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高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大量资源,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保持正确方向。本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做出论述的基础上,以提升二者融合成效为出发点,对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融合工作开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建设"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历史文化示范区为目标。以临淄、青州为核心区域,延伸带动鲁中、鲁北及胶东半岛内陆地区,建设齐文化研究保护基地、产业发展基地和文化旅游胜地。按照这一要求,青州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着手就齐文化与青州文化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本文结合青州文化与齐鲁文化的关系,浅述青州文化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3.
民族高校有自身特殊性,不仅是各民族思想交汇交集的文化思想阵地、同时也是立德树人的教育阵地。要在组织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上动脑筋、下功夫,切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文章以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为例,结合民族高校育人的特点和工作实际,从精神层面与实现途径上,将立德树人与体育育人有机融合,为发挥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提供参考、为培养“强健体魄、健全身心、完善人格”的新时代大学生提供参考、为培育“体魄康健、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优秀人才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方法: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文化开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举措。结论:抓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高校体育教育为载体,全面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形成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刘鹏 《中国民族博览》2022,(22):100-102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可以促使高校体育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意识,帮助大学生真正建立文化自信,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践行。基于此,本文将对高校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可以在推动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能够坚定不移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6.
摔跤在我国历史悠久,反映了中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将民族摔跤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不仅丰富与拓展了体育教学内容,也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加强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依据多年教学、训练实践,将民族摔跤引入高校首先要梳理并总结传统民族摔跤的基本动作与规范,从众多的跤种跤术中去粗取精,并对原有项目按教学课程要求加以重新规划设计。其次,要创新教学实践,引入中国传统摔跤理念,增强摔跤的安全性;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摔跤运动有机结合,赋予文化内涵,提升体育教育层次。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背景下,如何对我国高校校园的体育文化进行规范化建设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文化指标体系的确立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在广泛阅读并梳理中外文献的前提下,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校园的体育文化概念及指标体系现状与指标体系的研究原则的分析,对新时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加以构建,从而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工作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精髓内涵和多样的内容载体,中华优秀文化滋养着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中华儿女在文化的感召和影响下为实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持续奋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借助大学校园,需要与美育深度结合。大学美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素养,培养大学生发现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大学美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美育生产和发展的根基,大学美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形式和手段,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美育中,并且积极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田光辉 《民族论坛》2015,(2):95-98,1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如何将湖湘多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融入湖南高校文化建设中,以丰富湖南高校文化建设内容,创新文化建设的方法,进而实现文化建设目标。就这一选题展开研究有着不同寻常的现实价值。依托三湘本土,打造湖南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凸显人文特质,促进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品味抬升,突出典范薰陶,扩大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正向影响,挖掘丰富资源,强化大学生对湖南高校文化建设内容的感性认知,对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统体育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上传统体育和民俗体育密不可分,逐渐形成了地域性、传承性、民族性等文化特质,渐渐的被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传统民俗体育也在反哺这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形成独特的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经济腾飞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共同发展,中华传统民俗体育走向全面振兴道路,寻找如何振兴民俗体育的方法显得迫在眉睫。对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发展的历史定位,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继承、融和、创新,与现代化体育结合,吸引更多年轻血液加入到复兴民俗体育的队伍中来,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肇始于农民生产活动和风俗祭祀的民俗体育植根于乡土社会,是一种典型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其内涵丰富、历史悠久,蕴含着一系列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此外,在建设文化强国和当代民族复兴的进程中,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厚植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自信与话语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新时代社会改革发展中的共识。因此,立足乡村振兴的基点,如何留住人民心中的“乡愁”,重塑优秀传统文化的“形”,铸造传统体育文化的“魂”,成为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亟待的新命题。本文...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数千年生活实践活动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精髓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针对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诸如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价值观呈多元多变趋势、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淡薄等,提出有效路径,增强外语专业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数千年生活实践活动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精髓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针对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诸如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价值观呈多元多变趋势、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淡薄等,提出有效路径,增强外语专业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滚龙连厢于2009年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滚龙连厢课程的构建和推广两方面出发,去研究其在高校中传承的价值。课程建立在教材的基础上,滚龙连厢教材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型于舞蹈教学实践。课程采用线上与线下相混合的模式推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学生视野,能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对热爱,使学生用实际行动加入到非遗舞蹈的传承中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记间"作为侗族祭祀祖先的一种集体行为,以祈求他们护佑村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为主旨;侗族"记间"这一文化"标识",其优秀合理的文化"内核"正越来越多地共融于中华各民族文化宝库中,并为侗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造就了该地区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相对落后于其它省市地区,体育教育事业还处在较为落后的状态.因此,本文实地调查研究,对内蒙古5所高校有体教本科专业的院校田径普修课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经过调查对所收的有关资料和可靠数据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分析为内蒙古普通高校体教本科专业田径普修课提出了几点建议:(1)加强对拥有学历高素质高技能高的体育人才引进,壮大学校的师资队伍,定期组织在校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2)在指导思想上,内蒙古高校必须坚持"健康第一",同时要落实到现实体育教学之中,从而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的学习意识.(3)内蒙古高校应采用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北京市西城区59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为调查对象,从分类研究入手,采用问卷和走访调查,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影响餐饮、食品加工、茶业、医药、百货/商业零售、服务和文化休闲类等不同行业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品牌维护和建设是当前影响餐饮和食品加工业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产品和文化创新是茶业中华老字号发展的关键;而生产和经营模式的创新是医药行业中华老字号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商业零售业和服务文化休闲行业来讲,紧跟消费需求和经营服务理念的提升分别是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历经千年而不衰,至今仍熠熠生辉,散发着独特魅力和光芒。进入新时代,传承和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要有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领大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文化精粹,进而坚定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本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意义和现实困境,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形式,以期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路径提供现实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云齐  郭立亚 《民族学刊》2022,13(5):100-107, 141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超越技能”的认识论价值,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以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对于学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具身认知理论批判了“离身”特征的认识论,强调认知源于“身体体验”,重建了体育的认识论意义,阐释了体育认识论价值的实现机制。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体育路径包括:以“参与性”为出发点,选择共享度高和实施性强的项目进校园;以“情境性”为切入点,打造身体感知和文化历史结合的体育课;以“互动性”为着力点,构建平等对话和交流互鉴的学习共同体;以“生成性”为落脚点,树立技能表现与动态发展融合的评价观。  相似文献   

19.
思政教育视角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既是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必要之举,又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落实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通过加强教师文化素养,形成队伍合力;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践行能力;完善课程结构建设,创新实践方法;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家校社”协同发展这几大方面共同发力,以期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局限性、客体的被动性、介体的单一性、环体的闭塞性等困境,继而提高思政教育实际效果,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华文化,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其它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体育文化当然也不例外。体育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日益提高,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的支柱,其身体素质的好坏对国家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生体质下降是近几年来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要使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必须把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为依据,对民族传统体育院校体育教学的整合进行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适应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本文建议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培养“以德为本”“以德为本”的体育教育模式,旨在探讨中国传统体育与大学体育相结合的途径,以进一步完善民族传统体育。通过改进和推广民族传统体育,使广大大学生亲身体验,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