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演化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富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学科,与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均衡分析相比,它注重对"变化"的研究,强调时间与历史在经济演化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制度变迁.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予以高度的重视.马克思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前驱,此后广义的演化经济学源于凡勃伦;狭义的现代演化经济学源于熊彼特和西蒙.熊彼特对创新过程的研究使演化经济学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西蒙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演化经济学借此概念批判新古典经济学,并将其视为自身理论框架的重要基点之一.演化经济学旨在了解经济组织的内部结构,以便更好地了解技术进步以及行业和产品的变迁,理解创新发展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商会史研究如何取得新突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英 《浙江学刊》2005,(6):78-83
中国商会史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近20余年中获得了迅速发展,并相应带动了经济史、社会史、城市史的发展.中国商会史研究的新突破,需要在理论和方法上继续创新,注重解决理论阐释与实际论述相脱节的情况,认真总结近20年来商会史研究中理论运用的经验和教训,构建中国式的商会史研究理论体系.同时还要重视研究时段的延长与视野的拓宽,加强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商会,特别是县镇基层商会的实证性深入研究,对与商会直接相关的一些商人社团也应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挖掘商会以及与商会直接相关的其他商人团体的资料,并加以整理出版,是推动商会史研究取得新突破另一个重要因素,因而也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赵传珍 《社科纵横》2013,(5):125-128
英国新左派思想家们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思想基础上,批判性地考察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他们提出"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文化是整体的斗争方式",强调在社会与文化的总体性联结中认识文化的物质生产意义,注重对工人阶级大众文化的社会政治实践意义的探究。在批判经济决定论和庸俗唯物主义基础上开创性地构建了"文化唯物主义"这一崭新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向度。  相似文献   

4.
迟成勇 《唐都学刊》2012,28(5):40-44
张岱年早期新道德观的主要内容:"生活理想之四原则"、"六达德"、"六基德"、"新三纲说"及"兼善天下,而以人群为一体"的道德境界等,其早期新道德观的理论特质主要表现为:既是对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理论结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唯物史观的理论应用。张岱年早期新道德观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直接、有效的伦理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尤其是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其国家安全政策成为国际关系学界的经典研究命题之一,也是相关论争的重要案例和现实焦点。典型现象就是建构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之间展开的解释"日本之谜"的"20年论争"。"日本之谜"是冷战后由建构主义者针对"沃尔兹预言"即日本强大后理应成为典型军事大国的论断而提出并加以驳论的议题,现实主义者当初处于守势。但时移事异,趋势变为建构主义的势力范围愈显逼仄,其解释力在21世纪的新事态面前渐失优势,而现实主义则逐步扩大了对日本安全政策的话语权重,对建构主义展开了"否定之否定"的理论竞争。与此相关,由于现实主义理论的逻辑较有力地解释日本最重要的安全政策及实践场域,自由制度主义似只能解释日本的"非核心"与"外围"政策,这种理论研究范式与路径的演化,使人联想肯尼斯·沃尔兹的"论断"是否在长线上终将预言日本的战略走向?当然,国际关系理论的高度简约性决定了一种理论往往只解释国际关系的某一方面,"后三大理论"时代亟须对日本安全政策进行更多元复合、折中主义的理论探析。这对中国学界从理论上探究、完善对日本安全政策的解释并以此指导战略预测提出了新使命。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7,(10):170-173
新常态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以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重点,坚持理论学习、创新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为大学生构筑坚实的思想屏障,是党和国家坚持"立德树人"的第一要务。高等学校要注重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指导,紧紧围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的人"的问题,从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功能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努力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生命力,进一步强化"理论+实践"教育手段,有力促进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价值提升与价值观外化自觉。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7,(1):144-147
本文主要阐明汉语言文化专业开设中华文化课的重要性,论述在"经世致用"视阈下课程教学着眼长远、注重实际的理念。在内容上选取那些有当代价值,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作为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在教法上不能固守传统,要善于开新翻转,培养学生研究专题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资本政治经济的研究中,资本与民主的关系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和探讨。由于不同思想家在价值观、元理论和方法论方面存在差异,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新政治经济学,国外学者衍射出阶级分析范式、现代化分析范式、结构功能分析范式,并且在不同理论范式的指引下,运用法团主义、联盟理论、庇护主义和公民社会等研究路径具体入微地分析"第三波"民主化国家或地区。这些理论在资本政治经济的民主化研究中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整个社会科学领域都过分地拘泥于探索"普遍规律",这是欧洲近代自然科学起源的科学模式,人类学也不例外.人类学一旦把探索"普遍规律"作为科学模式,其研究目的便成为对整个人类历史的规律、人类社会的普遍性及一般人性的探求,而忽视了对特定社会的特殊理论及特殊问题的解释和研究.即使在重视特定社会研究的情况下,也仅仅是注重其比较稳定和持  相似文献   

10.
理解资本主义国家:杰索普的方法、框架和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子英 《求是学刊》2007,34(4):39-45
作为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集大成者,杰索普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综合性研究范式和理论分析。通过生态系统与经济统治、结构耦合与策略国家、调节方式与治理模式、时空定位与尺度秩序等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概述杰索普国家理论的方法、框架和范畴。杰索普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前学科"与"后学科"方法的国家理论,对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研究具有重大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士远 《唐都学刊》2005,21(6):98-102
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语言学科学术带头人钱宗武先生在<<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一书中,尝试采用现代语法学理论与传统文化阐释学知识融为一体的方法对今文<尚书>进行注释与笺说,在传统笺说和注释形式中揉进新质,不但为解读<尚书>开辟了新途径,而且提出了诸如<尚书>的儒源地位、文学特性、德法兼治思想和不少具有学术价值的新观点,对<尚书>蕴涵的上古文明母题进行了多方位思考.  相似文献   

12.
邱春美 《创新》2008,2(1):95-98
庶民文学作品其书写或抄写上有其常用的写法,客家传仔《陈白笔》残本也不例外,归纳起来,主要有用正体字、用简体字和俗字、用错字、用别字和造字、用客家发音的字几种。在修辞上,客家传仔《陈白笔》残本也颇具特色,主要体现为:在表意方面,常使用设问、譬喻、夸饰、映衬、转化等手法;在形式方面,常使用类迭、对偶、顶真、层递、排比、镶嵌等手法。  相似文献   

13.
王辉斌 《阅江学刊》2012,4(5):117-124
《文苑英华》所收录之20卷“乐府”与20卷“歌行”的实况,充分反映了李防、宋白等人乐府认识观的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对乐府诗的编录与整理;二是认为“歌行”即新题乐府;三是既注重唐人的古乐府,更注重唐人的新乐府。这些认识,对于周紫芝《竹坡诗话》于“本朝乐府”的评价、郭茂倩《乐府诗集》于“新乐府辞”的收录等,均产生了不同程度之影响。  相似文献   

14.
邹春秀 《求是学刊》2012,39(3):110-115
清人李祖陶的《元遗山文选》是其所编《金元明八大家文选》之第一家,也是第一部元好问文选.该书继承了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之编选标准特色,首次对元好问文进行了广泛的选择和点评,使后人得窥元好问文的概貌,意义重大.该书所选篇目约为元好问文的三分之一,在兼顾各种文体的同时,倾向于采录艺术水准高的作品.对所选篇目皆予以评点,条目众多,长短不一.评点内容丰富,而以论人论世、谈诗论文者为多.  相似文献   

15.
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是研究汉代三家《诗》学的集大成之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过高地估计了汉代经师对于“师法”和“家法”的坚守程度;将忽略学术研究而重在推演《诗》义的教化类著作视为辑录三家《诗》经文的根据;混淆了文学与学术类著作的本质差别。这三重困境贯穿全书始终,降低了书中不少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李兆虹 《唐都学刊》2012,28(3):41-46
《白鹿原》是广受读者和评论家热捧的小说。探讨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深刻反思是该书的新突破,文学叙事理念的回归使其具有阅读吸引力,中西方文化思潮相交融的背景使其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和审美价值;出版体制的变革、文学消费观念的变化,文学商业化突出,使具有雅俗共赏特点的《白鹿原》获得读者共鸣。茅盾文学奖等奖项的获得、文学评论家的好评、现代传媒的介入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上综合因素是《白鹿原》20年来经久不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张居三 《求是学刊》2007,34(3):107-111
在中国文学史上,《国语》一向不被人重视。其实不论是从史学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国语》都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本文通过对《国语》编撰意图的分析,认为其文学史料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紧紧围绕礼治、民本、忠恕、正名等思想选择的。此外,《国语》一书结构的安排,也不只是遵循周王室与各诸侯国关系远近、先华夏后蛮夷的原则,而是另有深意,即反映礼乐崩坏的前因后果。《国语》一书因此成为有机的整体,文学和史学价值也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陈云辉 《唐都学刊》2005,21(5):81-85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大江健三郎很快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界关注的焦点。从获奖后的1995年到2004年上半年,10年间全国共发表各类研究论文87篇。这些论文探讨了有关大江健三郎及其创作的方方面面,诸如大江小说的精神内涵和创作意识,大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大江小说的艺术成就和文体特点以及大江与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19.
高原 《唐都学刊》2006,22(5):62-65
贺智利的《黄土地的儿子》一书中平均使用力量,对路遥进行多方面的阐释,使得路遥的形象变得扁平,这就在相当程度上损害了路遥的形象。这本专著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例如宗教和语言。中西文化对宗教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一些中国学者竭力要从中国文化中找到西方意义上的宗教因素,这往往弄巧成拙,贺智利就是一个,他的著作在这方面出现了明显的矛盾。就方言来说,贺智利和路遥在这个方面都犯了错误,他们都把很多关中方言词汇当作陕北的独特语言来处理,对《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的阐释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伏俊琏 《阅江学刊》2010,(3):128-134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代最系统的一部文化史、学术史,其中《集部》则是一部叙录体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而其大小序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提纲。《集部总序》讲《四库全书》集部分为五类的原因,认为集部的别出,是汉代文词自觉的结果,文词的自觉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楚辞类序》对《楚辞》别出一类的原因从传统和形式上作了分析,但未能像《隋志》那样从思想内容上阐述其独特的风格和别列的原因。《总集序》讲总集的源头和分类,它提出的《诗经》是集部之祖的观点,是对经学传统观的挑战。《诗文评序》把诗文评著作分成五类,并对各类的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对“诗文评”在目录学中的地位嬗变作了说明,大体理清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