商间横向公平偏好、零售商与制造商间纵向公平偏好行为。构建了下层零售商考虑横向和纵向公平偏好的Nash均衡模型,并且得到上层和下层供应链网络的Stackelberg-Nash博弈模型,利用罚函数法求解得到二层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定性分析了零售商横向、纵向公平偏好权重和纵向公平参考系数对均衡决策的影响,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最后对供应链各决策者给出应对公平偏好负效用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考虑公平关切的供应链契约与协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供应链契约是影响供应链整体绩效的重要因素.在传统两阶段供应链中引入公平关切,研究了公平关切行为倾向对供应链契约与协调的影响.文中假设零售商是公平关切的,在此假设下展开行为运筹分析,分别探讨了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倾向对批发价契约,收益共享契约和回购契约等协调性的影响,并用算例加以验证.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证明了一般性结论:零售商的公平关切不会改变供应链的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6.
产品服务供应链在向客户制造高质量产品的同时,也提供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服务的嵌入增加了供应链协调的复杂性。考虑产品服务的双重需求,在分析各主体的运作行为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多个制造商和多个销售商的多主体供应链网络;运用变分不等式刻画了制造商层、销售服务集成商层和需求市场的最优运作行为及其达成均衡的条件;最后,通过修正投影算法对数值算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产品服务供应链网络中的产品与服务均衡流相互影响,其中,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了产品需求;降低产品的售价将有利于服务价格和效益的提升。研究结论进一步印证了在产品服务供应链网络中承载于产品的服务将逐渐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供应链企业的公平关切是发展与维持良好供应链上下游合作关系的重要因素。面对消费者的低碳偏好与碳排放规制约束,供应链企业在确定最优定价与减排水平等运作决策时,常常表现较强的公平关切倾向。探究环保规制下公平关切如何影响供应链的运作决策,可以为供应链合作提供对策。本文在碳限额与碳交易机制下,研究了由公平关切制造商和公平关切零售商组成的低碳供应链的最优定价和碳减排率等决策,分析了公平关切对最优定价和碳减排水平及利润的影响,并讨论了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模型对供应链的协调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主要结论。结果表明:(1)制造商和零售商都公平关切时,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的参数若满足一定条件,供应链可以实现协调。(2)批发价与制造商公平关切系数正相关,零售价与制造商和零售商公平关切系数都正相关;若制造商考虑零售商公平关切则批发价的变化取决于碳减排成本系数的大小,碳减排率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公平关切系数是负相关;若制造商忽视零售商的公平关切,则批发价仅受制造商自身公平关切的影响, 碳减排率与制造商公平关切负相关,与零售商公平关切无关。(3)制造商公平关切对双方利润具有负向影响,零售商公平关切对制造商利润也有负向影响,而零售商利润随自身公平关切的变化情况取决于制造商是否考虑其公平关切,若考虑则两者正相关,否则两者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基于时变随机需求的供应链网络动态均衡。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季节性,网络中的零售商会考虑缺货后悔和存货后悔的负效用,基于长期后悔规避效用做出最优决策。利用变分不等式,刻画了网络中制造商层、考虑长期后悔规避效用的零售商层和需求市场层的均衡决策行为。通过数值算例,基于三种长期后悔情形分析了零售商长期后悔规避行为对其均衡订购量、利润、后悔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的长期后悔规避程度在不断增加、保持不变,不断减少这三种情况下,对其均衡订购量、利润、后悔值的影响不同。研究结论将指导供应链网络中企业,基于长期后悔规避制定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一主导制造商(再制造商)和一"嫉妒/自豪"公平关切行为的零售商(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的成员动态均衡策略。利用伊藤过程,刻画了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废旧品回收率的随机演化过程。基于利润结构,给出了制造商的期望利润目标泛函。基于零售商的"嫉妒/自豪"型模式,构建了零售商的期望效用目标泛函,进而建立了闭环供应链系统的随机微分博弈模型。利用随机微分博弈理论,给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值函数应满足的偏微分方程组。通过求解该偏微分方程组,获得了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值函数,据此得到了制造商的动态均衡批发价格策略以及零售商的动态均衡销售价格与回收投入努力策略。为了掌握废旧品回收率的统计特征,揭示了废旧品回收率的随机演进性质。结合算例,研究了零售商公平关切程度对成员均衡策略以及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售商公平关切程度越高,制造商的均衡批发价格越低,进而导致其最优值函数将减少。与制造商不同,零售商公平关切程度将增加其最优值函数。另外,零售商公平关切程度越高,系统回收率越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公平中性的供应商、公平关切的零售商和策略型与短视型顾客并存的供应链下,研究了零售商的最优定价与订货量及供应链的协调.研究发现,公平关切的零售商有提高产品价格和压低订货量的倾向;批发价契约难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收益共享契约能实现供应链的完美协调.论文还讨论了零售商的公平关切程度和利润分享比例对供应商利润、零售商效用及供应链效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环境质量的下降,企业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增加产品的碳减排投入并且通过低碳产品的广告宣传来吸引环保型消费者购买。假设碳减排制造商生产一类低碳产品/环保产品,本文研究由一个碳减排制造商、一个进行广告宣传的零售商和具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构成的一个二级供应链,通过构建零售商公平中性或公平关切时是否进行碳减排成本分担建立四个模型,分析消费者环保意识以及零售商分担的低碳成本比例和公平关切系数对供应链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当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加时,在构建的四个模型中,低碳产品的碳减排水平、广告努力水平、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均增加;②随着公平关切系数的增加,不论零售商是否承担碳减排成本,产品碳减排水平、广告努力水平、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逐渐降低;③在零售商承担一部分减排成本且不关注公平时,随着零售商承担的减排成本比例的增加,产品碳减排水平提高;当零售商关注公平且关注度较低时,随着零售商分担的低碳成本比例增加,产品碳减排水平减少;当零售商关注公平且关注度较高时,随着零售商分担的低碳成本比例增加,产品碳减排水平升高;④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加与零售商主动分担碳减排成本都会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然而零售商考虑公平关切不利于提高环境质量;如果零售商关注公平,分担碳减排成本是否有利于环境质量提高取决于零售商关注公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Nash讨价还价理论构建公平效用体系,同时考虑产品低碳水平和低碳商誉具有动态变化特征,运用微分博弈理论与方法探讨了供应链成员的公平关切行为对分散决策下零售商广告策略和制造商减排策略的影响以及集中决策下的相关策略。通过对比发现,集中决策下产品的低碳水平更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向成本分担契约,实现了供应链协调。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重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验证了契约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当制造商边际利润比较小时,制造商不会对减排进行投入;只有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制造商才会承担零售商的广告成本;制造商的公平关切行为不利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零售商适当地关注公平,有利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与分散决策相比,双向成本分担契约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效用以及利润现值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3.
在考虑制造商存在产能约束情形下,研究由多个相互竞争的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且零售商处面临着模糊需求的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利用模糊事件的可信性理论,推导零售商的模糊期望利润。通过变分不等式,构建具有模糊需求的单商品供应链网络均衡状态。最后,利用对数二次近似预测校正算法,讨论分析制造商产能约束对供应链均衡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 Nash 讨价还价博弈思想建立公平参考框架,构建公平关切效用体系,以此为基础对报童模型展开行为研究,探讨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倾向对供应链的影响. 通过数值分析说明了模型的应用,并通过比较静态分析进一步分别讨论了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和供应链系统最优决策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研究零售商质量控制和供应链成员风险规避背景下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应用条件风险值度量风险规避程度,利用变分不等式理论描绘供应链参与者的最优经济行为,设计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考虑风险规避和质量控制策略对均衡的影响,证明均衡解存在且唯一,并运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求解均衡模型。最后对重要参数进行数值分析,揭示质量控制和风险规避对供应链均衡解以及参与者条件风险值的影响。研究表明:供应链参与者越规避风险越有利于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风险规避程度的加深会降低制造商或零售商自身的CVaR,同时增大对方的CVaR,对因产品合格率提高带来的利益而言,制造商所得优于零售商。  相似文献   

16.
策略消费者持币观望的行为对零售商和生产商的盈利都会产品负面影响,本文在二级供应链中同时考虑策略消费者的行为和产品质量设计,研究批发价格契约下策略消费者行为对供应链不同渠道利润的影响。分析表明,当生产商决定产品质量时,分散供应链下的产品质量与供应链上下游的议价能力相关,生产商议价能力越强,产品质量越高;当生产商完全掌握确定产品质量和批发价格的权利时,策略消费者的行为加剧了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利润分配的不公平,生产商能获得更大比例的利润;面对策略消费者时,厂商承诺产品数量有限能够实现比集中供应链下更高的利润,存在合适的产品质量和批发价格,使得分散供应链能实现数量承诺下的最优利润,并实现提升质量和增加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虑一个由两个竞争的零售商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其中供应商可通过提供批量折扣契约向两家竞争的零售商销售产品,而零售商表现出纵向公平关切(即当获得利润小于供应商的利润时,其获得一个负效用)。并且,考虑的两个零售商为了获得较低的批发价格可能更喜欢团购,进而它们将选择最佳订单数量来最大化其自身的效用。利用经典的纳什议价解决方案作为公平参考点,本文主要研究竞争与公平关切行为将如何影响零售商的联合购买策略。研究发现,当零售商追求公平时,联合购买策略优于单独购买策略,且越大竞争强度使得使用联合购买策略的优势越明显。此外,当零售商表现出不同的公平关切程度时,若批量折扣比例比较低,对公平关切敏感的零售商的效用总是小于对公平关切不敏感的零售商的效用;否则,对公平关切敏感的零售商的效用总是大于对公平关切不敏感的零售商的效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绿色供应链,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政府不补贴和政府补贴两种情形下零售商公平关切对供应链最优定价、绿色度决策及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不补贴时,零售商公平关切增强会降低产品批发价格、销售价格和绿色度,减少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则随着其公平关切增强既存在增加也存在减少的情况,具体与产品绿色化效率有关。相比之下,政府补贴时,产品绿色度更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更大;零售商公平关切增强可以增加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但并不影响产品销售价格、绿色度和社会福利。基于此,政府补贴不仅能够增加供应链利润,还能协调零售商公平关切对产品定价与绿色度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EPR 下供应链网络报废产品排放内生污染税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玉香  周根贵 《管理科学》2011,14(10):67-76
利用均衡理论及变分不等式研究工具,研究了生产者责任延伸( EPR) 制度下的正向和逆向相结合的包含制造商、销售商 /回收中心及需求市场的闭环供应链网络. 考虑网络中各层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与报废产品排放环境污染税相结合,建立了竞争环境中的多层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描述了网络中各层决策者的竞争行为,给出了供应链网络各层均衡及整体均衡的条件、经济解释及有限维变分不等式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3G网络的普及为移动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开发基于移动商务平台的应用来销售产品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本文考虑一个网络零售商和一个移动平台服务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其中零售商借助于服务商的营销努力来开拓移动渠道需求。零售商根据平台销量向服务商支付佣金;考虑到捕获的需求所带来的网络外部性,服务商需要确定自身的营销投入。基于一个Stackelberg博弈模型,我们研究了零售商的最优佣金和服务商的最优营销努力决策,刻画了最优决策的结构性质,并提出了一个分段佣金契约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数值实验表明通过零售商和平台服务商的协调运作,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体利润。研究结果对新时期网络零售商开展基于移动商务平台的协作具有较强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