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国网络字频波动与股票市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在存在较少的股市信息的情况下,股价的波动较小,当存在较多的股市信息时,股价的变动也常常较大,互联网股票信息量的显著变化常常是该公司有特殊事件的反映,进而可能影响股价.文章从网络搜索引擎Google获取字频信息,运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对网络文字频度信息与股市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网络股市信息量的波动与股市价格波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独立同分布是进行股价波动服从随机游走模型的假设条件,同时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分析股市也默认这一假定分布。这些分布中又以正态分布被人们广为采用。然而,我国学者在进行股市有效性的统计检验时较为普遍地忽视了这一前提。文章通过检验得出,中国股票市场股价波动不服从正态分布,从而股价波动独立同分布假设得不到满足,对中国股市进行有效性检验需要使用诸如非参数方法、过滤检验等不受这一限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马向前  万帼荣 《山西统计》2001,(1):22-23,29
股票市场价格波动是股市运行的基础,也是股票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股价的波动受各种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可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结合我国股市波动的实例,从各种因素对股价影响的传导机制入手,着重对影响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基本因素作一般性考察。虽然影响股价波动的因素很多,但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点出发:(1)股价有其内在价值,股价围绕其内在价值波动,内在价值决定论是基本面分析的基础;(2)股价随投资者对各种因素的心理预期的变化而波动,心理预期理论是技术分析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王韧  刘于萍 《统计研究》2021,38(12):118-130
防范股票市场异常波动是维护金融稳定和防控金融风险的关键一环。货币政策实践中,预期引导与政策冲击对股市波动的实际影响和传导机制迥然不同。现有文献对两者之于股票市场波动 的异质性影响多有讨论,但分歧明显。基于2005年到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各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货币政策大事记》,本文分别构建表征货币政策预期引导强度和实际操作频度的代理变量,对上述指标之于同期A股市场主要行业指数的波动性影响做了多维诊断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第一,预期引导效应和政策冲击效应对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特征,预期引导有助于平抑市场波动,而频繁调控则会放大股市波动。第二,预期引导的明确性会制约其对股市波动的平缓作用,货币调控意愿的表达越明确,越有助于平抑股票市场波动;而更坚决的“严厉型”表述比态度相对温和的“温和型”表述能够更显著地平抑股票市场波动。第三,实际操作频度对股市波动的放大作用受制于具体调控方向,宽松型调控的频率上升仅会小幅放大股市波动,而紧缩型货币调控则会大幅抬升股市波动性。由此,从平抑股市异常波动、维持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强化货币政策的预期引导比相机抉择的频繁调控更为重要;在预期引导过程中,应当增强调控意愿表达的明确性和坚决性,以限制其对金融市场运行带来的扰动。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股市的特殊性,文章在HS模型基础上将投资者划分为消息观察者、动量交易者和套利惯性投资者,从他们对股票基本面和技术面关注点的不同出发,分段研究了三类投资者不同决策对股价的影响.分析表明:股价波动以消息传播为始点,动量交易者与套利惯性投资者加剧了动量效应,套利惯性投资者还会引发股价反转效应;股价产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程度受到股票市场环境、投资者规模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事件往往会引起上市公司股价的大幅波动.这种由突发性事件引起的股市波动,作用时间短,引发的波动剧烈,与自然界中的地震现象有一定的相似特征.文章将结构动力学的方法应用于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对证券价格的研究,并通过实证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股市的涨跌幅限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股票价格限制机制效应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成果,对我国股市的交易价格限制制度与价格波动及交易流动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股价达到涨跌幅限制后,产生了股价波动性溢出效应和价格发现延迟效应,还导致了流动性干扰效应.鉴于我国股市已不断成熟,在增加市场透明度的基础上,可考虑对其价格限制机制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混合分布模型为理论框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扩展G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上海A股市场交易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如下结论交易量变量和收益率、波动率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交易量只能在有限程度内解释波动率持续性;上海股市的信息传播方式基本符合混合分布假设.  相似文献   

9.
赵进文  邢天才  高丹霞 《统计研究》2011,28(11):100-105
 本文采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就财务信息对股价的综合效应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股价对每股收益的弹性在0.287至0.929之间波动。股价对每股净资产的弹性在0.096至0.346之间波动。股价对净资产收益率在0.098至0.231之间波动。股价对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弹性在0.370至0.400之间波动。股价对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的弹性在-0.143至0.245之间波动。股价对销售现金比率的弹性在-0.125至0.066之间波动。股价对存货周转率的弹性在1.037至1.173之间波动。股价对总资产周转率的弹性在-0.305至0.059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10.
袁圆  戚逸康 《统计研究》2019,36(2):38-49
本文采用股票指数数据,通过BEKK—GJR—GARCH模型考察了地产板块和整体股市之间的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考察了在金融危机发生的特定时间窗口下,两者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此外,本文在引入表征危机事件和地产调控冲击的虚拟变量之后,考察了冲击对地产板块和整体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本文的实证模型考虑了非对称性因素并采用广义误差分布(GED)处理“厚尾”问题,是对现有研究范式的有益探索。本文的实证结果认为,地产板块和整体股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均值溢出效应的存在不甚稳健,但两种溢出效应都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地产板块对整体股市的波动溢出持续性很小,但冲击会加剧波动,反之整体股市对地产板块的则具备持续性,冲击更强烈。波动溢出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股灾期间存在变化,尤其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直接冲击作用都更弱了,可能由两市场联结减弱导致,但非对称性依旧突出。引入表征事件冲击的虚拟变量后,估计结果能够显示出危机和地产调控对于地产板块和整体股市的波动性存在明确影响:直接来看,2010年的房市调控影响幅度最大,超过2015年股灾和2008年金融危机,这一点值得房市调控政策制定者注意;间接来看,六次事件中的五次均对地产板块和整体股市之间的相关性有影响,普遍性很高,由此,风险监管层有必要关注不同冲击下股市内部相关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李政  梁琪  涂晓枫 《统计研究》2016,(11):42-48
2014年11月,以融资交易为代表的杠杆资金迅速进入股市,股价随之快速上涨,直至2015年6月,股价急速下跌,杠杆资金主动或被动清仓,股灾发生.为科学地回答融资交易与本轮杠杆牛市及股灾危机的关系,本文构建了VECM-MGARCH-in-Mean-BEKK模型,对融资交易与股价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全面考察.研究结果发现:融资交易余额和股价指数存在协整关系,虽然股价指数为弱外生变量,股指的变化在长期领先于融资余额的变化,并且仅存在股价指数对融资余额的单向波动溢出,但是在均值层面,两者具有显著的短期双向引导关系,呈现出正反馈效应,融资交易发挥着“助涨助跌”的作用,加剧了股市波动.此外,融资余额和股价指数的波动对其增长率的交叉影响是不对称的,股价指数的波动抑制了融资余额的增长,具有明显的风险约束作用,而融资余额波动对股价指数的上涨却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本文的实证结果对评估我国当前融资融券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明确我国未来资本市场改革方向与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政策干预上海股市行为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玉根 《统计研究》2001,8(2):52-55
一、引言政府政策的频繁干预是我国股市的一大特征。唐利民等 ( 1999)的研究表明 ,从 1992年至 1998年 ,在造成上海股市股价异常波动的因素中 ,政策因素的影响占总影响的 4 4 % ,市场因素占 2 3 % ,扩容因素占 2 1% ,消息因素占 12 %。出于保护幼稚股市发展的目的 ,政府进行必要的政策干预无可厚非。但是 ,过多的政策又是不利于股市发展的。因此 ,用好政策就需很好把握政策的力度。而要做到这一点 ,认真研究政策干预下股市行为的规律就很必要了。本文所研究的政策干预下的股市行为 ,是指股票市场指数对政策的反应如何 ,具体来说是指股价指数…  相似文献   

13.
股票收益和波动长记忆性的KPSS检验和LM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分整特性的新视角,利用流行的KPSS检验和LM检验对我国股市收益及其波动的记忆性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市的波动序列中存在显著的长记忆性,而收益序列本身无明显的长记忆性。这与成熟股票市场有关长记忆性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与新兴股票市场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此项结论对股市的长期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决策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货币流动性与股价波动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利用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研究货币流动性与股价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M2增长率/GDP增长率对股价的影响不大;M2与股价的波动从长期和短期来看均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而利率与股价波动只是短期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但相对于货币供应量而言,利率对股价的波动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5.
股价与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扩展Lettau-Ludvigson模型,结合我国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对股价和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市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有弱负效应,而房市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较大的正效应.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FIGARCH和FIEGARCH建模国内股市波动的长记忆特性,深入分析波动影响因素。对上证综指日收益率时间序列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和GARCH、EGARCH模型相比较,FIGARCH和FIEGARCH模型更好地描述了股市波动的长程相关特征,探索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许冰 《统计与决策》2005,(21):18-20
一、前言 度量股票收益率波动风险,常见有Markowtz投资群组合选择理论的样本方差;Sharpe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β-系数;J.P.Morgen概率模型的风险价值(Value-at-Risk);Engle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类模型.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中国股市行业板块研究的见多,对区域板块,特别是对区域板块的波动风险研究较少.上市公司的区域板块是区域经济现代化的一种表征,虽然不能刻画出该区域经济的整体面貌,但是,区域整体股价的波动性,在显示区域股价风险同时,直接关联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资本市场已经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持续下挫,导致股市受挫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即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长期分置状态,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2005年4月29日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堪称中国资本市场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改革,改革牵涉面之广、难度之大、非议之多、交易费用之巨均是史无前例的。那么这场旨在解决股市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的改革对于中国股市的股价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本文拟对我国两大股市已经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的个股在改革进程的股价反应问题进行研究,考察股价对改革的反应,以期较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利率汇率市场化、中国股市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在贝叶斯框架下建立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对中国股市、利率、汇率和原油价格之间的动态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四者相互传导过程中,利率渠道相对最不通畅,这可能是由于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仍未完成,利率的价格机制作用较为有限。此外,利率对股市的长期调控是行之有效的;股市对汇市冲击的反应伴有"隔夜回调"现象;汇率对利率的传导效应长期有效且稳定,但与非平抛利率曲线相驳,这或许与中国资本账户管制与国际资本外流有关。2018年之前原油市场与中国股市有脆弱的"共热"现象,此后原油价格的溢出效应呈现不断增强之势,因此原油价格风险应成为股票定价的重要因素。为避免股市的风险溢出至其他市场,建议继续深化"两率"市场化改革。要引导股价在合理范围内波动,或者为风险在不同市场间的溢出构建相对应的缓冲机制,还需注意不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同联动效应从而增强货币市场的内外均衡性。  相似文献   

20.
张峰  谢靖 《统计与决策》2016,(16):157-159
文章将媒体关注看作一种信息中介,从媒体经济功能发挥的角度提出“财经媒体关注、股价波动同步和市场效率提升”的分析思路,运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媒体关注作用于股价波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媒体关注对信息不对称水平的降低作用.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增加了股价波动,同时该增加效应受到市场化水平的正向调节;政策型媒体和市场型媒体的关注都具有增加股价波动的效应,然而市场型媒体关注在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股价波动同步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