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认同是一个历史持续变迁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历史文化认知系统的形成、制度构建、正当性的阐释是国家统一的历史基础。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政治共同体的构建、法律共同体的实施,是国家成长的三个重要维度。"中华民族"是两岸的共同母体,两岸要逐步在一个有共同利益和责任的政治共同体的框架下谋求共同的政治行为。而且,中国的百年奋斗将帝制转变为现代民族国家,决定了现代中国必定是一个法律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基本特征是关于中国与中国人的身份建构、政治结构安排、民族和文化宗教认同等一系列法权安排。  相似文献   

2.
民族生成与民族关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不管什么民族的形成途径和形成时代与众不同,但氏族和部落的互解、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是所有民族生成的起点。社会经济、军事、政治、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在促成这种互解和转化过程中以及在推动民族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民族的生发相适应,人类社会形成了接受型、排斥型、融合型等三种民族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区别人类社会不同集团的重要特征之一。民族语言是构成民族共同体的主要特征。社会语言学认为,民族语言不仅仅是民族共同体内部的交际工具,更重要的是,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民族的其他特征,如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心理素质,住往要通过共同语言予以体现;只有语言,才能最直接地形成民族强大而持久的内聚力和排他力。因此语言不仅是被动的交际工具,它还积极参与民族的一切精神活动,是形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藏汉民族历史亲缘关系探源(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由广义文化上的许多共同特征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共同体。在这种意义上的民族已不是以原始氏族部落为单位的单一因子的组合,而是由众多种性部落民族在分分合合,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长期演变形成的包含多种因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由于各民族在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生存方式,以及和周围其他民族在政治经思想文化上的相互联系和交往程度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在广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同志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对斯大林的这个民族定义适用的范围在我国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理解。有的认为这个定义只适合于资产阶级民族,有的认为只适合于阶级社会以后的民族,有的认为这个民族定义适合于原始社会以来的一切民族共同体的广义民族。我认为,依据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内容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最后  相似文献   

6.
俄英汉语中某些动物名词的文化伴随意义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我们可以这样说,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语言的基础是词汇,词汇的核心是词义,因此语言与文化的真切关系,应当从词义与文化的关系来说明。这个词义除去语法意义、上下文限定意义、修辞意义,还有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民族文化语义是指附着词汇概念意义之上的伴随文化因素。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人民对客观世界独特的认识和态度。该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根深蒂固的生…  相似文献   

7.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中形成了强大的内生性生存智慧和丰富的实用性交往策略,各民族在竞争—冲突与合作—互惠之间不断博弈,形成了政治上的共识、生态上的共享、经济上的共利、社会生活上的共处、文化上的共融和心理上的共情。这个复合性共生体系是逐渐生成的,呈现了原本隔离状态下的不同民族群体如何跨越多重边界,实现多层面连接,并在共同生活中形成自然—社会—文化的融合交织格局。多民族复合共生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视角,而其动态性和生成性能够有效地将历史和现实加以关联。历史上各民族的共生智慧对于当下更高效和契洽地构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以民族互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云南少数民族法文化的形态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法文化是某一族民共同体在长时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于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群体)、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规范的群体性认知、评价、心态和行为模式等的总汇,表现为至今仍为本民族共同遵守的行为范式、价值体系、民间信仰和民族精神等.不同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法律文化形态,作为一种"社会实在法"(活法)和社会主义法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主流的中华法文化内容和增添了其形式上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伴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而逐渐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团结之根本,是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现实驱动力。以中华民族发展的纵向脉络来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以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及社会心理基础来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并从现实出发来探讨其行动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历程基础上,提出民族"自为"的发展阶段,其特征为现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共知共觉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0.
凡文学作品都是作者通过头脑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作品反映人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实际.世界上自形成有民族以来,每个人都从属于一种民族。斯大林在《论民族问题》中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为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并说:“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它自己的特点,而且也仅仅归其本民族所有,不归他民族所具备的这样一种特点.”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其民族丰富多彩的语言,常年惯居的区域,代代相传的经济和生活方式;有整个民族人  相似文献   

11.
新词语中的社会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词语中的社会心态姚汉铭世界上的所有语言,都是具体民族的语言。当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作为一种在语言、居住地域、经济生活、生理状态上稳定的共同体出现时,语言就深深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成为民族和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表征。在语言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也无一不是跟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新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概念的定义反映了人们对民族这一社会现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成果.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也是发展的.经过长期的思索与实践,中国共产党提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关于构成民族六要素的理论,是在总结中国和外国民族理论及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的理论,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族的认识,还合理借鉴了国外关于民族的论述,可以说是集中国、世界的民族理论之大成.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具有共同历史文化的民族实体在近代基本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族成为“国家民族”,由历史文化共同体发展为政治共同体。新中国的民族国家建设,政治上以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和民族区域自治为主要方式,经济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手段,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传承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为基本路径,既建设“全民一体”的中华民族,也建设内部文化结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这种路径与西方国家近现代民族国家建设路径有所不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注重把握“统”与“分”、“同”与“异”、“多元”与“一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的语言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民族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民族”,斯大林有条经典性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斯大林同志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对斯大林的这个民族定义适用的范围在我国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理解。有的认为这个定义只适合于资产阶级民族,有的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巩固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结果。现代化的过程也是社会再整合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积极影响,极大促进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人的全面发展。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部署,表明中国式现代化迈上新的征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乘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东风,把握机遇、主动作为,不断打牢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使56个民族同心共圆中国梦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可靠保证。文章着眼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在更高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时代课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斯大林给民族下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共同的语言是民族主要特征之首,在多数情况下语言界限与民族界限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例外。马学良,戴庆厦《语言和民族》一文中指出我国民族语言中的这种例外。  相似文献   

18.
孔子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延续、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斯大林论民族,认为一个民族不但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而且还有“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中华民族确实具有“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种“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有其经济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其与社会教育密切联系的思想基础。这种“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  相似文献   

19.
词义演变,有其社会发展的外部原因,也有语言发展的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受制于内部原因。词义发展的内因与外因都是社会文化现象,在对语言发展内因的深入考察中,对社会发展的外界因素也会有更为透辟的体会与理解。  相似文献   

20.
历史记忆在特定社会体制和文化传统中产生,存在于叙事和学习等社会互动中,历史记忆蕴含着国家、民族的政治文化体验和共同情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赖以形成的根基。清朝统治者在将清王朝凝聚成地理的、政治的、文化的共同体并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中,把自己理解为一个涵盖全体(即“中国”)的身份认同的一部分,继承并发展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认同”意识,接受、吸纳域内以汉文化为代表的多元文化,穿越和打破王朝内各族群文化界限,整合王朝历史记忆,完成清王朝“中国认同”的内涵建构。因此,阐释清朝历史上各民族的“中国”意识和“中国”认同现象,探索“中国”作为“国家”的独特生长方式,总结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的动因和方式、类型与规律,这对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