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关键性因素。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存在很多问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要转变观念,改革服务内容和模式,迫切需要从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以及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途径等方面着手,努力构建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是高校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目前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构建亟待优化和完善.笔者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面临的问题,然后从两个大的方面细致讨论了创业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建设要点.  相似文献   

3.
从当前发展形势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已走向大众化,随之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难等复杂问题。与此同时,社会方面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以及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就业指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受到了全社会与高校的广泛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扩大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率,从此方面来看,大学生就业质量是处理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可行策略。面对这些情况,高校应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提升其实效性和针对性,以此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的很多高校,提出建设应用型大学,就必须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标杆"的观念,以塑造大学生择业、就业的能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学生学业工作的全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积极因素,帮助学生合理的开展职业生涯建设和规划,是高校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由于高校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而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培养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加强就业指导培养大学生求职能力;强化创业培训,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和就业压力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大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希望能够通过课程的建设帮助更多的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职业素质,提升竞争力。就业指导课程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之一。是应对大学生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主要对策。因此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开展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探索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和实践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弱势群体,常常面临以社会排斥为特征的就业歧视。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是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法规不配套、生育保险不健全、和就业指导不到位等因素造成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政府、高校和学生自身都应采取相应策略。女大学生自身也要转变求职观念,挖掘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就业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8.
各大高校的毕业生都将面临着就业这个严峻的问题,所以也应将就业这一问题提到日程中。大学期间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胜任力,这一问题是各大高校需要研究的课题。每所大学都有就业指导课程,然而就业指导课程在大学生就业中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大学更应该通过分析与研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否能满足大学生就业胜任能力的问题,并结合课程内容、教师团队、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大方面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从而帮助刚刚离校步入社会,正处于迷茫焦虑状态的大学生拥有高人一等的就业胜任能力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生与日俱增,就业难问题一直成为高校及社会的难点、重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评估可较好地反应学生所学专业的就业趋势及学生的整体就业能力,并为拓展就业面、有针对性地提高就业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评估存在观念陈旧、内容不全、方法单一、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我们有必要更新评估观念,完善评估内容,健全评估体系,提高评估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全国教育系统长久以来面临的难题与考验,最近两年全球突发疫情的影响使得就业工作变得难上加难。如此形势之下的高校毕业班辅导员要积极转变思路,多方联动、多措并举,熟知国家、地方对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创业优惠政策,提高自身生涯规划能力,积极采用新媒体等新型宣传形式,加强就业指导,不遗余力地促进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1.
汪继红 《人才瞭望》2023,(20):18-20
<正>近年,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或是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抑或在工作时间、地点和薪酬待遇方面让其不甚满意,致使大学生就业成为一道难题。灵活就业政策的实施有效打破了这一局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促进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刘云轩 《人才瞭望》2023,(10):24-26
<正>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直接关系着民生问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在当前高校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多的背景下,做好毕业生毕业方向规划与就业指导,是实现高校大学生理想价值和奋斗目标的关键要点。从当前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积极性不高、其实际能力与岗位需求不相符以及缺少职业规划等问题,是影响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与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显示,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699万人,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为78.1%,高于“211”(包括“985”)重点大学的75.5%。这也充分证明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普遍存在看重就业结果,不看重就业过程,看重就业数量,不看重就业质量,看重就业推荐,不看重就业指导等。因此,虽然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新形势下与先进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体系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本研究将结合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特点,分析构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必要性,并就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为适应新的社会变化形势,学校在做好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前提下,还应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其合理选择相匹配的职业,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解决学生就业困惑,促进学生正确选择职业的重要课程.因此,教师应把握新的社会形势,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模式,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发展中,新的就业问题不断出现,高校大学生正面临新的就业压力和挑战,很多学生在就业期间感到就业困惑.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困难,折射出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专业设置未符合社会需求、就业教学与改革要求脱节、就业指导未满足学生需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社会体育专业口径较窄,知识结构单一,体育教师以外岗位难以胜任,就业成功率明显呈下降趋势。因此,一方面应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毕业生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应加强就业指导,更新就业观念,引导大学生多渠道就业。  相似文献   

17.
缪志刚 《人才瞭望》2023,(14):22-24
<正>近年各大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提升,该发展趋势下社会就业岗位却未能以相对应的趋势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频发,甚至在社会上引发了一种“慢就业”趋势,导致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对社会稳定发展和人力资源体系建设造成了冲击。此外现阶段众多高校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认知不到位,采取的就业指导教育模式相对滞后,在就业指导内容、就业指导方法、学生就业素养培育、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客观不足,更加重了学生就业负担,因此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其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个人发展和高校优质人才输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职业指导师素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院校及其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都在大力推动就业指导中心建设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和服务。高校职业指导师的素质状况是展开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本文针对高校职业指导师素质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招生与就业相关数据研究分析招生就业现实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毕业生就业意向。据此分析警官职业学院由于毕业生自身、学院管理、社会与制度层面造成的就业困难的三大主因,提出了要加强人才需求调研,适当调控招生人数,提高生源质量;加强校局合作、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就业指导,拓展就业技能;优化专业设置,凸显专业特色等招生与就业方面的对策,旨在有效解决警官职业学院招生与就业方面存在的就业领域狭窄、就业难、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等问题,以提高就业质量、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近三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凭借较高的综合素质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针对生物专业学生特点,构建一套抓住促进就业的“3个关键环节”、把握促进就业的“4个关键节点”的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探索“引导—培养—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解决生物专业毕业生消极就业现象、提升生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