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玄宗时期,由字文融建议并执行的括户、括地活动,是唐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不仅反映出当时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以致不得不采取括户、括地的激烈措施,企图解决日益严重的色役伪滥、逃户众多和超过均田限额的籍外田等问题;也说明  相似文献   

2.
黄进华 《晋阳学刊》2007,(2):102-106
长期以来,学术界研究宇文融括户者颇多,已经累积了不少丰硕的成果,但很少有学者从组织体制的角度对这次括户进行深入考察。在括户期间,宇文融建立了一套以“判官出使制”为核心的新型组织体制,成为唐代财政体制演变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论唐玄宗、宇文融括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前期的逃户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高宗时已露端倪,武周朝趋向尖锐,中宗、睿宗时越演越烈。唐玄宗即位,承袭了父祖辈积淀下来的沉重社会负荷,虽在开元初采取了某些缓和措施,但无济于事。他为了改变“邦赋不入,人伪斯甚”的局面,化了四年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隋代的殷富是史家所公认的,可是其殷富的原因是什么呢?马端临为此“考之史传,则未见其有以为富国之术”。因而百思不解其迷,“夫既非苛赋敛以取财,且时有征役以靡财,而赏赐复不吝财,则宜用度之空匮也,而何以殷富如此,史求其说而不可得。”(《文献通考》卷23,国用考1)五十年代虽对此问题有所讨论,但没有深入下去即中断了。所以,这一问题仍需进一步详加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隋代速亡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代为何速亡?从古至今都认为是隋炀帝的暴政造成的。如唐太宗云:炀帝“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今人吕思勉先生也说隋炀帝“徒特严刑”,“又猜忌性成”“于是数年之间,起义者势如火之燎原矣。”范文澜先生又云:封建朝廷向外扩地,未必一定会亡国,但“隋炀帝这样做,却非亡国不可。”雷家骥还说隋文帝立隋炀帝为继承人,就“是隋王朝亡国祸根。”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似欠妥贴,有必要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宇文融括田括户对开元之治的影响李志生经过隋末战乱,唐初人口急剧下降,全国不足三百万人,土地大量荒芜。针对这种情况,唐政府颁布了均田令。在均田制下,大批逃亡人口转而成为政府控制下的小自耕农,成为国家兵役、徭役的基本承担者.但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后,即到高...  相似文献   

7.
论隋代诗歌     
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在诗歌创作上虽已自觉地模仿、学习南方文人,且有了很大进步,但总的说来,在诗歌的艺术技巧方面仍多少有所逊色。隋代的统一,加强了南北文人的交流:他们彼此间的唱和,已不再是北人学习南人,而是具有相互促进的意义;原来保存于南方的典籍大量流入北方,使北方文人的"腹笥"大大丰富,他们得以借鉴的前人作品大量增加,这对隋诗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形成了南北文风融合的诗歌创作局面,为后来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隋代边塞诗人卢思道、杨素、薛道衡、虞世基、杨广等诗人作品的分析,论述了隋代边塞诗兴盛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以及边塞诗所具有的内容、风格方面的特征,探讨隋代边塞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开皇元年(581)杨坚建立隋朝,开皇九年南下灭陈,使三国以来370年政权分立、民族交融的动荡历史,一转而为“混一戎夏”、“无隔华夷”的局面.这一历史转折.对隋代乃至唐初史学的发展,均产生着巨大影响.由于隋政权的短促,未能使这一影响充分展示出来,因而形成隋代史学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0.
隋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其历史地位犹如秦之于汉一样,其政治经济制度、思想文化政策多为唐所沿袭,为唐的空前繁盛奠定了基础。从道教发展史的角度审视,隋代道教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上,为唐代道教的兴盛与教理发展作了种种准备,实属道教史上一个短暂而又重要的时期,故有必要对其作出描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11.
隋代是一个经济富庶的朝代,其经济富庶的原因主要是均田制的实行.然而,关于隋代均田令的研究,至今还是一个空白.许多同志沿续历史旧说,将隋代的田令与北齐的田令同等看待,认为隋代田令“皆遵北齐之制”,似乎二者之间毫无变化,只是照搬来沿用了一下而已,没有研究的必要.其实,这种传统的说法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有必要研究商讨.笔者就隋代均田令的形成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请教于方家. 一关于隋代田令的形成,传统的说法是“皆遵北齐之制”,不仅唐初的魏征等人坚持此论,就连杜佑、马端临也这样讲.这一观点的提出和长期流行,否定了隋代  相似文献   

12.
隋代的吏制改革,开创了唐宋至明清千余年间的官僚体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和重要的地位。 一 秦汉以来的官僚制度到隋初已不适应隋代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的发展趋势。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在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中,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地位显隆,权力重大,许多篡位的权臣,都是丞相,如三国时的曹操、司马师,南北朝的齐高帝、陈武帝,就连隋文帝也是通过“大丞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隋开皇大业年间户口盛衰考实》(以下简称《考实》)一文中曾指出,史籍所称大业五年(609)“隋氏乏盛,极于此也”,是指隋代疆域之极盛,并非其户口之极盛;并论证了《隋书·地理志》(以下简称《隋志》)记载的各郡县数、户数为该郡初置时的数额。本文拟进一步考查隋代户口极盛时文帝末年的户口数量及其南北分布。  相似文献   

14.
滕亚秋 《阴山学刊》2009,22(5):105-108
隋墓葬和古窑址的挖掘,为隋代白瓷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物材料。目前关于隋代白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隋代白瓷的起源、产地、分期、工艺成就几个方面,虽然研究大多不够深入和系统,但专家和学者都做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这对于研究中国陶白瓷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达延汗即位之后,能够成功收服右翼三万户虽与其本人的"为人贤智卓越"分不开,也与一些社会、历史、人为因素有很大关系。达延汗统一蒙古草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与百姓的意愿,既有前代几位大汗经营的基础,又有成吉思汗诸弟后裔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隋代均田令的发展变化赵云旗隋朝建立后,继续实行均田制度,但隋代的均田令,并非完全遵循前代的内容,而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了不少改动,与前代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导思想的变化将北魏和隋代的均田令加以比较,其主导思想明显地发生了变化。北魏均田令的...  相似文献   

17.
隋代户数增长得异常迅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是应该弄清楚的一个问题。今年6月6日《光明日报》■有汪篯先生《隋代户数的增长》一文。  相似文献   

18.
19.
两宋檃括词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檃括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类.狭义的檃括词即把词以外的文学作品微加增损,虽改其词而不改其意,改编成为可以使之入音律的新词.苏轼的檃括词可分为以古近体诗为原篇的櫽括词和以散文作品为原篇的櫽括词两类,前者主要停留在措辞的改编上,后者则明显呈现出创作的成份.南宋中兴期产生了篇幅比原作长的櫽括词;南宋晚期櫽括词的创作最活跃,檃括对象的范围有所扩大,且出现了制作檃括词的专业词人.檃括词的创作带来了词的制作的典雅化,具有提高士大夫作词动机的效果,而檃括词之所以在后世被忽视,与乐曲失传后把周邦彦视为宋词艺术顶峰的主流词学观有关.  相似文献   

20.
对于鲁迅成功的时代原因与个人原因,本文着重于探讨个人原因.这里所说的个人原因也不是所有的原因.只是若干我认为较重要的原因.我想通过这样的角度来讨论鲁迅的一些基本精神面貌,或者说,鲁迅的总体精神特性.但直至现在,我仍未形成成熟的认识,只是一些胚胎性的粗糙的思考.鲁迅的成功已经是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公认的历史事实.毛泽东同志对鲁迅作了最科学的评价.鲁迅的成功不是我们这些研究者捧起来的.有一些人,比如象梁实秋,他在台湾说我们是"有计划地"给鲁迅捧场,这种看法当然不是善意的.实际上,鲁迅创造了我国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