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有效保护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达县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工程,使433名群众告别了地质灾害危险区。达县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地。现有主要地质灾害危险(隐患)点304处,其中特大型3处、大型2处、中型34处、小型265处,分布于全县64个乡镇,潜在经  相似文献   

2.
近日,受连续大暴雨影响,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坛同镇罗家庙村14组杜家湾山坡后方发生严重的塌方,规模达2400立方米。由于监测人员发现及时,国土部门及当地人民政府提早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成功避免了3户11人的人员伤亡。这是今年以来广安市成功避让地质灾害的一起典型案例。广安市位于四川省东部,呈扇形分布于川中丘陵与川东平行岭谷两大地形区之间,受地形地貌、成岩状况、华蓥山复式断裂构造、开采矿山等因素影响,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广泛、种类众多、成因复杂,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严重危及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入汛以来,面对严峻的地质灾害形势,广安市国土资源局积极落实举措,全面迎战主汛期,严防地质灾害发生。排查摸底,防患未然。汛期来临前,特别是"4·20"芦山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3.
剑阁县地处四川盆地和龙门山脉断裂带边缘,地质结构复杂,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受"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和多次有感余震影响,全县受灾极其惨重,引发了多处滑坡、崩塌、地裂缝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4.
今年新疆将用1021万元对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农村学校和危及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将重点对部分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县(市)开展27个地质灾害调查区划、勘察和防治工程,其中包括对巩留、乌恰和乌苏等  相似文献   

5.
受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广安市全市形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10处.据有关专家预测,2009年的防灾形势依然严峻.截至3月10日,广安市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854处,其中滑坡364处、泥石流33处、崩塌50处、地面塌陷20处、地裂2处、不稳定斜坡和矿碴不稳定堆积体169处、危岩216处.为此,广安市国土资源局创新思维、及早谋划,主动出击,从源头防起,严格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准备打-场地质灾害防治的攻坚战,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条件等因素,四川省历年来就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汶川地震后又新增了大量地质灾害隐患。全省133个地质灾害多发县查明了地质灾害及隐患点近19000处,其中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6900多处,39个地震重灾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就有8061处。  相似文献   

7.
作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今年进入主汛期以来,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对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省国土资源厅始终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抓紧抓实,着力构建严密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指导督促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是严密有序的防治体系,促使各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丹巴县"8·9"特大泥石流发生后,及时准确判断险情,果断组织1521名群众迅速撤离,成功实现直接受威胁的651人无1人伤亡,受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王东明书记、魏宏省长、钟勉常务副省长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这是一次成功监测预警、提前避让撤离、省州县乡村五级联动、层层落实直至监测员,从而有效避免重大人员伤亡的成功案例。按照李克强总理"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地区的监测及避险工作,推广成功经验"的批示精神,现将丹巴县"8·9"特大泥石流成功避险案例编发如下,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入汛以来,受强降雨天气影响,我省地质灾害呈现频发、易发、高发态势,频频引发洪水、泥石流、垮塌等自然灾害,致使道路、通信、电力等频繁中断,群众伤亡和财产损失事件时有发生。严峻的地质灾害在考验着四川省长久以来建立的地质灾害防灾体系。地质灾害来势汹汹6月27日至28日,凉山宁南白鹤滩遭遇强降雨,尽管当地政府部门发出预警,并及时排查险情,转移群众,但由于次生地质灾害的突发性,仍导  相似文献   

9.
(一)据中国地质环境公报披露:2007年度,四川、湖南、重庆、江西、云南和福建6省(市)共发生地质灾害22271起,占全国地质灾害总数的87.8%;2006年度,湖南、广东、福建、江西和广西5省(区)共发生地质灾害100576起,占全国地质灾害总数的97.8%,而全国共发生地面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即将进入汛期,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12年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及魏宏副省长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各地进一步加大了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尽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都市4月6日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召开宣传培训工作动员大会,会议明确了全市地质灾害宣传培训的重点、培训对象、具体要求、完成时限等,重点对所有地质灾害专职监测人、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监测人和监测责任人实  相似文献   

11.
7月8日起,四川省出现了入汛以来涉及范围最广、降雨量最大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且暴雨集中区主要分布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地震灾区。截至7月10日19:00时,本次降雨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出现在都江堰市幸福镇,达1049.6毫米,已接近该区常年年均降雨总量。强降雨期间,四川省各地共发生较大规模地质灾害灾情报告343处,通过深入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主动预防避让工作,共组织转移避让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41295人次,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15起,避免了243人因灾伤亡。成都市7月10日10时30分许,因持续两天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邻水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山区,有名的"三山两槽"是县境地势的显著特征。这些高山峡谷、河湖沟岔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隐患给民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地震发生后,部分山石受到拉动滑脱,形成强大的地质灾害隐患,又由于近期四川东部特大暴雨频发,部分隐患爆发为地质灾害,对民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损害。如何及时有效地加强地质灾害避险防治,成为地处华蓥山腹地的邻水县国土资源局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隐患多、分布广。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地震、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防治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群测群防,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面提高防治水平。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前,江油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64处,其中滑坡179处,崩塌(危害)57处,潜在不稳定斜坡20处,泥石流8处,受"5.12"汶川特大地震深远影响,加之近年来局地强降雨和各类极端气象频繁出现,防治工作形势极其严峻,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江油市国土资源局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概述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切实履行职责。汛前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安排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序开展地质灾害检查、排查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和地震灾区相对集中安置点再排查、再培训工作。汛期实施了24小时值班、督导检查、应急调查、应急会商、地震灾区驻守督导、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和预防避险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2010年,四川省发生地质灾害2161处,造成77人死亡,44人失踪,  相似文献   

16.
6月份以来,受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影响,我省地质灾害呈现频发、多发趋势,防灾形势异常严峻。各地严阵以待,落实责任,深入排查,把水利水电、公路交通等在建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狠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大竹县位于四川省东部,达州市南部,地处盆周丘陵山区,总体地势呈"三山两槽"型。全县幅员2076平方公里,辖50个乡镇,382个行政村、6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12万,是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革命老区县。近年米,受特定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影响,县内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有99处,涉及39个乡镇86个行政村,受威胁农户  相似文献   

18.
地质灾害是地壳表层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和影响下,由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诱发,给人类生命、物质财产造成损失,或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灾害事件。宜宾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危害严重,特别是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宜宾市地质灾害隐患现状出发,在总结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对宜宾市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其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为进一步认识地  相似文献   

19.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进入5月份以来,受多次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影响,地质灾害呈现多发频发趋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防范和治理工作,相继作出一系列工作部署和具体要求。近日,根据国土资源部等国家12部委联合启动实施的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行动计划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省政府决定启动实施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1地质专家为广安市地质灾害防治、地热资源开发把脉2月3日至6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知名工程地质专家、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教授率地质灾害防治专家许强、地热开发专家李晓等一行5人,到广安市就地热资源和地质灾害进行了实地踏勘,并就今后该市的地质环境工作开出了“良方”。黄润秋教授等专家组对广安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认为广安市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面,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现状清楚、成效显著。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为灾害的治理提供技术保障,专家组一行决定将广安建成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