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在沿海沿江通埠之地兴办彩票的影响下,四川也兴起了彩票业。在筹集新政所需款项以及杜绝川银外流的名义下,四川当局奏请朝廷允准,开办"四川彩票总公司",并制订了完善的《四川彩票章程》,从而使得其时四川彩票业向着制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秀丽 《齐鲁学刊》2008,2(1):59-64
晚清贵胄留学是近代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形成大体经历三个阶段。清廷派遣贵胄留学生的目的在于为大清帝国培养统治精英,归国之后充实高级官员队伍。但大部分贵胄留学生派出之后,没有来得及为清廷效力,清朝便亡。由于种种条件制约,归国的一部分贵胄生也没有实现清廷振兴政治的预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贵胄留学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3.
缠足,作为一种丑恶的风俗习惯,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千余年,给广大妇女带来过无穷的痛苦与灾难。到了晚清,随着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兴起,一个颇具声势的不缠足运动逐步在全国展开,向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地冲击。回顾一下晚清不缠足运动这一历史,对于全面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风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代,拥有江汉平原的湖北,每年"额征北漕正耗米十五万石有奇,南米十三万七千石有奇,北漕由丁船兑运京仓,南米由州县解交荆州满营及各标绿营"(《胡文忠公遗集》卷23,第5页,以下简称《遗集》).漕粮的征收地区,集中在武昌、汉阳,黄州,安陆、德安和荆州六府.漕粮从征收到起运的诸环节,涉及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围绕着漕粮  相似文献   

5.
程丽红  程玥 《学术论坛》2015,(1):95-100
清古代报业远非对前朝旧业的简单承袭,而是在其基础上有了新变质素。京报的多种经营与多级新闻市场的建构,京报地方版及其市场的延伸,进一步强化了其大众传播特征;辕门抄与非法小报所闪现的"独立"倾向,则表达着报纸由古代向近代的嬗进。同时,清代报业人员对新闻的理解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不再一成不变地刻板延续前人有关报载新闻的思路,而是冲破官方政治新闻的狭小空间和领地,将部分视野投向庸常的社会活动,尝试满足政治知情之外的好奇心理甚至娱乐兴趣,使清古代报刊呈现出功能放大的新迹象,进而实现了对传统教化工具观念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阳信生 《船山学刊》2003,(1):56-58,91
正立场。当清政府不顾人民的强烈反对 ,大举借外债修路 ,出卖路权时 ,龙璋起而反对。他积极鼓动招股自办以抵制外债 ,先后发起组织“铁路股东共济会事务所”、“股东发起会”(被选举为办事员 )、“湘路协赞会”等 ,并刊行《湘路新志》(任主编 )、《湘路周报》等杂志 ,进行保路斗争。龙璋还以湖南商务总会总理的名义领衔呈文湖南巡抚杨文鼎要求铁路商办 ,为推动集股拒债 ,促成路工 ,维护路权 ,不遗余力。为实现己志 ,龙璋积极投身近代实业 ,如开办实业学校 ,创办汽船公司、开济、利济轮船公司、醴陵湖南瓷业公司、平民工艺厂、军用干粮厂、百…  相似文献   

7.
近代彩票于中国而言,是一舶来品。最早在中国销售的彩票是菲律宾创设的吕宋票。对于吕宋票,国人经历了由置疑到趋之若骛的转变;而吕宋票在中国,也有着或禁或弛的纷争,其原由在于不同主体对吕宋票“迹近赌博”与“以济民需”的差异认知。  相似文献   

8.
宋维山  商苑 《河北学刊》2005,25(6):200-204
对于省级与市级的日报、晚报、都市报等区域性报业来说,由于这些区域报业市场总量的局限以及单一发展模式的束缚,使得这些地区的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即遭遇发展瓶颈。因此,区域报业必须转变思路,进行有形和无形的扩张,才能打破这一局限,实现向更高层面的发展。本文以“扩张”观念对区域性报业发展进行策略性的描述、分析,对区域性报业的产品、广告、发行及产业化经营提出建设性构想,以期对区域性报业如何突破现有的束缚,实现扩张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电报业是晚清社会的新生行业。晚清社会引入电报后,清政府按照近代中国的社会条件建设发展电报业。电报业诞生后,形成官方主导的运行机制。在官方的推动下,晚清电报业逐步进入民间社会,开始其社会化进程。随着电报业的发展及其优势的体现,民间社会开始接受、认同,并开展建设民族电报业的讨论与思考。电报业本身的特殊性及其发展的社会需要,决定了晚清电报业国有化的最终归向。在晚清电报业的社会化进程中,官方高度重视、全程参与、顺势引导,这一特殊现象表明了清廷对电报业的民族性“改造”。晚清电报业的国有化过程,亦是电报业民族性改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张东 《兰州学刊》2003,(5):202-202
我国地方报业主要有省、市、县级党报和机关报构成 ,还有一些行业报纸作补充。这种报纸同质、传播渠道类同、资源重叠浪费的现象 ,也算社会主义的特色 ,留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 ,媒介集团的实力形成领域垄断 ,“一城一报”或数城一报 ,实现了资源的最佳配置。我国省会城市是报业竞争最激烈的地方。早报、都市报、日报、晚报等等都各自为阵 ,争夺同一受众群 ,所提供的新闻产品大同小异 ,争夺的广告商也是同源同流的。这就是造成报业习惯于既定的模式运作 ,在人所共知的市场抢饭吃 ,表现形式也大量克隆 ,缺乏创新机制 ,无…  相似文献   

11.
丁文 《云梦学刊》2009,30(1):29-32
1904至1908年的《东方杂志》采取了非常特殊的“选报”体例。在当时各种官报、民报中并未出现一种足以成为为中国报界的代表刊物之际,《东方杂志》以民创报刊身份,通过淘选众报、驱为己用的“选报”体例,对于同一舆论空间中的众报论说进行选择性转载,并通过大量奏牍、章程等官方文书的刊载,试图树立本国报刊信用,成为一份“秘密社会”中的“开明刊物”,以营造一时之“国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报业经济的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家驷 《学术界》2006,(1):48-54
报业改革应该借鉴国企改革的成功经验,报业集团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报业经营分为五个层面,广告、发行和印刷是报业经营的核心,也是报业产业的主业。报业经济必须坚持走“报业为主,多元并举”的发展之路,在做大做强主业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在2000年前成立的中国大陆6大报业集团中,广东占其4,这无疑是广东报业嬗变、崛起并形成品牌的标志性事件。其文化生成体现在中国现代传媒物质与思想的突破-回归媒体、打造品牌,体现着新的文化身份的定位与认同,产生了新的文化经营与消费。在新的文化引领与发展中,报业品牌在竞合中走向品牌报业,以强化品牌。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报业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现代报业制度建设初步成型,报业经营管理水平日益提高,报业实力不断增强,报业市场不断扩展。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报业也存在诸多问题。报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恰恰为今后报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治理报刊摊派实施细则》的出台,为中国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文中分析了目前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的现状,指出新一轮报业改革的重点旨在打破传统体制的壁垒,真正面向市场,按照资本运营的方式实现报业产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报业意味着新一轮报业竞争的开始。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同时也是一场营销革命。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报刊的产业价值链、盈利模式和营销方式。数字报业应注重数据库营销策略、联合策略、整合策略等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转型中的报业,需要重构自己的业务并发掘支撑自己的盈利模式。在双边市场理论的基础上,从传统报业的“非对称定价”商业模式被改变和受众多归属性提升数字报业商业模式中的“竞争瓶颈”两方面说明数字报业商业模式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通过对美国数字报业发展情况的梳理,围绕以深化内容为核心的直接单边市场模式、以优化广告投放为核心的双边市场模式和以增值服务为核心的多边市场模式等三个方面对美国的数字报业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和政治体制等制约了报纸的发展,中国报纸未能自行完成从古代形态向近代形态的转变,封建官报未进化为现代报刊.相反,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外生性.在西学东渐的宏大背景下,西方人将其文明中的现代报纸形态引入中国.但是,很快,中国人开始自办民族报刊,从而,中国报业发展实现了从西人办报向华人办报的转变,从外部引进向内部生长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报业产业组织政策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报业产业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报业市场主体的商业目标与编辑目标间具有复杂的相互关系 ;它们的行为特征具有商业性竞争与报纸业务分离、营利与非营利等 ;政府的报业产业组织政策应在管制、反垄断、价格、消费者保护等有所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末以来,中国、美国以及欧美的报业市场几乎同时出现集中趋势,但形成原因以及形成机制却有很大不同。为了迎接全球化所带来的传媒业的国际竞争,中国报业有必要通过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机制,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实现规模经济,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