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考虑网络通信平台作为连接通信网络用户(消费者)和增值服务提供商(卖方)的双边平台,除了具有组间网络外部性,还具有较强的组内网络外部性的特征,分别建立了垄断、寡头竞争市场的双边平台定价模型,分析了市场结构和部分消费者的多归属行为对平台定价及其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双边用户的定价在垄断环境下不受网络外部性的影响,而寡头市场下会随着组内网络外部性的增强而提高;当消费者与平台间的匹配成本高于其组内网络外部性带来的正面效用时,平台对消费者多归属时双边用户的定价总是低于其单归属时的定价。平台利润在垄断情形下与消费者(卖方)之间的组内网络外部性呈现单调递增(减)关系,而寡头竞争情况下完全相反,且平台利润会由于消费者的多归属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考虑货主价格参照效应的海运运力合同定价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考虑货主价格参照效应时的2级海运链的运力合同分配和定价问题.分别建立了考虑与不考虑下游货主价格参照效应时的运力合同分配与定价数学模型,分析了模型的性质,并通过数值仿真比较分析了货主的价格参照效应对货运代理运力采购量与承运商运力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货运代理的最优运力合同采购量受到运力合同价格和下游货主价格参照效应的双重影响,而承运商的最优合同价格会小于不考虑参照效应时的定价,且随着参照效应的增加,承运商的最优合同价格和最大利润都会降低;同时,参照效应存在上限,如果货主价格参照效应大于该值,那么承运商会选择完全的现货市场交易.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个为制造商和供应商提供零部件交易场所的第三方平台,考虑交叉网络效应和增值服务投入影响用户接入平台的效用,构建不同用户引入顺序下平台提供增值服务的博弈模型,研究了第三方平台的最优用户引入策略,提出了不同用户引入决策下平台的双边增值服务与定价策略,并分析了平台增值服务投入对定价的影响以及增值服务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当制造商的交叉网络效应强度较低时,若为供应商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较高且为制造商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较低,平台应该先引入供应商,否则,平台应该先引入制造商;无论平台采取何种用户引入策略,在一定条件下,平台可以实施对一边用户“高服务低收费”,而对另一边用户“低服务高收费”的策略;与不提供增值服务的情形相比,平台提供增值服务后降低对一边用户收费更有利。  相似文献   

4.
但斌  熊俊  眭蓉华  张旭梅 《管理评论》2023,(12):160-168
针对两个为制造商和供应商提供零部件交易服务的第三方制造平台,考虑双边用户之间存在正向的交叉网络效应且各边用户群体内部存在负向的组内网络效应,通过构建Hotelling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和供应商多归属时平台最优的服务与定价策略,并考察了组内网络效应对平台最优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两个平台为用户带来的基础效用较高时,它们应采取差异化服务策略,在此情形下,平台总是向供应商收费更多,但可能给予制造商一定的补贴;而当两平台为用户带来的基础效用较低时,它们应该采取同质化服务策略,此时平台不再实施补贴策略,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平台可能会对交叉网络效应强度更高的制造商收费更多。  相似文献   

5.
王志宏  李自新  吴仪 《管理学报》2023,(8):1235-1244
考虑货运平台单边和双边收费两种情形,分别构建双寡头两期动态定价模型,分析口碑效应和用户满意度对不同收费策略下货运平台动态博弈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采取何种收费策略,随着平台间的口碑效应差值增大,口碑效应高的平台定价均提高,两个平台的定价随着用户满意度的增加而提高;在用户满意度确定时,随口碑效应差值增大,双边收费下平台口碑效应高的定价增幅较小;当口碑效应差值大于零时,不论采取何种收费策略,口碑效应高的平台用户数量随着用户满意度的增加均会降低,与单边收费相比较,双边收费策略下货主数量降幅较大。  相似文献   

6.
社会化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的新型衍生模式正得以迅速发展。兼具社交属性和商务属性的社会化电商平台对于如何为消费者及商家进行有效定价以实现三方福祉最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和实践问题。本文从电商平台演化发展入手,引入Hotelling模型扩展构建了社会化电商平台双边用户多归属条件下的定价模型,分析了在双寡头垄断均衡状态下平台的定价机制,并通过数值模拟讨论了自网络外部性、交叉网络外部性、用户生成内容、平台适配因子参数、信息分享度及平台提供服务的差异化程度等对社会化电商平台定价策略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段文奇  柯玲芬 《管理科学》2019,22(12):40-55
鉴于临界用户规模由平台价格等变量内生决定,与文献视其为阻碍平台发展的主要因素观点相反,提出了通过调控临界用户规模大小提升双边平台利润的两阶段定价策略.引入复杂网络方法构建了包含临界用户规模的两阶段定价模型,基于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两阶段定价策略的效果,考察了平台服务质量、交叉网络效应和度分布指数等参数对最优定价策略及其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临界用户规模的两阶段定价策略可以显著提高平台企业的最优利润,提高相对服务质量优势有助于提高两阶段定价策略的最优利润和市场份额,提高交叉网络效应强度或增大度分布指数将提升两阶段定价策略相对于不考虑临界用户规模的传统定价策略的利润改进效果.研究结论为平台管理者制定利用临界用户规模特征提升利润的价格策略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搭售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搭售是现实中双边平台企业常用的促销策略之一。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将买方分为搭售喜好型和搭售无差异型,从垄断和竞争两种情形研究了双边平台企业采取搭售策略时,具有不同搭售偏好的买方对最优均衡解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变化。研究发现:不论是垄断情形还是竞争情形,搭售对买卖双方均衡进入价格的影响都不确定,而搭售产品的定价则按照传统单边市场的定价方式制定;垄断情形下,搭售能增加买方数量、卖方数量及双边平台企业的利润,而竞争情形下,搭售产品成本较小的双边平台企业将获得较大买方数量、卖方数量及利润。在两种情形下的买方总效用、卖方总效用以及社会总福利均随搭售喜好型买方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双边市场定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组内网络效应引入双边市场定价模型中,研究组内网络效应和组间网络效应共同作用下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问题,突出分析组内网络效应对双边平台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建立两阶段的定价博弈模型,得到组内网络效应和组间网络效应共同作用下的双边市场竞争价格均衡。研究结果表明,组内网络外部性强度对消费者价格和厂商价格的影响取决于双边用户接入平台后的市场结构,即在双边用户单平台接入市场结构和厂商多平台接入的竞争性瓶颈结构下,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双边市场定价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在这两种市场结构下,双边平台竞争获得的利润水平与组内网络外部性成正比,与组间网络外部性成反比。同时,双边用户的价格在单平台接入和多平台接入的市场结构下的大小关系取决于厂商组内网络外部性的强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竞争环境下双边平台效益与竞争优势,讨论了平台企业对双边用户增值服务质量投资竞争决策问题。在考虑三种不同用户归属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双边平台增值服务投资竞争模型。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当双边用户单归属时,无论对平台单边还是双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投资高质量增值服务均是两平台的占优策略。当单边用户多归属时,若对消费者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则投资低质量增值服务为平台的占优策略;若对供应商边或双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则投资高质量增值服务为平台的占优策略。当双边用户多归属时,无论对平台单边还是双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投资低质量增值服务均是两平台的占优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为刻画软件平台商的软件知识产权保护行为对软件平台商双边价格策略的影响,本文在综合考虑消费者和应用软件开发者不同平台接入行为以及软件平台商寡头竞争市场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软件平台商寡头竞争的Hotelling模型,比较分析了在消费者与应用软件开发者不同平台接入行为下,软件平台商的软件保护行为对其双边用户的定价策略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双边用户单平台接入下,消费者接入费和应用软件开发者授权费都取决于自身的交叉网络效应强度;而软件平台商软件保护力度越大,消费者接入费将越低,应用软件开发者授权费将越高。在消费者单平台接入、应用软件开发者多平台接入条件下,消费者的接入费与双边用户的交叉网络效应强度都呈负相关关系,而应用软件开发者的授权费与消费者的交叉网络效应强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自身的交叉网络效应强度呈负相关关系;软件平台商软件保护力度越大,应用软件开发者授权费也将越高,而对消费者接入费的影响取决于两边用户所产生的交叉网络边际效应的对比。这些结论对软件平台商的软件保护、平台定价等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智能家居的控制枢纽和家庭人机交互的切入点,智能音箱持续吸引国内外巨头布局投资。然而,对于连接制造商与消费者的智能音箱平台企业而言,产品定价乱与质量创新难始终是其盈利痛点与补贴难点。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与Hotelling模型,构建智能音箱平台双边补贴决策模型,探讨不同市场竞争与双边成员归属情形下,智能音箱平台企业在质量投资与价格补贴之间的关键权衡。结果表明:垄断情形下,当制造商受益于交叉网络外部性时,平台企业反而应该提高消费端价格;对称竞争情形下,质量投资与价格补贴的相互作用消失;当消费者规模较小时,平台企业应提高产品质量并选择差异化战略以巩固市场地位;相较双边成员单归属情形,成员多归属可能导致平台企业补贴策略低效。此外,数值结果分析了交叉网络外部效应、竞争系数、佣金比例等因素对产品价格、质量、补贴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双边市场理论成果,并为智能音箱平台企业破解补贴困境提供了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13.
尹鹏  丁栋虹  豆国威 《管理科学》2020,23(10):116-126
平台管理者需要在考虑双边网络外部性的条件下对两边用户进行定价决策,除此之外投资策略也愈显重要。文章以视频平台为对象,用博弈模型研究视频平台在两边定价和 UGC (用户生成内容) 投资策略上的利益权衡。不同的内容来源具有不同的属性,UGC 内容相对于版权视频对广告商的吸引力不同,从而影响平台的投资策略。考虑了 3 种情况: 垄断、广告商多归属的寡头竞争以及广告商单归属的寡头竞争。研究提供了不同情况下视频平台的定价和UGC投资的决策指导,并比较了与传统市场的视角下决策的不同之处。结论显示不同的竞争条件下平台对于用户定价和 UGC 内容的投资策略如何受到 UGC 内容的特性以及平台间差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关双边市场理论的研究多在单期博弈模型中展开,并未在多期的情况下考虑平台的动态定价问题.显然,这与两边用户总是在平台中展开多次交易,平台总是面临动态定价的客观现实相违背.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双寡头两期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引入用户满意度,研究了双边平台在不同定价策略(统一定价策略和歧视定价策略)和不同战略(短期战略和长期战略)情形下的最优定价,比较了策略间和战略间的差异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 第一期获得较大市场份额并不能保证平台在第二期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也不能保证获得较高重复购买率;歧视定价策略比统一定价策略更有利于平台获得较高利润,而不利于两边用户效用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歧视定价策略,歧视定价策略)是帕累托上策均衡解;两期社会福利总水平仅仅与平台的定价策略有关,而与平台的战略无关.  相似文献   

15.
向一边用户收费还是向两边用户同时收费,是双边市场中众多平台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面临的两难选择.本文以垄断媒体平台为例,考察了垄断媒体对单边收费和双边收费的最优定价模式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媒体订阅量给广告商带来的网络效应强度和媒体内容产品质量参数,它们所形成的广告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相对价值比效应指数",将影响到垄断媒体对定价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线评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产品信息,同时评分人数的多少也会影响用户效用。以 APP Store、Android Market 等平台上的应用软件为研究对象,以信息产品定价理论和博弈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建立两阶段的经济学模型,研究在线评分机制和信息产品网络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垄断应用软件开发者的最优产品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当软件质量低于用户事前期望、评分传递的质量信号较真实时,若网络效应强度较小,则软件定价应先高后低;若网络效应强度较大,则前期应该低价,甚至免费,以吸引更多用户,后期高价获利。当软件质量不低于用户事前期望、评分会限制高质量软件的信号传递时,用户只能通过评分推测软件质量等于其期望质量,因此最优质量策略等于用户期望质量。最后,探讨评分区间的局限性和弊端,软件开发者需要通过平台推广等策略提高用户的支付意愿,达到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网络团购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商业模式,如何满足消费者和商户的需求,合理制定双边价格结构和定价水平已成为团购网站运营企业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本文应用双边市场理论,构建了网络团购双边客户多归属条件下的定价模型,分析了垄断模式和竞争均衡状态下的定价机制,并讨论了网站固定成本、搜索匹配度、服务差异化程度以及交叉网络效应等关键因素变化对网络团购平台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最后,通过拉手网的案例分析佐证了文中提出的定价机制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考虑垂直差异化下双边参与者的选择行为,利用无穷维多类别用户均衡分析方法建立了垄断双边平台企业的价格策略和数量策略的MPEC模型.其中,着重研究价格策略中双边平台市场均衡的多重性问题,利用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综合分析用户均衡多重解的几何特征及价格可行集合.针对非零用户均衡多重性的问题,本文还讨论了乐观和悲观两种用户均衡预期下的最优价格策略设计方法及平台最优数量策略,并发现了最优乐观价格策略和最优数量策略的对偶性.为更好结合平台实际运营,本文考虑平台具有一定的初始用户规模,研究了双边平台用户均衡定点问题的用户规模轨迹迭代方程的极限解,进而获得给定用户规模的平台最优价格策略,为平台企业提供定价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考虑垂直差异化下双边参与者的选择行为,利用无穷维多类别用户均衡分析方法建立了垄断双边平台企业的价格策略和数量策略的 MPEC模型.其中,着重研究价格策略中双边平台市场均衡的多重性问题,利用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综合分析用户均衡多重解的几何特征及价格可行集合.针对非零用户均衡多重性的问题,本文还讨论了乐观和悲观两种用户均衡预期下的最优价格策略设计方法及平台最优数量策略,并发现了最优乐观价格策略和最优数量策略的对偶性.为更好结合平台实际运营,本文考虑平台具有一定的初始用户规模,研究了双边平台用户均衡定点问题的用户规模轨迹迭代方程的极限解,进而获得给定用户规模的平台最优价格策略,为平台企业提供定价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琴  徐兵 《管理评论》2024,(3):197-209
平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影响用户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和博弈分析方法,建模研究两竞争双边平台均不履行、均履行及一个履行一个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三种情形下的定价竞争,其中双边用户对平台履责的偏好服从连续分布,并进行模型求解和数值仿真,分析平台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竞争均衡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平台竞争下,履责平台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定价水平、用户规模和利润随自身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系数单调递减;非履责平台的定价水平、用户规模和利润随履责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系数单调递增。两平台竞争下平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占优策略,但两平台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比不履行时的利润低,即存在囚徒困境,但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将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