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行刑经济     
行刑经济与刑罚经济、行刑效益、行刑节俭并不是相同的概念,行刑公正应该是行刑经济的当然内涵。行刑经济的确立在于刑法演进过程中刑法观念转变和刑罚演进的必然结果。观念的转变和具体规则的确立是实现行刑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情节论     
“情节”是戏剧和叙事类文学中一个基本的构成要素,也是文艺美学研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的形态学概念。大约在近代末,这一概念由西方引入我国文论。因为是舶来品,所以许多人对这一概念的真正内涵就不甚了解。一般人使用它时多意指为“故事”(我国文论固有的一个概念,与情节有关系,但并不同一),而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五花八门。明晰概念是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前提。鉴此,本文拟从历时与共时两个方面对这一概念作一辨识。  相似文献   

3.
刑法情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节问题是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刑法中的情节是指由刑法规定或认可的、与行为人或其侵害行为密切相关的、体现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人身危险性程度、并影响定罪量刑和行刑的各种主客观事实情况  相似文献   

4.
论定罪情节     
谢慧 《南都学坛》2000,20(1):84-85
定罪情节是决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决定构成犯罪的各种情况,犯罪构成事实是定罪的重要情节,但是,还要看其他定罪情节,主要有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5.
论定罪情节     
定罪情节是指体现行为的客观危害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及其程度,从而决定行为的犯罪性质以及罪行轻重的犯罪构成事实。根据其在定罪中的作用,定罪情节可以分为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基本罪与轻罪(重罪)、共犯形态、停止形态和罪数形态六种类型。定罪情节与犯罪构成、量刑情节之间既有密切联系,也存在明显区别。厘清这些基本关系,对于准确定罪和公正量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情节是构成叙事类文学作品(小说、戏剧、叙事诗)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既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同时又是刻划性格、揭示主题的有力手段。情节是作家所认识和理解的现实生活在文学作品中的再现。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情节中,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和作家对现实的美学评价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许多作家在情节的提炼和设计上呕心沥血,不但尽可能使情节真实可信,而且力求它的丰富生动,它的曲折和巧妙,使读者对它饶有兴味。无数事实证明:精心结撰的情节对于读者具有个可抵抗的吸引力,它往往成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座精神桥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处理行刑交叉案件中适用“以刑止行、先刑后行”的程序。参照英、美、法、德、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例,反思我国“以刑止行、先刑后行”的处理程序的确立原因和弊端,应根据行刑案件的关联性及前提关系,赋予当事人范围不同的有限程序选择权,设计处理行刑交叉案件相关程序。  相似文献   

8.
酌定情节法定化是符合现实需要的,它可有效防止量刑失衡,遏制司法腐败,维护司法统一,树立司法公正形象;同时它还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是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与有效运用。现阶段我国可将那些为学界与实务界所公认的法官在量刑时应予以综合考虑的酌定情节法定化。  相似文献   

9.
冯梦龙论戏曲情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梦龙的戏曲情节理论非常丰富,他围绕着“传奇最忌支离”这一中心点展开自己的理论探索。他认为,戏曲应有一个中心人物和事件(或称主要人物和事件),注意设计关目,密切关目之间的联系,这些理论的提出实为李渔“结构第一”、“密针线”论的先声和理论积累,对戏曲的创作和演出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只是缺乏理性疏理,没有形成体系,因而限制了它的影响面。  相似文献   

10.
精神障碍患者犯罪是遗传、疾病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结果,其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其采用一般性的刑罚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改造效果.依据精神障碍犯罪人的自身特点,在行刑个别化、行刑社会化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完善刑事处遇措施以帮助精神障碍犯罪人驱除犯罪原因,重新融入社会生活.根据具体案件的差异将精神障碍犯罪人刑事个别化处遇完善分为社区矫正制度完善与监狱矫正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11.
量刑情节是刑法中刑罚制度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就必须首先研究其存在的根据。量刑情节的根据可以从法学理论、立法和刑罚实现三个层面探寻。法学理论中,法的价值都包含着公正性和人道性两个最基本的理念。由于量刑情节直接影响到量刑的轻重,从而对公民的人身、财产进行剥夺和限制,因此在刑罚裁量过程中必须遵守"公正"这一法的基本价值,尊重犯罪人的基本人权。从法律层面对犯罪人施以刑罚的标准上,应当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与"刑罚个别化原则"的有效统一。从刑罚实现的角度分析,刑法的效力向刑法的实效转化的程度,由刑法规定的合理性决定,量刑情节的存在体现了刑罚规定的效力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小说情节的时间包括外在时间与内在时间两方面。而内在时间又由情节叙述过程的分与合、浓缩与扩展、暂断、回叙、跳跃与续延等体现出来,它们之间在对立统一与相辅相依中构成小说的内在实质时间。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情节的提炼,是作家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概括的重要手段,是创作活动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优秀的文学作品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许多艺术典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是和作品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分不开的.恩格斯要求文艺作品“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这种丰富、生动的情节,是典型化了的情节,是作家对社会生活进行概括和提炼的结晶,蕴含着作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思维.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方面为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艺术经验.黑格尔在《美学…  相似文献   

14.
恢复性司法是一种由犯罪各方利害关系人共同参与犯罪处理活动的司法程序,强调的是恢复和整合因犯罪和被害造成的社会关系的破坏,恢复原有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秩序.域外的立法及实践证明,在监狱行刑中运用恢复性司法有其存在的土壤.国内监狱行刑的人性化和社会化趋势、被害人权益的保护以及犯罪人改造和预防的需要证明,在监狱行刑中运用恢复性司法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在具体的设计中,狱中恢复性司法适用于一切案件、适用犯罪人--被害人调解模式并由监狱机关主持.同时,为了保证狱中恢复性司法的顺利实施,还应建立犯罪人人身危险性评估机制、被害人和犯罪人信息互动"平台"、恢复性司法基金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的规定打破了传统证据法学在证据合法性认定上必须有适格取证主体的硬性规定。为了限制大量行政证据无序进入刑事司法领域,立法从行政证据的准入范围和使用方式上进行了控制。然而实践中为了片面提高办案效率,办案人员仍通过各种渠道规避法律,将大量本应重新制作收集的言词类行政证据直接混入刑事证据体系来认定案情,给刑事案件的办案质量带来较大风险。从完善我国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长远未来出发,一方面应淡化行刑衔接中取证主体作为证据合法性必备要件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应逐渐完善传闻法则、关联性法则以及合法性法则等证据规则,从证据能力(证据资格)方面提高行政证据进入刑事诉讼的门槛,实现行刑衔接的高效科学运转。  相似文献   

16.
荷马的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古代史诗的美好典范,希腊远古文学的不朽碑石。它们以发生在公元前十二世纪初期的特洛亚战争及其有关事件为题材,以烈热讴歌卓越挺拔的氏族贵族英雄为主题,用绚丽多采的笔触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由原始氏族公社制度向奴隶制度过渡的古代希腊社会生活面貌。两千多年来,这两部色彩瑰丽、影响深远的诗作,不但以营养丰富的乳汁哺育了无数欧洲诗人和作家,而且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  相似文献   

17.
唐代文言小说常穿插“仙境”情节,并呈现出“入境”-“游境”-“出境”的脉络。与前人作品相比,唐代的仙境情节神怪味渐淡、人情味渐浓。这些仙境情节的出现是社会文化因素和创作主体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情节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非字面侵权的主要“受害者”,对其进行著作权保护的依据既有以复制权和演绎权为中心展开的理论基础,也有中外各国司法判例的支持。情节要切实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应考虑其是否具有独创性,主要是最低限度的创新性。不同类型情节的独创性要求程度不同,在通过实质性相似认定判断是否侵权时,认定的主体标准也会随之不同:事实情节的独创性要求程度较高,应按照敏感性读者标准进行实质性相似认定;虚构情节的独创性要求程度较低,则由一般性读者标准进行认定。同时,相较于部分比较法的“切割”,整体比较法能够在保证情节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实质性认定。依此标准和方法,可以确定文学作品情节的保护范围和程度,使其获得应有的著作权保护。  相似文献   

19.
唐代文言小说常穿插仙境情节,并呈现出入境—游境—出境的脉络。与前人作品相比,唐代的仙境情节神怪味渐淡、人情味渐浓。这些仙境情节的出现是社会文化因素和创作主体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量刑情节竞合是指同一案件中存在多种量刑情节的情况 ,包括同向量刑情节竞合和逆向量刑情节竞合。对于同向量刑情节的竞合 ,应在区分多种从宽情节的竞合和多种从严情节的竞合的基础上予以不同处理 ;对于逆向情节的竞合 ,应主张抵消说 ,但抵消说必须在量刑情节对于刑罚量的影响指数和量刑裁量程序两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