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对我国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韶龄 《理论界》2001,(1):11-12
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 2 1世纪初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必须在科技上实现跨越 ,因为科技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一、我国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一国的基础实力与发展条件决定了其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发展的路径 ,是制定面向 2 1世纪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及对策的重要依据。首先 ,从经济基础实力来看 ,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总量排名紧随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之后 ,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也处于前列 ,这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  相似文献   

2.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中国共产党80年的实践,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在我党不同的历史阶段,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解放生产力实现形式的转换,并根据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确立发展生产力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与实现模式。跨越式发展正是我党顺应时代潮流而构建的生产力发展新模式,是对我国现阶段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概括。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我党在新世纪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邓光奇 《学术探索》2003,(12):34-37
本文就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论问题包括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内涵、特点、动力机制、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以及思路对策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新阶段,必须更加注重处理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应正确理解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本质内涵.作为社会结构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经济领域的存在和变化方式必然受到其他领域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经济领域中的生产力方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得到社会结构整体的其它领域的支持,即客观上要求社会协调发展:在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和发展目标的影响和要求下,当代中国的社会协调发展必需以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为基础,两者应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
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哲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肯定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具有一般规律性 ,而且并不否认体现其规律性的运动发展形态的多样性、运动发展机制的非同一性。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巨大推动下 ,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就出现了某些不同寻常的运动变化态势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便是一种显著体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其本质就是突破生产力发展的常规化的线性发展模式 ,而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生产力超常规的跳跃式发展。从认识论、物质论、动力论等方面分析研究 ,有助于在哲学观的高度把握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思维方式、物质基础和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是各种因素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是各种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以恩格斯的"合力论"为理论基点,以辩证法主客体统一论为逻辑支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新的理论视域,对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进行总体性研究,对其进行全新透视,这对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能性,着重探讨跨越式发展的哲学依据,强调跨越式发展中应认清的几个理论问题,避免走入思想误区。  相似文献   

8.
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而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其核心又在于实现生产力的跨越。  相似文献   

9.
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人类社会的更替完全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也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社会形态不可能跨越生产力的发展而成为空中楼阁,否则只能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探索,逐步建立了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中国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科学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在中国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0.
2000年2月以来,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一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中首要的。第一位的是做好适应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 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社会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组成的,它是一个具体的历史概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当代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就是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大方向,具有智能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11.
许崇正 《社会科学》2008,23(1):31-41
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有必要研究人的全面发展与物质生产力的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科技进步、智慧生产力的密切关系,还有必要研究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而要探讨这些问题,又有必要首先对生产力概念的一般规定重新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正处于史无前例的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导致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出台,深刻改变了社会福利制度特征与政策模式,推动了社会福利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经济市场化、福利社会化和社会现代化背景促使社会政策框架形成,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初露端倪,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教育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江西跨越式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转迹,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重要经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要实现超常规发展,关键在于制定一个好的跨越式经济发展战略,并积极实施与该战略配套的政策措施。江西是全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后来者,目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转变阶段,面对工业化和知识化的双重任务,必然选择跨越式的经济发展战略。其指导思想是:顺应国际化潮流,以大开放为先导,工业化为核心,市场化为基础,信息化为动力,城市化为载体,政府主导作用为保障,在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经过5—10年的努力,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建成全国中等发达省份发展水平的新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14.
鲁鹏 《文史哲》2005,4(1):135-141
中国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地发展取决于深层改革。“深层问题”存在于上层建筑领域。上层建筑与生产力有直接联系 ,它为生产力发展提供社会环境和条件 ,制约生产者生产活动的空间 ,整合系统力量 ,协调社会发展。上层建筑的作用与其运作方式密切相关。历史发展到今天 ,“间接—放权—法治”应当成为我们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生态生产力--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术环  王环 《河北学刊》2005,25(4):12-16
生态生产力不同于农业文明的白色生产力和工业文明的灰色生产力,它是一种绿色生产力.它实现了生产力发展梯阶上的高纬度性、生产力发展时空上的持续性与关联性、经济运行上的"三三三"协同性、社会价值取向上的人性化和利他主义,并将最终实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状态上的绿色生态性.因此,生态生产力将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周鑫 《学术探索》2004,(12):34-37
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给中国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日益加剧的社会分化对我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社会,社会政策的制定和选择对维系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稳定发展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因此,明确社会政策应有的发展方向并建立一种政策共识成为我国社会政策发展历程上应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金融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一个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金融发展理论及其跨国经验研究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同时经历了经济增长和以银行中介为主体的金融发展过程。已有中国经验研究文献表明,加快银行体系改革、推动金融发展应该成为中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郭爱民 《社会科学》2012,(4):143-152
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是生产力的具体表现,是衡量农民生产能力的量化指标。在长三角地区,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近百年间,常年下农民的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较为低下,而且处于停滞状态。影响农民生产能力的因素很多,从经济方面分析,主要的原因在于农民负担过重。由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常年下一家人生产的食物不能支撑两户以上的人家,近代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和非农产业分工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社会企业是一种社会创新的企业形式,它以商业运营为手段、以社会使命为驱动,是社会公益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产物,日益成为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机制和创新模式。社会企业在西方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但在中国内地,社会企业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借鉴世界社会企业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探索建立和完善促进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使其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其结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数据指标,我们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其结构、分布作了系统研究。通过一系列数据我们认为它能反映出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学科结构、地区结构、机构结构,以及学科———机构分布和地区———学科分布的状况。最后我们又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状况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