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问题,是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斯大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文选》(下)第602页)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思想,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对马列主义作出的一个重要的新贡献。本文拟根据我国三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就有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任何社会都有若干个客观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其中又必定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那末,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什么?这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而且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一个时刻不能偏离的方向性问题。 斯大林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贡献之一,就是给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侓下了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义。斯大林是这样表述基本经济规律的:“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社会主义经济现论的重大课题之一。自从斯大林同志于一九五二年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做了第一次表述以来,我国理论界进行了长期研究,写了许多论文,虽然有人提出过质疑,但基本上还是沿用了斯大林的表述,对我国的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有很大影响。斯大林同志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的表述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①  相似文献   

4.
一众所周知,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了如下的表述:“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1页)。这个表述虽然触及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个核心问题,但在当时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尚有很大局限性的情况下,斯大林并未能从范畴的高度来把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因而人们不可能利用社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经济理论方面主要是照搬了斯大林的思想,特别是他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理论。斯大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原则,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我深感斯大林的上述定义既不完整,也不准确,而且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和绝对化。表现如下:一、斯大林没有表明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人这个根本特征。《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一个起主导作用的规律。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必须认真研究和自觉贯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一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呢?斯大林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三十几年的实际经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做了全面的科学的概括。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  相似文献   

7.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并表述为:“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根据我国三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确实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个基本经济规律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并且影响着、制约着其他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和特点。我们要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加速实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存在着一个客观的基本经济规律。关于这个规律的内容,斯大林曾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根据上面这个表述,虽然表明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手段,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而其目的则在于“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但表述得非常笼统而不完善。例如关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手段问题,虽然提出了“用高度技术基础”的方法,但未说明这种高度技术基础的具体内容,特别  相似文献   

9.
一、疑窦的产生任何社会形态都存在着许多经济规律.在这些规律中,必然有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占主导地位的规律,它决定着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因而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本质.这样的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这个关于基本经济规律的理论,是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它引导人们在认识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时,力求廓清迷雾,抓住主线.至于每一个社会形态下的基本经济规律具体是什么规律,斯大林的理论并未穷尽对真理的认识.当前,弄清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早在五十年代初期,斯大林就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  相似文献   

10.
最近,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斯大林的经济理论,提出了各种商榷意见。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生产目的的表述问题 有的同志认为,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述较为笼统和不够完善。如:对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手段问题,他虽然提出了“用在高度技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肯定下来的。在这部著作中,斯大林不仅对这个规律的意义作了说明,而且还对这个规律作了表述。对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述,我和我国一些经济学工作者一样,一开始就认为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对在斯大林直接关心下编成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写成一部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一个一个地予以表述的文集,也认为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我们的这种看法是很自然  相似文献   

12.
<正> 建国三十多年来,围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经济学界进行了见仁见智的探索。但在对这一基本经济规律内涵如何表述的问题上,往往只就在斯大林公式的扩充、修正方面进行论争,而忽略了斯大林公式本身的科学性——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述只理解为使用价值类规律而不认为是价值类规律——问题,因而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客观必然性认识的理解和深化。有鉴于此,本文就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经济规律应是价值类规律、贡献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经济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3.
生产目的和经济效果是不可分割的,是辩证的统一。没有经济效果也就谈不上生产目的。这一点过去没有引起普遍的注意,谈生产目的常常忽略了经济效果。在一些政治经济学教材和讲义中,阐述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时,往往只强调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或利润,没有同时强调资本家要用最少的预付资本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或利润;而在论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时,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引用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那一段表述,即:“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应该说,斯大林提出了决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基本经济规律这个经济范畴的名称,探索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逻辑体系,应该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寻找出它的基本经济范畴。一九八二年我在《经济学周报》第四期的一篇短文中,提出净产品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基本经济范畴的问题。我不同意斯大林给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所下的定义。斯大林的定义不是一个经济范畴,而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内容的描述或论述。因为从斯大林所下的定义中,难以理解它是属于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某一环节或某个方面的生产关系,难以理解它是人们生产关系的凝结  相似文献   

15.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基于我国的社会实践,又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发表了很多很好的见解,在认识上有所前进,在理论上有所深化,这对当前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加速四个现代化的步伐,是颇有裨益的。在讨论中,对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述,发表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同志认为斯大林的“表述”是正确的或基本正确的。但是,也有不少的异议。在这些异议中,我认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的经济运动有没有一条基本规律?应当从什么地方入手认识、研究、发现和概括这一规律?1952年,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发表算是回答了这一巨大课题。从那时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有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斯大林不仅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存在,而且指出了概括这一规律应入手于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和根本手段。然而,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和根本手段,斯大林的定义是否科学、严谨、准确、完善?在经济学界一直存在着疑问。我们愿以此文参加讨论,以期求得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7.
“二论”专门讨论了现阶段社会主义属于何种经济形态的问题。这是弄清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前提。因为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下,基本经济规律也是不相同的。社会主义经济仍属商品经济。由于社会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本公有化,国民经济实行计划化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但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搞计划化与在产品经济条件下搞计划化是大不相同的。斯大林虽然(有限地)承认了商品货币关系在社会主义的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的存在,但他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述”,却是立足于产品经济的。因此,“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不可谓不正确,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却很难实现。而促使偏离这个目标的力量,正是“表述”中未曾虑及的商品货币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曾经作了精辟的表述。这不仅为我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找到了一把科学的钥匙,而且为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是公有制的商品经济,还要求我们把基本经济规律具体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中来。这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下面仅谈点粗浅看法,以供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五二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容及其作用作了理论上的论证,这是对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斯大林这一理论对我国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讨论,有很大的启发和推动作用。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的讨论,规模比较大的有两次:一次在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六年,一次在一九六一年。讨论的内容和争论问题的焦点不同,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一从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  相似文献   

20.
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过程中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在一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在这个新的基础上,也就产生了新的经济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到底有哪些主要经济规律在起作用?可以说这还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从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问世以来,一般都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以及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都起作用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等。应该认为,还不能说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到底有哪些主要经济规律”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在人类历史领域中的科学比在生物学领域中的科学还要落后得多;不仅如此,如果一旦例外地能够认识到某一时代的社会存在形式和政治存在形式的内在联系,那末这照例是发生在这些形式已经半衰退和濒于瓦解的时候。”研究经济规律的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崭新的历史时代,它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当然,我们不能说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规律,目前已穷其尽了。正如《决议》指出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些已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在今后相当长的年代里,人们都应该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去努力发现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