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苏青散文的艺术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特殊经历而又颇多争议的女作家 ;曾经红极一时 ,也曾沉默多年。今天 ,苏青以她独具风格的文学作品再次受到人们的欢迎与重视 ,时间的流水并没有冲淡她作品所恒有的内在艺术魅力与光辉。本文试从苏青散文入手 ,分析其作品所具有的都市女性主义文学特征及其所拥有的深厚内涵与价值 ,进而以文为凭 ,肯定她对现代中国文学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苏青是位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的女作家。在四十年代的上海沦陷区,苏青的代表作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散文集《浣锦集》行销数十版,流传甚广,名噪一时。但是,苏青和她的作品终于被埋没了,从墨写的文学史中消失了踪影。今天或许是因为苏青这种女性边缘文学书写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青是40年代上海文坛上红极一时的女作家,拥有相当数量的读者群。单是她的《结婚十年》就重版了几十次。据蔚明在《一个女作家的沉浮》一文中说,苏青晚年病倒的时候,很想找一本《结婚十年》看看,苏青的女儿找了蔚明,蔚明通过作家魏绍昌找到了一本,书的底页上注明印了36版。可见苏青作品的魅力。同时代女作家张爱玲对她颇为推崇,说:“把我同冰心、白微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张爱玲《我看苏青》)。把张爱玲对苏青的赞赏归之于她们是好朋友是狭隘的。可是时隔半个世纪之后,张爱玲研究在国内灸手…  相似文献   

4.
苏青的创作心理、文学观念具有市民作家的特征。她在文学创作中的商业运作使其远离政治意识形态,作品具有鲜明的民间话语特色和市民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江南市民感知中“恶俗”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王一心以他多年在传记创作领域的辛勤耕耘,不仅创作了三个第一的记录:首部张爱玲传、苏青传、张爱玲与胡兰成合传,而且以其可贵的探索精神丰富了传记理论与实践技巧,是当代传记写作史上值得一书的人物。在传记写作上,王一心不溢美不文过,善于由作家作品切入传主的内心世界,史实考订与艺术想象并重,既关注市场,更悉心于对传记艺术形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郑绩 《浙江社会科学》2012,(7):126-132,138,159
苏青的写作,带有浓厚的市民文化气息,且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职员阶层所特有的。完全从女性主义理论出发来诠释苏青作品,会遇到多重迷雾。苏青的女性主义与市民文化形成同构关系,女性视角的市民职员写作,则基本可以概括苏青的气质,并较全面合理地理解其作品。苏青基于市民职员视角的创作在40年代的中国文坛,既有新文学上的进步意义,又天然具有强烈的保守倾向。苏青其人其作,命运之多舛,盖由于此也。  相似文献   

7.
谢丽 《学术探索》2015,(3):104-10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经一度置于文学史叙述之外的苏青,因为其偏离时代主潮的异质性创作在其成名之际即遭人非议。其实,苏青备受争议的、咀嚼日常生活滋味的文学创作,反映出的正是当时主流书写之外的一名置身于沦陷区的女性作家,以上海这座沦陷城市的独特区域经验为基础的一种深切的人生体验。而这种真诚地面对现实人生的区域经验与个体生命体验的日常书写,恰恰以它有别于主流叙事的边缘性与个体性,构成了1940年代整体文学经验中不应忽视的重要一环,并由此铸就了苏青创作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除了婚姻问题以外,教育问题与个人的趣致、志向和事业,无疑是女性一生重大的挑战,直接指向人格独立和自我认知的层面。在现实生活中,张爱玲的成长经验相信提供给她不少反省认知的机会,以及促使她获得经济能力和精神人格上的独立。在这方面,《童言无忌》和《私语》等文,一直是研究张爱玲早年生活体验的重要传记。张爱玲从香港大学回到上海后,成为自食其力的作家。她曾借用了苏青的话暗示出一个职业女性内心的感受:“我(苏青)自己看看,房间里每一样东西,连一粒钉,也是我自己买的。可是,这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呢?”回味几遍后,张…  相似文献   

9.
李贺诗以"心性"为创作之源,重在表现主体心灵的独特感受并凸现主体精神。是文学创作领域的一次大胆实践。是主体心灵在苦闷压抑中寻求超越的结果。在捕捉意象、驾驭和组合意象及炼词方面均体现其重心性之特色,为唐诗艺术开辟新径提供了一种范本。  相似文献   

10.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较独特的作家。她英年早逝,但她的文章却有超越时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主要原因在于萧红追求自由创作的特质,形成了她创作的审美特征,构筑了一个独具韵味的艺术世界。一、坚持站在个人生活积蓄及迸发的立场上写自我情感的体验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1.
在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男权文化中,李清照却能“红颜不让须眉”,她凭借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艺术气质,敏锐的审美感受和超群的艺术才华,以一位女性作家特有的创作心理、创作视角和创作笔触,在词中唱出了一位杰出女性的心灵之歌,形成了极富女性特征的“易安体”,从而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婉约词宗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文学的评论界都公认《达洛卫夫人》这部作品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标志着伍尔夫意识流长篇小说创作的成功。从伍尔夫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雅客之重Z开始,她就离开了传统小说的结构模式.而着意于意识流方法的创作,并认为她终于寻找到了一种有意味的小说形式——意识流,并在以后的创作中不断把这种意识流手法运用得更加婚熟,趋于完美。对于这部小说意识流方法的运用,多层次、多角度人物形象的塑造等艺术技巧,评论界已有论及,本文不复赘言,而拟对伍尔夫的创作心境、感觉与表达主题的深层关系,以及由此散发出来的特殊轻力作一…  相似文献   

13.
评台湾女作家赵淑敏的小说艺术袁良骏赵淑敏女士是台湾著名的学者、教授,她的《中国海关史》、《吴稚晖传》等深受学界重视。十分难得的是,三十余年来,她在授课、研究之余,始终不渝地坚持小说、散文创作,笔耕不辍,硕果累累。她的小说创作,尤其开辟了“教授小说”的...  相似文献   

14.
艾雯是一位活跃在50年代台湾文坛上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艾雯善于汲取各种文学艺术样式的养分,这就使她的散文兼备了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诗味美,小说的故事趣味美,蒙太奇技法的洗炼、含蓄美以及音乐般的语言节奏美。由此,艾雯的散文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多层次的审美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与张爱玲齐名的"孤岛"时期的女作家苏青,被评判为"汉奸文学"范畴,或称其作品"无益无害",这样的评判是错误的,不公正的.苏青的认识价值是另类的,不可替代的.由于苏青言语的实录性、再现性,使得她的言语具有历史认知价值,为了解"孤岛"时期的文坛亦或文化界,了解日本人的文化侵略,了解日踞时期的民众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佐证.  相似文献   

16.
苏青从女性自身批判,即从女性自我价值的失落、男权意识的制约、女性男性化这三个方面批判了女性异化。苏青创作独特之处在于展现了现代女性不仅要承受社会对个体的一般重压、而且更要承受来自以男权意识为核心的文化性别歧视的重大压力。  相似文献   

17.
《潘虹莉诗歌集》,1994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自与潘虹莉相识以来,好像没有说过太多的话,她总是以一种近于沉思的状态面对世界。对她更深入的了解,是不断地读到她的诗。她的敏感与脆弱,她的温婉与忧伤及她的内在与空灵,从总体上形成了优美的女性抒情风格。这次《潘虹莉诗歌集》”的出版,集结了诗人最近几年的创作精华,较为充分地展示了潘虹莉的诗歌艺术成就。作为一位女性诗人,潘虹莉独特的思维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她的创作,她以清丽的笔致独步灵魂,诗意图式的线条虽不失显形的清晰,但内在的质地却存在着细弱渺远的水…  相似文献   

18.
潘万峰 《理论界》2007,(12):138-139
总的来说,埃米莉·狄金森是住悲观的诗人。在其有生之年,她创作了1000多首抒情短诗。她的诗反映了她精神的躁动和对人类窘况的意识。主题包括死亡与永生、自然与爱情、狂喜与绝望,不过最伟大的诗篇是关于死亡这一主题。从措辞巧妙的能力看,她能够表达最深刻的心碎情感。对本质的、必要的事物的偏爱,使她经常写出格言般简洁的警句;她在简单韵律的调谐和不完美押韵的微妙处理方面的创作天资是伟大的;她大胆准确的隐喻使她更加辉煌。  相似文献   

19.
张萍萍 《东岳论丛》2000,21(4):123-124,144
张爱玲、苏青、梅娘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出现于文坛,创作的鼎盛期同在四十年代中期。之所以将张、苏、梅三人并提,并不单纯因为她们出现的时间上的一致,更主要的还是她们创作上的颇多相似。在沦陷区写作的特殊时代背景,使她们或许是有意避开敏感的政治题材,而关注着“女人”在时代大潮的流转中命运的变迁,从而使她们在四十年代文坛上高擎起女性文学的大旗。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苏青、梅娘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出现于文坛,创作的鼎盛期同在四十年代中期。之所以将张、苏、梅三人并提,并不单纯因为她们出现的时间上的一致,更主要的还是她们创作上的颇多相似。在沦陷区写作的特殊时代背景,使她们或许是有意避开敏感的政治题材,而关注着“女人”在时代大潮的流转中命运的变迁,从而使她们在四十年代文坛上高擎起女性文学的大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