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年通过录像带看到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袁鸿决定投身戏剧。后来,成为"表演工作坊"的制作人很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彻底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戏剧制作人袁鸿就是这样。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刚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他通过一盘朋友的录像带,看到了一出台湾话剧,从此以后他决定投身戏剧,直到现在。那出话剧就是赖声川的名作《暗恋桃花源》。在袁鸿的世  相似文献   

2.
24年前,由国际话剧编导大师赖声川导演的话剧《暗恋桃花源》的第一场演出在台北举行,从此,该剧持续性地红透两岸,久演不衰,影响力直抵全球华语地区观众。24年后,"暗恋"之父赖声川,再度重磅推出《新暗恋桃花源》,这一次,赖声川打造的《新暗恋桃花源》是话剧与越剧的跨界联姻。  相似文献   

3.
四月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是梦里花落不知愁的季节。赖声川演了20多年的《暗恋桃花源》终于在这个四月末来到了温州。这个当年被誉为打破了戏剧常规、又把戏剧带出了死胡同的划时代作品,在被多个版本演绎后,又焕发出很多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赖声川让女人说相声,是一出貌似喜剧的悲剧;余华的《兄弟》则在舞台上变得干净了国庆长假的时候,抽空看了两场戏,一场是赖声川的《这一夜,women说相声》,另一场是根据余华的小说《兄弟》改编的同名话剧,赶巧了,一个说的是女人,另一个说的是男人。《这一夜……》系列是赖声川的得意之作,像《007》一样可以一直  相似文献   

5.
赖声川,台湾现代剧场的领军人--至少是之一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意外拯救了台湾相声,也开启了台湾现代剧场。从那以后,二十年的光阴里他们说了四出相声,说到了美国,说到了新加坡,也说到了相声大本营--北京。随着《千禧夜》在京沪两地的公演,随着《千禧夜》的片段《谁怕贝勒爷》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露了一脸,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位有着温和的气度,儒雅的气质同时也坚持着稳固立场的戏剧导演。赖声川作为艺术总监,推动了"2003台港小剧场戏剧展演"在北兵马司剧场顺利进行。在展演刚起了第一声锣的时候,我们不妨观察一下这位剧场作者在他的艺术旅途中所留下的人生面影。  相似文献   

6.
罗拉拉 《金陵瞭望》2008,(23):62-63
凭借采用中国传统的曲艺相声和舞台剧相结合的独创手法创作《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赖声川才一举成功。近日,赖声川首部大陆原创舞台剧《陪我看电视》又来到了南京。这一夜,我们在看赖声川。  相似文献   

7.
解构是《暗恋桃花源》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而复调结构则是这出戏能够成为有机整体的最基本框架。从《暗恋桃花源》运用的解构手法出发,试图尽可能全面地分离出剧作的各个层次,还原全剧隐含的复调结构,从而探究出导演与主创人员对戏剧,以及对人生、爱情等哲理的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8.
赖声川剧场最突出的特征,在创作手法上体现为“集体即兴创作”,在剧场文本上表现为“剪辑拼贴”。从前人研究的终结处出发,以赖声川及其“表坊”最著名的剧作《暗恋桃花源》为例,引入西方后现代主义极具影响力的互文性文本理论,对赖声川剧场的文本建构策略及其赋予剧场以强大生命力的“神秘”机制进行具体的考察,企望通过文本细读与理论互证,得出一些对解读赖声川剧场魅力可能有实际帮助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桃花源记>是中国文人内儒外道精神的延展,是隐逸精神原型在历史上的一次集结,唱出了华夏千古文人对乌托邦的渴望.它繁衍出了中西古今众多不同版本,其中以法国作家谢阁兰的散文集<出征>、台湾作家张晓风的诗体剧<武陵人>、赖声川的话剧<暗恋桃花源>最为有名.三者以<桃花源记>为轴心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互文织锦,共同演绎着古今中西的乌托邦追寻或背离乌托邦幻想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影片《暗恋桃花源》是对互文性理论极佳的艺术注解,在《暗恋》和《桃花源》之间的互文性演绎关系中叙述了一个永恒的情感困境。该剧作之所以能够风行20多年,不仅在于其突破性的艺术价值,还在于这种互文方式乃是其编导者文化寻根的潜意识对两岸关系现状的自觉反映。  相似文献   

11.
晨阳 《可乐》2009,(10)
冤家出演情侣1999年,姚晨放弃舞蹈专业的学习,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在一次小品课上,老师要求她和同班同学凌潇肃演《暗恋桃花源》中的一对情侣。姚晨心想,凌潇肃,不就是那个一直戴着墨镜的小子吗?连上课都戴墨镜,难道怕人看他的眼睛啊?这小子跩跩的,不大爱答理人,烦!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有充实的内容,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桃花源诗》是他晚年写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喜爱,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前写了一篇记。记实际上是诗的长序,能独立成篇。这两篇作品可以说是姊妹篇。《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秀散文。它通过渔人偶入桃花源所见的故事,生动地描写了桃花源社会概貌。《桃花源诗》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它深刻地叙述了桃花源社会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特点。一诗一文,形式不一,主题相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和现实社会完全对立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13.
《暗恋桃花源》作为现代剧场艺术作品的成功之作,从三个方面突破了传统戏剧的特点:一、两个故事交叉进行的复式结构;二、悲喜剧结合的观念形式;三、能指与所指发生错落的语言艺术,从而把戏剧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黄勇 《北京纪事》2016,(1):36-39
爱听相声的朋友都会注意到,很多相声演员在表演时,喜欢用"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的是说、学、逗、唱"作开场白.这看似平常的两句话,实际上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经多年研究后,对相声总结出来的精辟定义.这大概应该算是侯先生对相声艺术的重大贡献吧.至少是因为他的不断强调,他的弟子和相声后辈们将这话口口相传了下来.我非常幸运,37年前曾现场聆听了他的一堂课,并在那里第一次听到他提出这个关于相声的定义.  相似文献   

15.
上面是王蒙小说《友人和烟》里的一段。两个人的对话非常简洁上口,“不——是”“不……是”故意拿腔拿调,逗得人心痒痒,又很有趣。读了这一段,人们自然会想起马季和唐杰忠合说的相声《打电话》,男方叫女朋友猜今儿晚上请她看什么戏,男方也是很得意地拿腔拿调地说着“不——是”“不……是”。高行健说,“王蒙把相声引进了文学,这是王蒙的一大功绩。”王蒙也说过,他的小说“对侯宝林和马季的相声有所借鉴”,“《说客盈门》是借鉴了单口相声。我把最严肃的事,用最不严肃的形式写了出  相似文献   

16.
民族寓言是民族叙事的一种独特形式,台湾百年话剧的民族寓言包括原型叙事、历史叙事和乌托邦叙事等。原型叙事作为文化记忆与集体潜意识的民族寓言,体现在《琴韵千秋》《楚汉风云》《和氏璧》等剧目中,知音、君子、英雄等“原型”意象隐藏着文化特质和人格,以新型话剧形式,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文化精魂。历史叙事作为历史记忆与现代转型的民族寓言,体现在《国姓爷》《阉鸡》《胜利进行曲》《光复进行曲》《牛犁分家》等剧目中,以个人和家庭的故事展现台湾人民在荷占和日据时期集体的反抗斗争和后殖民论述,也展现台湾人民和祖国血脉相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乌托邦叙事作为社会理想与现实指涉的民族寓言,体现在《猪八戒做和尚》《武陵人》《暗恋桃花源》等剧目中,“桃花源”作为中国人理想世界的象征,在台湾剧场重生,创造乌托邦叙事的民族寓言。民族寓言使台湾话剧激活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蕴含集体无意识能量,焕发出更加璀璨的理想色彩和艺术光芒。  相似文献   

17.
【文题展示】4.心中的桃花源【命题分析】说到"桃花源",自然会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优秀的古代散文。文章主要通过对桃花源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恬静淳朴的理想社会的虚拟性描述,来表达作者及民众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抗议和憎恨。"桃花源"在国人的话语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渊明创造的"桃花源"意象逐渐内化为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形成了一个"桃花源"原型,对后世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媚俗投降,张炜在坚持抵抗的同时也在营造着自己的桃源世界。他笔下的"葡萄园"成了他精神家园的具体喻象。在现实面前"葡萄园"无法摆脱失败的命运,它只是作者营造的一个审美的乌托邦而已,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否定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就尺度而言,苗阜和王声在羊年央视春晚表演的相声《这不是我的》的确超过了以往所有作品.一个贪官的心路历程,他如何挣扎和说服自己,和厕所里的蟑螂演对手戏,角度称得上新颖. 春晚导演组对这个节目期待很高.  相似文献   

20.
吕斌 《华人时刊》2009,(4):32-34
咸威是一名正在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超导组攻读博士的北京小伙子,学习之余他重拾自己的爱好——相声,成立了"康桥相声社"。仅仅一年时间,咸威和他的同学闫雨及相声社的成员,就成功地用相声逗乐了数千剑桥华人,让大家在笑声中深深地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散发着的独特魅力,引发了华人们漂泊在外的浓浓故乡情。最近咸威的"康桥相声社"还在全英范围内进行巡回演出、举办相声讲座,并策划发行相声DVD,现在咸威已成为英国华人中最受尊敬的"笑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