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它整合了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是博客与即时传播信息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互联网传播现象.2007年微博在我国兴起,它以其多样化的发布方式,快捷、广泛的即时交流特点,迎合了现代人碎片化生活背景下的心理交流需求,加上写作门槛的降低,强化了网民的参与度,使其在我国发展迅速.2010年以来,它已成为个人的广播站、企业的"营销利器"、新闻单位获取新闻线索和新闻发布的平台.微博传播改变了媒介生态,大大缩小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将新媒体传播效能更大化,深化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网络传播的内涵,其自主传播个性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对微博这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形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微博强自由性、高互动性、即时、多元非线性和裂变性传播效果等特征;论述了对微博传播进行有效引导和控制的重要性,在借鉴已有调控经验基础上,提出通过微博网站“自治”、用户群体“自律”、媒介深度融合、政务微博正面引导等策略对微博进行有效调控的建议,推动微博进入一个稳定、有序、健康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的媒介融合进程中,记者使用微博发布新闻信息,一度成为一种媒介现象。微博上出现的记者可分为使用媒体官方微博的记者和开通个人微博的记者两类。后者在记者的职业身份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并引发了关于新闻伦理的困惑与争议。记者使用微博发布新闻信息存在三个新闻伦理争议。媒体要制定较为细化的工作手册,帮助记者在面对媒介伦理困境中的具体问题时采取适当的行为,并加强记者对所属媒体机构的归属感,避免记者在其他传播平台上传播新闻信息时遭遇职业伦理困惑。  相似文献   

4.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突发性事件报道屡见不鲜。新技术——Web2.0自媒体产生带来了媒介的新发展,使传统媒介不再是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唯一主角。微博正在改变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微博的研究对转型期的中国具有意义。文章以微博信息传播方式的角度出发,探讨突发性事件中微博的传播模式、微博传播效果、微博舆论引导、微博谣言的控制和引导等切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微博碎片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作为流行的网络应用,在显现其快速传播的优越性同时也暴露了其自身的缺陷——信息碎片化。首先借助媒介环境学宏观的理论视野和人文关怀精神,将微博理解为一种感知环境和符号环境,从信息如何被编码、传输和解码三个层次解读微博碎片化现象;然后提出信息碎片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应正确处理技术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注重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交流方式,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机整合了手机短信与传统博客二者的信息传播特点.从博客到微博,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在于其精微,需要精炼化地编发内容,适应了现代的人阅读体验,吸引了广大人群共同参与其中;从短信到微博,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突破了手机短信的点对点信息传播模式,能够形成多元的信息交流互动.微博的信息传播方式既促生了个体的行动,也让社会舒筋活络,但能否激活并重建公民社会,仍是一个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试析微博传播对人际关系建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一种交互式传播的新型媒体,改变着传统的媒介生态,也成为了社会生活方式的新风尚。本文将微博传播置于人际传播视阈中,探讨了在微博这个媒介平台上所进行的讯息传递与交换对人际关系建构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伴随Web2.0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媒体技术革新和传播平台的兴盛,势必改变全球传播形态。面对新媒体市场的发展迅猛,单一媒介很难单凭自身优势在传媒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媒介与媒介的融合成为传播领域的焦点。与微博这种即时、快速、互动的社交网络融合是诸如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主要战略。春晚吐槽热议是这一融合现象的集中体现,"不看春晚就看不懂微博"的说法令人们对电视和微博融合进行深入的思考。双方融合背后是新舆论场的成功构建,还是微博占领了公共话语权,亦或是全民共同陷入新"议程设置"的漩涡。采用案例分析法,以2014年马年春晚微博吐槽热潮为例,分析自媒体时代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微博这类社交平台之间的融合之道。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大众传播媒介所建构的世界并非真实世界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媒介通过信息选择、加工、重组后所呈现出来的,时至今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概念已经变得更加宽泛,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应用,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传播者,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报纸媒体作为曾经的主流媒体,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在网络时代的媒介生态环境中仍然是重要的一环,在人类信息传播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微博事件具有高度公众性、议题性和影响力,深层次触及受众情感和切身利益.本文以媒介生态学为研究视角,从微博事件传播的媒介生态因子和传播模式两个角度来解读和研究微博事件的叙事文本、受众生态、环境生态及传播模式,对其发生发展规律及传播模式作系统性的考察,为我们正确把握微博事件传播的特点,引导微博发挥社会正能量提供一个新的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