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公诉有效化、庭审实质化的改革任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国现有刑事法律制度规定了定罪和量刑一体化的程序模式,量刑成为定罪的附庸,没有体现其独立的价值和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从证据规则上讲,定罪证据和量刑证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有必要将证据予以区分。量刑建议权作为公诉权的本质延伸,同样体现着监督权的价值。法院的裁决在缺乏诉权制约的前提下,存在着滥用自由裁量权的可能。从宪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和诉讼阶段论出发,审查起诉作为刑事司法程序的重要环节保障,应当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下正确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对量刑程序的理论研究和制度构建,是改革的应然之举。为有效实现改革目标,充分贯彻落实宪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有必要赋予量刑程序相对独立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刑事诉讼以审判为中心,要求诉讼活动符合司法规律,理顺侦查、检察和审判功能的关系,确立无罪推定的原则,法庭依法独立审判,强化审判功能。在法庭审判中贯彻直接言词原则和证据裁判原则,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对质权等一系列合法权利。以审判为中心并不意味着侦查和检察干警的职责有所减少,也不意味着三机关的地位高低。以审判为中心应当有许多配套措施才能实现,包括案件分流、简易审判和快速处理机制;以审判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完备的审判程序。刑事案件审前分流以及简易审判等快速处理的方式正是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4.
"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推进庭审实质化,但庭审实质化仅单向强化了错案过滤功能,加之审判者的深层认知心理因素、证据信息在诉讼进程整合中的有罪强化趋势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实质化的庭审程序仅能适用于少量案件等,其对实体公正的整体保障作用将是有限的。英美对抗式审判仍产生了大量错案即为明证。解说当前改革的两种代表性意见都高估了庭审实质化的作用,提升实体公正水平应贯彻"侦查重心主义"。此概念与传统的"侦查中心主义"不同,可以融入当前改革,并要求深化改革。贯彻"侦查重心主义"要求对侦查行为进行程序控制;防止以虚假供述为主要目标强化辩护人的监督权;并强化侦查录音录像,为还原侦查过程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5.
司法实践中,搜查作为一项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以及财产权利造成侵害的侦查措施,无论在搜查证的申请与批准,还是在搜查的执行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当下我国正在推行的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搜查制度也提出了要求.文章认为我国搜查制度应当从明确搜查证的申请程序、增加搜查证的例外情形、对搜查的执行予以规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唯实体正义的诉讼理念指导下,检察权运行不仅在诉讼构造中难以实现控辩平等,在权力格局中也难以实现有效制衡。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改革中,不论是贯彻证据裁判原则,还是强调法院在认定事实上的决定权以及权力制约,都与现行检察权运行之间存在张力。检察权应当因应改变,构筑公诉主导的侦诉关系,型塑控辩平等、诉审制约的诉讼构造,建立全方位、实质性、程序性指导与持续性监督的监督方式。  相似文献   

7.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改革意在克服庭审虚化的弊端,强化庭审的实质效果,其给公安刑事侦查工作带来的挑战具体表现为证据认定的准入门槛提升、证据效力需多重甄别及案件被整体否定的可能性增加等方面。鉴于此,可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划分案件权限、改变监督方式及改进配套奖惩机制等措施,摆脱侦查审核僵硬化、监督职能睡眠化、诉讼准备形式化等困境。  相似文献   

8.
"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要求司法裁判公正、准确。司法鉴定在诉讼中的作用是通过专家的专门知识帮助裁判者正确认识案件事实和证据,实现公正裁判。"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目标和司法鉴定职业的功能要求司法鉴定职业应具备中立性、公共性和帮助性。为实现这一要求,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培训与考核制度、加强行业内部审查提高专业技能和培养专家的职业认同感、健全司法鉴定职业的职业道德规则等措施构建司法鉴定职业行为规则。  相似文献   

9.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试图让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的问题在庭审过程中得到解决,以摆脱审判形式化的诟病。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中,应构建“侦审分离”的证据采信机制,降低立案环节的证据标准、将审判环节中“重侦查证据”的形式化的证据采信机制转变为“一切证据以经庭审质证为准为先”的实质化的证据采信机制,同时不应因程序简化而弱化审判时的证明标准,而更应以审判时所坚守的证明标准去规范审前程序中证据的采集过程及程度。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对于教育理念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片面强调教师和教材的作用;二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激发学生内心向学的积极性。不同的教育理念带来不同的教育后果。目前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备受人们的批评。而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独特教育理念,在美国的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我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就应当尽快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实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12.
作为本轮司法改革中最具影响力的改革举措,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自提出以来就引起热议。二者在顶层设计呈现并行不悖、良性互动的外衣下,实则存在两向构造的冲突,在实践中则外化为“检察主导”与“审判中心”的逻辑争议,以及背后反映的利益碰撞。为防止该逻辑争议与利益冲突对司法改革的全面推进形成掣肘,有必要回归制度设计原点,立足于“以审判为中心”的原则语义,从价值层面和制度层面探讨“认罪认罚从宽”与“以审判为中心”在践行过程中产生冲突的原因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诉讼阶段论认为每一个阶段都同等重要,而实际上侦查成为了中心,因为在诉讼阶段论下,侦查机关拥有较大的权力,行使权力时有较大的自由。权力行使缺乏限制,容易产生对人权的侵犯;同时侦查结论往往对审判结论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使审判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审判的应有作用。在审判中心论背景下,强调侦查、起诉都要围绕审判进行,它们只是为审判提供辅助作用。只有审判阶段,才能充分维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才能最终并权威地确定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因此,在审判中心论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侦诉关系、诉审关系及其相应的证据规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为保证案件事实和证据经得起检验,各地都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这对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公安机关及其民警应转变侦查理念,由以侦查为中心向以审判为中心转变;办案模式应从由供到证向由证到供转变;重新审视公检法三机关之间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强化审判权对侦查权制约意识,密切侦诉之间的联系;强化对证据的审查,完善调查取证的方式,规范取证程序,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积极应对警察出庭作的证趋势,做好民警出庭作证的各项培训和指导工作,为民警出庭作证做好心理和庭审技巧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FonF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克服了“以意义为中心”和“以语法形式为中心”两种教学法的不足,强调在交际性课堂里注重意义的同时也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从而把两种对立的教学模式融为一体。实证研究表明,与单一关注形式或单一意义的教学方法相比,FonF教学的教学效果更好,它能促使学生把更多新的结构融入他们的语言系统并加以运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流利性,还能提高其语言使用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以审判为中心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重大改革部署,实现以审判为中心需要厘清侦查与审判、侦查与起诉、起诉与审判三者之间的关系。侦诉审关系的运行机理包括:正当程序是侦诉审权力运行的边界,逆向制约是侦诉审权力控制的方式,诉审分离是侦诉审权力实现的要求。侦诉关系是程序合作与业务引导;侦审关系是职能配合与结构制约;诉审关系是诉讼服务与权力分离。重塑以审判为中心侦诉审关系需要做到:克服侦查中心主义、坚持统一证明标准及差异化证据标准、保障辩护权的有效行使、完善相关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介绍美国一些商学院开展的"以过程为中心"的会计教育方法.大学本科商务核心课程的六个过程模块及会计在每个模块中的作用,可为国内会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中不断曝光的刑事冤错案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信力。公正审判,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树立司法公信力的关键。而要做到这些,重要的是正确认识与科学理顺侦查、公诉与审判之间的关系。我国立法上确立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关系是“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但实践中三者之间往往是配合有余、制约不足,一个案件的侦查证据材料形成后,甚至是“带病”起诉,直至审判,使得公诉和审判的监督制约功能缺失。这种流于形式的“流水线式”的诉讼模式,是酿成刑事冤错案的重要原因。要防止刑事冤错案发生,就要树立科学的刑事司法理念,厘清刑事司法规律,有效配置司法权力,优化侦查、起诉和审判三者之间的关系,“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传统的教学法需要改革。本文论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及在我国怎样借鉴,并谈谈在临床医学见习带教中运用该教学法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是其对唯物史观人民主体地位、党的宗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早期基层工作经历、主持福建和中央工作经验的实践养成;其核心内容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和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之中。其价值意蕴在于顺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彰显了我国传统“民本”思想,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