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半个多世纪的近代历程中,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知识分子也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这一过程可以大略分为以鸦片战争时期"师夷"思想的提出,学习西方自然科技和初步探求西方社会政治思想,以西方社会政治思想为基础寻求中国社会根本变革三个时期。在逐步加深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认识中,富于社会责任意识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不断地改变着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意识,与传统渐行渐远而趋向现代。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代中国国势衰微,向西方学习被认为是救亡图存的唯一道路,西医作为西学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国人的认可与推崇。从早期"西医长于外科"到西医学堂的建立,继而到医学维新,再到对西医科学的崇拜,实际上从一个侧面昭示了近代先进国人在器物、制度和思想观念等三个层面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的历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近代以来西医的传播和中医的遭遇,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国人对现代性的诉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具有如下六大特点:一是立足实际、独立探索,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与其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建立在一致的方法论基础之上;二是从经济一维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领导等多维,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日益全面;三是从以生产力为中心到以社会为中心,再到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向马克思主义价值旨归的回归;四是从"本质"到"本质要求""本质属性""本质特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日渐深入;五是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实现了从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的再飞跃;六是从摆脱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到借鉴西方,再到自主建构,体现了理论上的创新能力和思想上的自我主张.这既是理论自身的逻辑发展,更是对发展着的实践的不断总结和提升,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法进入到一个社会主义的变革时期.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社会主义法又步入从"法制"向"法治"的现代化转型期.期间的制度变革带来的法的形态改变以及与社会改革相伴随的法的进步固然重要,但与社会根本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的政治坚持相联系的法的性质不变则对弥漫在法学界的法治理想主义和某些夸大法律变革的结论无疑是一种质疑或提示.在后现代理论对法治的批判和已经法治的国家反思法治的背景下,以西方法治为模式的中国法的改革进路是否应当成为未来中国法的目标是值得当下中国法学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文学兴起于西方法学界,其力图打破传统法学研究模式,最终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术运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法学学者受此启发,从无意到自觉,以多种研究进路及方式深入到法律与文学领域之中。在最保守意义上,中国法律与文学不仅会对传统法学教育及理论研究有所助益,而且提供一条将后现代哲学及法学智识资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法治文明所用的可行性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出现过一股主张向西方学习、对外开放的思潮。从地主阶级改革派到洋务派,从资产阶级革命派到改良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在探索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道路时都对清廷所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不约而同地进行过批判和反思,提出了对外开放、求变图强的主张。本文拟对这些思想进行较深意义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法治永远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从清末沈家本修律到今天的“依法治国”,中国法律领域的各种探索与实践,莫不与法治有关。在中国这么一个缺少法治传统,甚至具有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深厚土壤的后发国家,如何使近代以来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法治在中国成为可能,成为学界永恒的主题。中国法治的道路选择,是近年来中国法治论者一直孜孜以求、不懈努力之所在。尽管论点浩繁,但大致观点无非两种:政府推进与社会演进。前者以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危机为理由,更多地注重中国的具体时空条件,着眼于法治实践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应对此种状况,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了解以及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在此一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附会"的现象.此种现象的产生对我们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的各种现象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下法学界存在着一股尚洋思潮,用西方法学、法治状态来衡量中国目前法治社会进展的步伐,并提出诸如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等问题。这种质疑,说明这些学者对历史严重缺乏认识,实际上是对我国近代以来民族救亡图存历史的质疑。须知,法治中国与法治英国、法治美国是有本质区别的。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就会发现,法治文明是中国统一文明的最坚实根基。秦代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统一中国,更是统一文明、实现法治社会。战国时期的普遍变法是当时法治社会的实践,战国法学所提出的性恶论、司法决定论、底线论和国家信用论,为中国法治文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应铭记秦代法治保护的变革成果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客观地认定、揭示和发现中国原生文明的正点和法治中国的历史根基。  相似文献   

10.
古代的中国人曾为实现一个公正的理想社会而作了不懈的探索,但限于时代条件,这种探索只能是空想;近代中国兴起学习西方的热潮,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本质,使中国的志士仁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信念开始动摇;五四时期,中国人民终于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经历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向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国人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由国内外诸种因素促成的,而主要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