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已知汉语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等。最早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其内容主要是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研究商周时期社  相似文献   

2.
商族很早就有用兽骨进行占卜的习俗。商族是受其起源地及其周围地区固有的较盛的占卜风俗传统的影响,形成了骨卜占卜的习惯。在商族迁徙、发展的过程中,又不断吸收和借鉴周边民族的占卜概念与技术,尤其是商人使占卜与文字结合,把占卜过程与结果书契于占卜的兽骨龟甲之上,形成了商人独特的甲骨文化,为后世保留了大量的早期文明时代的史料,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自从发现印度河文明以来,历史学家就以找出印度河文明与吠陀时期文字记载之间的联系为己任,考古学家也一直在寻找衔接哈拉帕文化和吠陀时期雅利安文化的遗址(哈拉帕文明只留下了那些刻在印章上而其意义尚未得到解释的字迹,此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他们对吠陀时期雅利安文化传播到南亚的情况作了简略的描述,其主要依据是对吠陀文学及其  相似文献   

4.
北朝时期,佛法大行,为了昭示信仰之虔诚,并且祈求佛法的庇护,同时也基于修行的需要,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们,雕凿了许多佛像.佛像雕成之后,出资人往往要求工匠在佛像底座、像背或者侧面刻上一些文字.这些文字主要包括造像时间、理由、祈愿,以及捐资人的姓名,是为造像记.  相似文献   

5.
正自石油危机、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在经济衰退时就容易出现占卜热潮。现在,日本经济尚未恢复元气,占卜也可能再度勃兴。在日本,大大小小的神社里至今保留着抽签占卜的传统。随着媒体的发展,占卜走出神社,走进了电视、杂志和网络,与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过去几十年,伴随着经济的起落,日本经历了好几波占卜热潮。近年来的经济低迷和不确定性增加,让占卜重新成为日本人寻求心理慰藉的通道。  相似文献   

6.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文武双全的政治活动家,多才多艺的大学者。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著名科技史大家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最卓越的人物,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他的著述宏富,据统计至少有四十种。而自南宋高布编刻《长兴集》以来八百多年,  相似文献   

7.
关于是否要在各级学校,尤其是小学里进行汉字教育的争论,在南朝鲜教育界、知识界旷日持久,几起几落。近一个时期再次掀起热潮。“朝鲜文字学会”会刊《朝鲜文字新消息》月刊1988年以来组织语文学界和文化学术界及出版界等有关学者对这一争论了几十年的老问题,进行了又一轮新的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妲己,原姓苏,女,汉族,约公元前1084年生,属相蛇,约为摩羯座。河南焦作人,殷商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的宠妃,人称"一代妖姬"。  相似文献   

9.
郭友亮 《社科纵横》2008,23(3):119-120
宋代文人士大夫们在仕途、科举等活动中频繁利用占卜,一时占卜之风盛行.文人士大夫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影响了占卜的发展和流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宋朝当时社会的文化心理、文化观和特定的政治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0.
马年话马     
正灵蛇揖别,天马驰来。2014年农历甲午,是为马年。在中国古代,体姿英骏的良马,一贯深受国人的喜爱,产生出多少传奇的神话。最早见于文字记录的关于良马的传说,应属西周穆王远游时所驾驭的八龙之骏:绝地、翻羽、奔宵、超影、踰辉、超光、腾雾和挟翼。当时这些骏马不是用来骑乘,而是用于驾车。中国古代用马驾车的历史比西周更早,通过田野考古发掘,已在河南、陕西、山东等地殷商时期的遗存中出土有当时的双轮木马车和驾车的辕马,可惜只保存马骨架,难以看清它原来的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 ,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推翻夏朝的殷商使用的是甲骨文、金文等独特的文字。甲骨文的起源虽说不明 ,但其发达的形状和文字数量之多也表明了其历史的悠长。目前所见的殷代的金文字数并不多 ,特点是更像图形。周灭商后虽说继承了商朝的甲骨文 ,但主要是发展了金文。从大量残留在铜器等物件上的铭文中可以看出 ,这时的字形已具备了文字的形态。西周后期到春秋初期 ,金文与中国文明开始进入长江和珠江流域 ,成为这一带通用的文字。春秋战国之后 ,南方的吴、越、楚等国出现了很有特色的字形。楚国南方多虫蛇 ,于是创造了有浓厚地方色…  相似文献   

12.
《燕行录》是明清时期朝鲜使团人员著录的一些在华所见所闻的总称。作为同中国明清两代有着直接和密切关系的系列著作,它们以外来者的独特视角审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大量记述中国北方市集的文字,既展现了18世纪中国经济、文化的极大丰富,同时也影响了朝鲜学者们对中国的看法和态度。一些来华的朝鲜学者还有意识地利用中国的市集作为文化交流的场所。  相似文献   

13.
春节的由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在夏商时代产  相似文献   

14.
(一)版本《玉娇梨》和《平山冷燕》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两部有代表性的才子佳人小说,在小说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两书的版本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原刻单行本、原刻丛书本、翻刻(单行与丛书)本这样三个系统。在现存的原刻单行本系统中,可以大连图书馆所藏二书的两种版本为代表。我认为,该馆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北方远古先民在两万年前多批次地经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成为美洲的最早开发者的历史,已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在我国战国、秦汉时期就出现了对白令海峡以及这一地区产生的神话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伏胜《尚书大传》:“北方之极,自丁令北至积雪之野,帝颛顼、神...  相似文献   

16.
邹子楠 《学术交流》2012,(Z1):115-116
春节是中国传统年俗中最盛大的节日,它的历史可以追溯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人们通常要举行各种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然而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变迁,如今节日的意义逐渐被淡化。从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  相似文献   

17.
《易林》自问世以来一直被视为一部占卜书。明代中叶以后虽有一些有见识的学者诗人注意到了它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但仍未能使其在中国文学史和诗歌发展史上占据应有的地位。本文认为,《易林》是汉代中期出现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它的篇幅之钷、思想内容之广且深、艺术表现之新而美,在汉代文学尤其是汉诗领域中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明初以来社会经济特别是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明代后期(指嘉靖至明亡的一百多年间)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活跃,资本主义因素随即与兹俱发。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承宋元刻书业繁荣发展之势头,得时代商业竞争之风气,该时期我国刻书出版事业(尤其是私人刻书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发达景象及鲜明时代特色。资本主义因素在该时期私人刻书业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蔚为大观。1 明后期私人刻书业所以发达,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政府政策之优惠。早在明初的洪武元年八月,朱元璋就“诏除书说籍税”。这一诏令始终贯彻于有明一代,对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私人刻书业,无疑是一注持久有效的兴奋剂。二是工价低廉。随着明中叶以后土地兼并的日益激烈,造成大批农民破产,涌入城镇,给手工业带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使刻书成本大降而赢利日见可观。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刻本《弘明集》第一卷,“计字一万二千一百九十个,该银六两三钱二分七厘”。则每刻一百字的工价仅为5分2厘(见《木樨轩藏书题记及书录》)。另据叶德辉《书林清话》引除康《前尘梦影录》云:汲古阁毛氏广招刻工,“三文银刻一百字”,其价更廉。刻价如此,纸张、印刷等费用亦十分低廉。  相似文献   

19.
王学理 《唐都学刊》2023,(2):99-106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深厚,传承载体之功首屈一指。从追本溯源到演绎历史,极具戏剧性。秦记事刻之于鼓形的石头上(“石鼓”),是对商周铜器铭刻记事形式的一种突破,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起了先锋的作用。随历史的演进,从秦刻石、瓦书、简牍开始,再到汉碑、纤维纸的出现,各成系统,相继发展,使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绵延长久,独立于世界之林。而刻石作为记录文字的又一载体,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刻之于碑的形态在演进中走向固态化。完整的石碑由额、身、座三部分构成,形态俊美,尤其大面积的碑身除记事的功能之外,竟成了历代创作书法艺术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占卜、宗教等活动在日本十分流行。女青年们迷信占卜,学生们谈论的话题是血型,少女们在街上排着长队耐心地等着看手相,甚至连那些希望考取理工科大学的现代男青年,也纷纷跑到神社乞求神灵保佑他们榜上有名。市场上还出现了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算命和密教的刊物。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成年人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