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张春萍  李琪 《求是学刊》2012,39(4):55-60
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对中俄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深入分析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对俄直接投资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将俄罗斯与中国其他主要投资东道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出口创造效应与进口创造效应,且出口创造效应高于进口创造效应;与其他主要投资东道国相比,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较强,而对进口的促进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
距离因素在中国外来直接投资与贸易流量关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离因素在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将样本国数据输入模型,得到的回归结果表明,样本国与中国的经济规模总和、样本国对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流量呈正相关,样本国的经济规模、距离与双边贸易流量负相关.通过引力模型可以求出样本国与中国的投资-贸易引力系数;比较不同的投资-贸易引力系数可以发现,近距离国家间的国际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流量的互补性较强,远距离国家间的国际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流量的互补性较弱.  相似文献   

3.
东亚正面临中日与东盟共同构筑区域新型经济秩序的历史转折期。东盟与中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相互之间的贸易投资关系。从贸易效应来看,中国与东盟贸易的规模效应超过日本,但在贸易结构上尚属于低层次阶段;从投资规模效应来看,日本落后于中国,但中国投资的产业层次较低,集约化程度落后;从经济贡献度来看,中国对东盟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较明显。在以东盟为伙伴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中日各有优势和劣势,没有中日的合作,就不会有真正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国应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快推进以中日和东盟为三角支柱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格局的形成,而日本应摈弃传统大国的优越感,携手中国和东盟共同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有着极为密切的相互关系。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和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整体来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但在不同动因驱使下,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所导致的贸易效应也不尽相同。要充分发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就要积极调整对外直接投资结构,在继续发展资源寻求型直接投资和市场寻求型直接投资的同时,逐步扩大创新资产寻求型直接投资和效率寻求型直接投资的规模。  相似文献   

5.
郑慕强  郑达 《创新》2010,4(1):20-23
基于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东盟对华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990-1997年间,东盟对华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总贸易额、中国对东盟的进口额和出口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投资额的增加对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具有显著影响。1998-2007年间,东盟对华直接投资仅对贸易总额和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FDI对贸易的贡献率比1990-1997年间要小,东盟对华投资也不是贸易逆差扩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1987-2012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基于BEC分类的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作为中国重要投资来源的日本FDI与中国贸易结构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主要与其初级产品及中间产品的出口、最终品的进口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基于边际产业转移理论以及日本对华输出半成品在中国加工包装,一部分在返销国内的这种特殊投资模式,为中国合理引进外资和利用外资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郭界秀  朱廷珺 《社科纵横》2007,22(12):32-33
CAFTA是中国-东盟顺应世界区域一体化大潮的战略选择。本文从中国-东盟间存在的贸易逆差状况入手,分析了CAFTA产生的贸易效应,笔者认为CAFTA的建成会产生巨大的贸易创造效应,而贸易转移效应则不明显。随着贸易创造效应的不断显现,中国-东盟间的贸易逆差会进一步扩大,逆差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产业的转移以及中国自身因素的影响,逆差的存在并不代表是利益损失,而是整个世界资源配置优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贸易和投资两方面入手 ,主要分析和预测了中国加入WTO后与日本、美国和东盟的经济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跨国企业获取技术、资源、信息和市场的重要途径,并通过边际产业转移、进出口贸易创造、逆向技术溢出以及市场竞争效应促进母国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GVC)。基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和绩效特征,利用前后向产业关联GVC参与度指数对出口与产出数据中的国外增加值进行测算,刻画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研究发现,中国OFDI存在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企业OFDI的GVC攀升效应没有充分显现,GVC分工相对地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必须依靠原始创新掌控全球价值链,加快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构建安全自主的国际循环新格局,加快完善制度型开放体制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朱宇兵 《创新》2011,5(4):31-33
外商直接投资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明显。研究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从转变思想,放宽外商直接投资准入条件;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契机,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创新招商引资机制,高效利用现有资源;以支柱产业的集聚效应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等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1.
日非经济合作包括贸易合作、投资合作和发展合作。一直以来,日非经济合作主要靠日本政府开发援助的推动,与发展合作相比,贸易和投资合作发展相对落后。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对日本经济的重要性也不断上升。为充分利用非洲经济发展的潜力实现日本经济复苏,日本政府开始全面加强与非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特别是贸易和投资合作。日本政府以第五届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为契机,在增加对非援助的同时,积极利用非洲发展国际会议这一机制推动日本与非洲国家间贸易和投资合作的发展,并增强日本在非洲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启动和完善,中国与东盟各个成员国在投资和各项贸易方面展开密切合作.越南是中国的重要投资对象,CAFTA协议为两国在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提供许多机遇和保障,通过对CFATA协议框架之下的越南投资法律的具体分析,期冀能为中国企业在对越投资方面提供制度上的认识和投资纠纷救济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中日经济关系与中国工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日经济关系对中国工业化的贡献中日经济关系包括中日贸易、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日本政府对中国提供的政府开发援助 (ODA)、中日政府科技合作协定、两国间官方和半官方以及民间的经济知识交流等内容。通过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 ,日本在向中国提供工业化所需的技术、资金、市场以及经验知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 )日本在向中国提供工业化所需的技术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本向中国工业化提供技术的主要渠道有 :技术贸易、直接投资、日本对华ODA中的技术援助部分以及两国政府间的科技合作等。1 .技术贸易日本是中国引进技术的…  相似文献   

14.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衡量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产生的效应,对东道国政府制定引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以浙江省近几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平行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工业部门的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得到的结论是: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正向溢出效应大于负向的竞争效应,即净效应为正,但数值相对很小,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工业发展产生影响,但影响并不大.如何提高引进外资利用的效率,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三十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一直是日本企业对华贸易战略调整的主要推动力量。改革开放起步阶段,面对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以综合商社为代表的日本企业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加强与中国各部委、研究机构等所属企业和地方企业的贸易合作,大力开展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等;改革开放深化阶段,随着我国投资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使日本企业确立了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的对华战略,开展贸易型投资,构建沿海物流网络;入世后,随着中国与国际经济体制深度对接,日本企业则采取了综合战略,构建涵盖商品流通各个环节的综合贸易和销售网络,以及"三位一体"的物流体系,提供全球性供应链管理服务。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日本企业对华战略的积极调整极大地推动了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以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行业、地域结构的发展变化,可将日本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50、60年代的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时期;第二阶段:70年代的调整过渡时期;第三阶段:80年代以后的全球经营战略时期。本文拟就对日本跨国公司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成因作初步探讨。一、50、60年代的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时期所谓“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在1971年初次发表的宏观经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对50 、6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形态所作的理论概括。他说:“所谓(顺)贸易导向型(以区别于美国的逆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其内  相似文献   

17.
人们普遍认为,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是比较乐观的。这不仅因为两国自邦交正常化以来,在政府贷款、进出口贸易、直接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效,而且因为日本为其经济扩张更加重视建立亚太区域产业分工体系,而中国在致力  相似文献   

18.
经济转型期劳资矛盾显现,社会保障作为重要的制度安排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对劳资关系产生直接效应,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及劳动力市场发挥对劳资关系的间接效应.基于中国转型期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无论在静态面板数据单方程估计还是动态模型系统估计下,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均利于劳资关系的改善,但直接和间接效应的发挥只在单方程估计中得到印证,系统估计中只有当期社会保障水平发挥着对劳资关系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9.
彭博 《日本研究》2013,(1):7-11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中国对日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学原理.结果表明,我国经济规模的增长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能力的形成;对日直接投资替代了对日出口;中国对日直接投资与日元升值显著正相关;日本对华投资作为技术外溢的渠道促进了中国对日直接投资的发展,但影响系数较小;因我国资本账户管制和金融市场不完善,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0.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泰国作为东盟第三大经济体,以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和战略地位吸引了不少中国投资者进入泰国投资,而其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对中国直接投资有着重大影响.文章通过对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及中国在泰国直接投资的分析发现,尽管泰国通货膨胀率、泰国工业生产指数对中国在泰国直接投资没有显著影响,但泰国居民消费指数、泰国商业银行存贷比率、泰国生产价格指数、泰国失业率对中国在泰国直接投资会产生负向影响,而中国与泰国之间的进出口额对中国在泰国直接投资可以产生正向影响.因此,鼓励中国投资者向泰国投资,加大两国贸易合作以及开展两国文化交流,是促进中国和泰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互助互利,合作共赢的"一带一路"经济合作目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