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调查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实证社会科学的方法自觉。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方法论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形成以群众生活为对象的调查研究方法,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社会调查方法论的中国化发展坚持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强调人民群众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主体。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坚持调查研究工作传统,通过广泛深刻的社会调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从群众需要出发理解中国社会现实,将党的正确主张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社会调查方法论将在人民群众话语权保障、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和民生治理工程推进等方面得到更为深入的运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2.
正一、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人。人们的认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只能来源于群众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把实践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把认识方法建立在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之一,使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使它进一步建立在科学世界观的  相似文献   

3.
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同时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性质和宗旨。对此,本文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深化改革开放时代课题谈两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突出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性 ,必须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民”的含义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只有坚持主体性和广泛性的统一 ,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最广大人民的含义 ;改革使党的群众基础更加广泛 ,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以新的方式表现出来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 ,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内在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必须实现改革主体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6,(3):52-58
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是由个体、组织和群众等构成的多元化主体系统,其中,知识分子、理论家和党的领袖是个体主体,中国共产党是组织主体,人民群众是群众主体。从历史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主体大体上经历了由知识分子主体到理论家主体再到领袖主体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是从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发展而来并从政党中脱颖而出成为政党主体的。从地位和作用来看,中国共产党、党的领袖、知识分子、理论家、人民群众分别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发挥着主导主体、核心主体、基本主体、骨干主体和基础主体的作用,各类主体形成强大合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类解放和人的主体性的科学内涵、现实条件和正确道路,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坚持人民主体性原则,保障人民主体地位,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民主体观揭示了人民群众与共产党之间、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解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量源泉和根本原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人民主体观既吸收了中华文明的合理内核,又借鉴了时代发展的进步成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树立人民主体观,实现人民主体性,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从历史的深沉视野中客观地发掘“人”的历史发展规律,在塑造“人民”概念的过程中,对“人”的本质予以理论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形象”进行部分吸收与主动转化,在奠定“人民”主体性的同时,赋予“人民”以身份属性与集体属性,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之“人民”概念。马克思主义人民观通过“人的本质”揭示了“权利”的本源和主体,即“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理论产物,是结合中国的现实实践并突出关怀“人民”的重要思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现实要求,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理论的实践反馈。中国的人民之权利建构应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为依托,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要依归,确立生存权与发展权的价值先导性地位,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体系,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利话语体系,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彻底实践“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主要表现为:确立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曲折探索中误入歧途;新的辉煌,即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历史命运得出的最主要启示是:要清醒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要深刻地领悟马克思主义的主旨;要真正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当前,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发展的时代要求是:重视并科学解决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问题,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相似文献   

9.
第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中国化,也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弘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马克思群众史观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实现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深刻的原创性思想:“整体性观察基本矛盾”来“把握社会发展方向”,创新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果必然性理论和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首次以“引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动论”,揭示了引领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深层关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发展了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揭示了“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和“构建”方略;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是运用历史规律的自觉行为,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说明了人类社会规律的实现是主体实践自觉的结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与实践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首次科学地揭示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文明主体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许多著作中都对这一基本思想作过原则性论述 ,我们不妨称其为马克思主义的文明主体思想。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又对这一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专门和系统地研究关于文明主体的思想 ,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认识文明主体自身发展规律 ,从而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并论证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无产阶级文化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本文拟从精神文化的角度,着重探讨毛泽东关于“观念形态的文化”理论,及其在建构和发展当代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现实指导意义。一、关于中国文化的主体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毛泽东在建构中国新文化理论时,首先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中  相似文献   

13.
刘浩 《理论界》2013,(12):1-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历代中共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就要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向人民学习,对人民负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4.
“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宝贵经验之一,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价值追求、动力来源、奋斗目标和评判标准,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站稳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全社会共享发展,坚持由人民来评判工作成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人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主体性要素,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人的现代化。在人的个体本质、类本质、需要、利益、物质性、精神性、主动性、受动性、生存、发展等多重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向度上,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特征充分彰显了现代化“人”的色彩。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特征呈现出“坚持人的个体本质与类本质相统一”“坚持人的需要与利益相统一”“坚持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坚持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坚持人的生存与发展相统一”等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6.
漆明春 《理论界》2007,4(10):22-23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历史上的人本思想进行了批判性超越;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深化了对以人为本的认识,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并探寻出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现实路径: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安排;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承担者,因而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哲学作为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它是研究社会主体与社会客体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机制的哲学理论。因此,研究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化进程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就构成了社会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展开论述,只就主体性问题作一社会哲学的思考。这是由于探讨主体性或许能为“人何以能够社会化和怎样完成社会化”的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那么,什么是主体性呢?所谓主体性,主要是指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正是由于社会  相似文献   

18.
刘勇 《社会科学》2012,(5):13-24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下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改变世界”的实践主体,现实的个体的人的生存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一个不容忽视的传统和题中应有之义.正是基于对民生的高度关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得以形成;也正是基于对民生的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成功传播.当下的中国,民生问题已成为人民大众最关心的现实矛盾,民生矛盾的解决程度已经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密切相关.人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受众,更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只有回归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世界,充分尊重人民大众作为历史主体的出场者地位,理性面对差异性社会的特征,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利益需要,高度重视对人民大众的人文关怀,才能在不断撞击人民群众心灵的过程中,获得广大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基于自觉自愿的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论述中提出的“人民史诗”“中国精神”“‘剧中人’和‘剧作者’”“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等时代感强、特色鲜明的文艺理论范畴,强调了以人民为本位并用史诗笔法去书写人民英雄,以中华民族培育发展起来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为核心价值观。彰显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文学创作现实性与理想性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崭新的、具有新时代品格的文艺理论范畴体系。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驱动认知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在理论认同这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中,认同主体的情感态度有着重要影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需要持续强化理论认同。基于情感与认识活动的协同性,在理论研究、阐释和宣传中加强情感建构,做到“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相结合,有助于推动人民群众在情感共鸣中提升理论认同,有助于以理论的情感力量激发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主体自觉、实践自觉和价值自觉,使理论更好地凝聚人心共识、汇聚实践力量、引领人民信仰,为党领导人民团结一心、不懈奋斗持续注入情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