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专事科技翻译28年的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却于1895年发起了一场旨在革除"三弊"的"时新小说"征文活动,并在《万国公报》和《教务杂志》上分别发布了中、英文版征文启事与出案。该征文活动拉开了中国近代小说变革的序幕,也使傅兰雅扮演了小说启蒙者的角色。征文活动后,傅兰雅离华赴美担任加州大学东方语教授,致力于中西教育的沟通。以"时新小说"征文活动为切入点,探究傅兰雅身份几经转变的缘由,将丰富对傅兰雅启蒙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傅兰雅(John Fryer)为研究视点,通过解读他所发表的关于科学翻译和中文术语的文章,结合他在江南制造局的翻译成果,分析了他对科学术语翻译问题的看法,介绍了他和中文笔述者一起确定的建立中文科学术语的规则和方法,并考察了益智书会以傅兰雅的工作为基础进行的统一中文科学术语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翻译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着手 ,探讨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分野与汇合 ,认为虽然两者的翻译对象不同 ,但也有文体的互渗现象 ,文章以隐喻为例说明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重视把握处理原文 ,以便忠实准确地传达信息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教授功不可没。葛浩文成功翻译过四十余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使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使国外学界对中国的文化的译介与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接受,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架起了桥梁。葛浩文的翻译实践表明,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文化的变化而进行适当的语言变异,只有遵循变异的路径,符合目标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和读者的口味,一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才能够真正融入目标语国家,并丰富目标语国家的文学宝库。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翻译活动虽有所发展,但翻译文学仍处于中国文化多元系统的边缘位置;五四运动之后,翻译文学跃居中心位置。文章试用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结合中国当时的文化语境,分析中国翻译文学在五四运动前后地位的转变及其原因,兼论五四时期中国翻译文学的作用与影响。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文学在文学思想、语言发展和形式库方面需要翻译文学来为其提供新的思想和文学话语。  相似文献   

6.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借助阐释学的成见、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等相关理论,可以发现翻译文学从产生到在译语社会中实现其相应的社会文化功能,是以适应和满足译语文化种种基本要求为条件的。  相似文献   

7.
8.
殖民时期文学中的文化表征受到殖民思想的影响,强化了殖民者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关系。通过将本土语言文化翻译进入后殖民文学文本,后殖民杂糅写作起着重写后殖民文化身份的作用。这种写作挑战宗主国文化权威,改写传统的东西方文化关系,重新展示第三世界文化精神,真实反映殖民地国家的艰难处境,在强势文化单一声音中混杂了边缘文化多种不同的声音,从而重写了第三世界后殖民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以潘文国教授相关论著为主线,对其近年来关于诗歌翻译、汉籍英译、美文翻译、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以及西方翻译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与评论.  相似文献   

10.
翻译实质上就是语言和文化的移植,离开语言和文化,翻译便无从谈起。对于翻译的有效性问题之探讨,也只能建立在语言与文化的基础上。鉴于此,笔者从语言与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对翻译的有效性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1.
译者作为文学翻译活动中的审美和创作主体,其创作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受到各种影响的重写过程,其中译者的意识形态、主流社会的诗学以及赞助因素对译者主体起到最主要的制约作用,从而决定了其翻译策略的形成。鲁迅翻译观从归化到异化的转变与其意识形态的改变,以及所处社会的诗学因素和赞助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2.
结合流散写作的特点,从华裔美国作家的特殊文化身份和写作特点入手,借用后殖民主义翻译观的诸多视角,主要探讨了华裔流散作家在双重文化语境下的特殊译者身份、在文化翻译中对"中国形象"误读、改写的不可避免性,以及随之而来的东方主义倾向,同时也聚焦中国译者所面临的种种尴尬。  相似文献   

13.
翻译研究派学者勒弗威尔认为翻译是一种改写。译者在翻译时从意识形态和诗学两方面对原作进行改造,以符合译入语的社会需要。以此为理论视角,研究晚清到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状况,分析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及诗学对儿童文学翻译选材、翻译方法及语言表达的影响。两个不同的时代造就了儿童文学翻译的不同面貌,不同的儿童观和文学范式给儿童文学翻译带来深刻的影响,这样的儿童文学翻译也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或文学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说明儿童文学翻译作为一种功利性的行为,似乎总是并且应该保持着动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翻译实质上就是语言和文化的移植,离开语言和文化,翻译便无从谈起。对于翻译的有效性问题之探讨,也只能建立在语言与文化的基础上。鉴于此,笔者从语言与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对翻译的有效性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2月15日,正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访学的两位中国学者在该校对罗斯玛丽·阿罗约(Rosemary Arrojo)教授进行了学术访谈。阿罗约教授就翻译理论(theory)与翻译实践技巧(principles,techniques)的关系、后尼采理论下的译者伦理、小说在翻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翻译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学界对文学翻译已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研究.人们虽然认识到翻译之艺术有别于其它艺术创造,文学翻译却依然,也永远不能在任何诉诸于理性的模式与规范那里得到完全的阐释,这又恰好体现了文学翻译作为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的十年时间里,以民主方式取代专制管理治理北大,成效卓著,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蔡元培"教授治校"体制改革,通过分析其与现代大学制度中"教授治学"理念的异同,进一步阐述"教授治学"的意义,提出了"教授治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结构主义言内翻译研究偏差、背离以及解构主义言外翻译研究偏差、背离,通过语用学与语言学研究的比较分析,得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回归生活世界中翻译研究,解决翻译文本和翻译主体的辩证统一,结果表明:语用学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翻译理论大多把"信"作为翻译的首要原则,强调译文要在最大程度上忠实于原文,文学翻译更是如此。而翻译目的论则认为"信"并不是评价一部译文优劣的最高标准。本文讨论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信"和目的论的"忠诚"之间的关系,并用翻译目的论的观点对《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文学翻译中的"信"是相对的,目的论也可以用于指导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20.
文学翻译中女性形象身份的构建主要取决于主流意识形态,而这些女性形象对本土文化身份又起到了塑造作用。中国内地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文学翻译中的代表性女性形象就清晰地反映了这种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