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定语形容词的语用充实研究是词汇语用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当定语形容词与名词中心语在逻辑和语义上相悖时,主体说话人要进行以语境为依托的符合逻辑和语义的语用充实。基于语言变异的语用顺应理论,以定中结构中定语形容词与名词中心语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探索定语形容词逆向修饰的方向确定,以及语用充实机制的构成及其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述语气中第二人称主语与名词、形容词谓语的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述语气在信息交流模式上必须遵循"说者>听者"的语用原则,因此,第二人称主语是有标记主语.其在与名词、形容词谓语组合时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与名词谓语的共现受到广泛限制;与形容词谓语共现时,所受限制主要来自具有内在感知性的感受类形容词,与其它语义类别的形容词的组合则比较自由.选择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句子所表达的信息类型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多个形容词修饰一个名词是常见的英语语言现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象似性理论中的距离象似性原则对形容词修饰名词的顺序进行认知阐释,将形容词修饰名词的顺序分为三类:1)从主观到客观的顺序;2)从感知到认知的顺序;3)从外到内的顺序。  相似文献   

4.
利用原型范畴理论对"副名结构"的表层结构进行分析,由于词类范畴边界的模糊性,"副名结构"中的名词受形容词的影响而带有形容词性,并在这种特殊结构的限制下而使名词的形容词性凸显。运用认知模式对"副名结构"的认知过程作了论证,从名词与形容词范畴的串联关系模式、认知参照点模式、认知转喻模式及动态识解观四个方面分析"副名结构"认知上的词义激活过程。  相似文献   

5.
试论四川方言的“倒X不X/Y“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四川方言的”倒X不X/Y”结构的语法、语义、语用特点。该结构中的词语X或Y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多有反义关系。其中名词通常是单纯的方位名词,动词是自主动词,形容词是性质形容词。X或Y多为单音节词语。从语义上看,此格式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从X或Y偏移。从语用上看,此类格式具有形容词短语的特点,带有说话人的很强的主观性,口语性强。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日语反复语之间的语义差异,揭示了名词型同语反复的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并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对认知语用进行了阐释,指出名词型同语反复的语用推理过程是反复语在具体语境中相关的一组信息群与反复语属性相关的另外一组信息群的相互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7.
关于词的多义现象,主要集中于对名词和动词的研究。文中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隐喻这一认知工具,通过分析汉语中部分基本形容词隐喻性搭配,探讨汉语基本形容词多义现象,得出形容词词义由字面义和与搭配中名词相协调的附加义组成。字面义所表达的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共有的基本经验。隐喻是属性概念抽象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8.
[摘要]对立不对称现象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文章运用标记理论,描写分析了维吾尔语反义形容词在派生词和复合词的构成、形容词变度量名词、熟语中的对立不对称现象,并对造成这些不对称现象的深层认知动因做了解释,从跨语言角度揭示维吾尔语反义形容词不对称现象的类型学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形容词由于其模糊性和多变性,一直备受语言学家关注。本文试图用关联理论来阐释形容词的语用收缩与语用扩充过程,希望对形容词的语义变化得到一致的解释。听话者依据最简认知途径,综合调适语境信息、明示信息和百科知识等,努力探寻话语的最佳关联性。一旦听者获得最佳关联性,其语用推理过程即刻终止。寻找关联性的副产品是词语的语用收缩和语用扩充。  相似文献   

10.
不论是在人类智能领域还是人工智能领域,名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认知作用。名词与名词的组合(简称“名-名组合”)在心理学、语言学、认知科学、逻辑学等领域备受关注。而如何选用恰当的工具刻画名-名组合,对揭示名词的句法和语义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集合论为工具,以最直观的方式刻画不同类型的名-名组合的本质特征,进而明确不同语境下名词的形式语义,这有助于机器正确理解和分析不同文本中名词的准确涵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词缀与附加式构词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现代语言学形态学理论,从形容词的词缀与词根的区别、词缀与助词的区别角度切入,界定了现代汉语形容词词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现代汉语形容词的构词词缀和构形词缀这两种词缀类型;重点探讨了附加式形容词的词缀、构词方式及语法功能,详细分析了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词缀+词根"、"词根+词缀+词根"、"词根+词根+词缀"和"词根+词缀"四种组合方式及其具体类型,进而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察-y这个形容词后缀:1.-y后缀的词源、形态、意义;2.-y后缀形容词的分类,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3.-y后缀临时构词的理据及反映的人类语言的模糊性;结果说明在英语中,-y是一个构词能力很强的词缀,它具有临时构词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日语的词汇中有大量外来词,表现出"兼容并蓄"的性质.形容词属于日语用言之一,从构词的角度来看,具有封闭性特征,和其他主要词类相比,一般认为日语形容词不太发达.但是日语中存在不少功能不同的形容词性词缀.表现出形容词丰富多彩的一面.日语合成形容词属于派生形态,而非复合形态,这是由于形容词的形态特征所导致的结果.从构词形式来看,形容词的构成一般也不涉及省略、混成等其他构词形式.通过小句词化形成形容词的语法操作颇为普遍,小句词化是词的词缀化结果.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数量词中插入形容词的结构即数+形+量结构比较常见,例如,一大张纸,一大群人,一长根铁丝。陆俭明先 生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但是还是留下了一些问题给大家讨论。例如,为什么数量词中间可以插入形容词,插入 形容词对整个结构有什么影响。从量词的特点和形容词的语义指向来看,数+形+量结构中的量词具有空间性、物质性、描写 性的特点,使得形容词能够进入该结构,形容词的语义指向不同,使整个结构有不同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语法对形容词语法特点的界定 ,在其能否带宾语的问题上进行研究 ,证明了形容词可以带宾语 ,并探究了形容词带宾语的条件及形式 ,指出这种语法现象属于形容词的一种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6.
单音形容词的叠合有AABB和ABAB两种方式,能表示“意义并举”,但在指向特征上又有合述和分述两种情况,由此可证明:AABB叠合式较常见,而ABAB叠合式只存在于部分可以AABB叠合的单音形容词之中。单音词之间的叠合不同于单音词或双音词的重叠,它是一种造词方式,认识其规律并运用之,对于词语的发展是一种促进。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泗洪县位于淮河北沿、洪泽湖西岸。处于官话方言和吴方言交汇地带的泗洪方言具有较高的语言学价值,其方言词汇特色鲜明,这在形容词的复杂形式(也称复杂形容词)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形容词的复杂形式包括重叠式、附加式、程度副词和单音节形容词的组合以及这种组合的重叠。以现代汉语形容词为参照,对泗洪方言形容词的复杂形式的构成、重音、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进行考察描写,为官话方言与吴方言形容词比较研究提供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18.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当中,频度副词是语法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频度副词单独成类的必要性;频度副词的内部分类及语义分析;非母语学生在汉语习得过程中的频度副词偏误分析。  相似文献   

19.
日语形容词最主要的语用功能之一是作定语修饰名词,作定语时一般采用连体形的形式。但同样是形容词的"多い""少ない"则不同,这类词为了实现定语的语用功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表达形式。文章对"多い""少ない"作定语时的几种表达形式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宋书》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复音形容词的重要语料。从语义上,采用同义联合、近义或类义联合、反义联合和平行联合;在词性上,采用名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名词+形容词、形容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动词等构成形容词。其复音形容词发展趋势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词汇复音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单音形容词向半自由语素的演变,体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复音化水平的提高。其复音形容词产生的内部原因是中古时期是汉语复音化的加速时期,外部因素首先是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汉语词汇复音化,其次是中古时期骈骊文风的盛行,民族融合与佛教用语的广泛传播促进了大量复音词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