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同化是英语语音中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经常会出现在讲英语的人的口语中.对英语学习者而言,对同化现象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增强他们听力理解的能力.还有一点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同化现象不仅出现在英语语音中,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语言同化和文化同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同化是某种语言的语音在某一阶段的一种音变现象。即两个音的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本不相同,其中一个音由于另一个音的影响而变得与那个音相同或相近。这种现象在许多民族语言中都是常见的,如英语bakon[beikn](咸肉)常读成[beikη],后面的舌尖音n受舌根音k的同化而变成舌根鼻音。同化有顺同化(前音影响后音)、逆同化(后音影响前  相似文献   

3.
英语语音同化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音同化是英语口语发音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早期英语中的词形或发音正是由于同化过程转化而来 ,另有一些词的发音则在语境中发生变化 ,或与其他邻近发音合并产生新的音。对于同化现象较为系统的研究 ,有助于提高英语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 ,增强听力理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英语语音的同化(English Phonetic Assimilation)是英语音变(Phonetic Variations)中的重要内容。在连贯的自然语流中常常有所体现。在英美人的谈话中以及正常速度的朗读中也不难察觉。为了掌握语音这一音变现象,习惯于英美人的讲话和提高我们的朗读水平,有必要对同化作用作一些探讨。 一、同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连贯语流中,邻近的语音往往互相影响,引起发音的变化。同化是英语语言中最常见的音变形式,它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歧义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 ,歧义就是双重意思或者某个单词或某个句子所暗示的更多的意思。歧义在多种语言中普遍存在。英语的歧义现象大体反映在语音、词汇、语法、俗语等方面。不断探讨歧义现象 ,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 ,而且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言大众把某个字词的假借义当成它的固有义来理解,一些学者已指出过这种现象。本文把这种现象称为“假借义同化”,并对它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发现它可以分为“转换型同化”和“调整型同化”两类。对前一类,着重分析了相继联想的假借义同化;对后一类,则又第一次揭示出了它的三种不同类型。各类型的假借义同化均不同于“望文生训”,它是语言大众的约定俗成,背后隐藏着深刻的“语言——文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论法语累赘词“ne”杜福起法语素以文法细腻、严谨、清晰和准确闻名天下。法语在词序和句型上讲究参差错落、不拘一格;在语音上十分重视语音的和谐。尤其在发音上,现代法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开口元音与闭口元音、浊辅音与清辅音的同化或逆同化的现象,并采用习惯法方式,...  相似文献   

9.
现代俄语中元音在非重读时的弱化现象,比之某些其它语言,在语音诸手段中是具有较严密的规律性的。对这类具有严密规律性的语音现象,在科学的著作中,叙述其现象的分佈情况的工作是不缺乏的,而探索其实质性的、內在规律性的问題的尝试,却很少见。由于语言是社会现象,由于作为语言的声音外壳的语音也有其社会的基础,要追索语音现象的各种原因和演变规律,总的说来是不很容易的,  相似文献   

10.
网络流行语的语音变异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变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语言现象。网络流行语在语音、语义和语法等各方面都存在语言变异现象。网络流行语语音变异的类型主要表现为谐音、缩略以及对外来词的音译等。  相似文献   

11.
语音是语言结构要素之一 ,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语音的社会性表现在诸多方面 :如语音的系统性、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语音的民族特征、地域特征等。造成语音种种差别的原因只能归结为各民族、各地区长期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 ,只有用社会性去审视语音现象 ,才能认识语音的社会本质。  相似文献   

12.
双关语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语的谐音或一词多义表达双重意义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的语言现象。在英汉双关语转换过程中,有时很难将原语言的各种意义都翻译成目标语,造成一定程度的意义损失或转移。英语中“pun”和汉语中的“双关”本身不完全对等,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都存在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3.
双重介词结构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作者尝试着运用语言经济原则对其进行了探索和分析,认为双重介词结构是经济原则作用之下,经历了语法化过程之后形成的一种语言偏离现象。  相似文献   

14.
论审美视角下的普通话轻声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美是语言审美因素的首要因素。轻声作为重要的语言成分之一及重要的语流音变现象,它带给人的美感是客观存在的。审美视角下,轻声具有灵动有致的节律美、轻巧柔和的音质美、口语应用的模糊美、语音流变的自然美等美感特征,这是理解轻声这种语音现象存在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语音修辞是修辞的一种 ,它指的是人们在使用有声语言进行交流或表达时 ,利用语音因素对话语进行修饰、加工的语言现象。由于语音本身包含着音质、音高、音长、音强四要素 ,所以无论是强烈还是细赋的感情 ,均可运用不同的语音手段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6.
英语歧义现象的语音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一种较复杂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人类每一种自然语言中.在语言的实际运用里歧叉表现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本文着重从英语语音及音系学的角度阐释语音歧义的分类及产生的原因,以求达到为学习者排除障碍.并能对英语歧义这种特殊语言现象加以积极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外来词汉化轨迹及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词也称借词 ,是语言接触文化交流的产物 ,体现不同语言之间抗衡与妥协、异质和同化的过程。外来词的汉化 ,是指外来词从源语到汉语语言上的变化 ,其主要表现为语音、语义、语词结构与字形等的变化。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时也存在着一些规律 ,对这些规律的揭示 ,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汉语自身的发展规律 ,以及推进外来词的合理吸收和规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人生的棋局     
双关,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巧妙地利用语音和语义的条件,有意地使某一个词句同时表达双重的意思——表面上说一个意思,内里隐含着另一个意思。双关的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句同时表达双关的意思;另一种是利用词句的多义现象,使一个词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形成双关。如:  相似文献   

19.
四调到三调的变化是胶辽官话语音的突出特点,根据声调合并的情况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它们都分布在胶辽官话的中心地带,声调简化现象与单字调调值的接近、连读变调的同化和方言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20.
面对零起点大学俄语专业学生的双外语教学模式的建构对目前俄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意义重大.俄语专业教师运用好双外语教学模式,利用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同化相应的俄语语言知识,能够节省讲课时间,减轻学生负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