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通过叙述者尼克卡络威,向读者呈献了一阕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挽歌。尼克既是一个特殊的叙述者,即对叙述的完整性与主题的突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又是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的故事也是关于尼克成长的故事。尼克的东部之行使他完成了人生路上的成长礼,获得了认识论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2.
在小说文本中,小说的作者、隐含作者以及人物不可能成为小说的叙述者,叙述者是处在小说文本的话语层面上,对文本中的故事进行叙述的叙述主体,并且在每篇具体的小说中只存在一个叙述者,具有唯一性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有学者对戏剧进行了形式主义的研究,其方法论借鉴于叙述学。叙述学是通过对小说的分析而总结出来的文学理论。在分析戏剧的叙述形式时,直接套用叙述学的相关理论是不恰当的,其应用时需要经过一定的转换。在小说文体中,存在两类最重要的叙述者类型:第一人称叙述者和第三人称叙述者。其中,第三人称叙述者只存在于直接引语中,此时的全知叙述者沉默或者隐蔽,将叙述者的功能转让给了他(她)。同样的,在戏剧文体中,第二文本中的叙述者可以对应于小说中的全知叙述者。第二文本的叙述者作为戏剧故事之外的叙述者,叙述戏剧人物的外貌或心理状态等情况。在大部分戏剧文本中,第二文本中的叙述者是沉默的,而戏剧中的人物作为第三人称叙述者承担了叙述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文章依据申丹的双重叙事理论,采取整体细读法,把宏观阅读和文本内部的叙事运动相结合,分析文本中存在的隐性叙事运动——对盖茨比的嘲讽、对叙述者尼克的嘲讽、对美国社会中优势群体对落后群体精神殖民的嘲讽,以及最为核心的人的存在——美国梦的延存。在成因上,受制于流行文化,社会历史语境,小说本体,阐释框架的共同作用,小说作者修改文本的内容,刻意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使得双重叙事难以被批评家发现。  相似文献   

5.
在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叙述者尼克在对女性人物尤其是对黛西的解读中潜存着男权意识及厌女症。尼克对女性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菲茨杰拉德对女性的立场和态度,对女性人物性格刻画的不确定反映出菲茨杰拉德对女性的矛盾心理及双重女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叙述者是叙述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叙述者是指作者在叙事性作品中虚构出来的故事的讲述者,而聚焦者指的是作者在叙事性作品中虚构出来的故事的观察者。叙述者与聚焦者的区别就在于故事由谁讲述与故事由谁观察。小说中的叙述者既可以由故事的主人公来充当,也可以由故事的见证者来充当,还可以由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来担任。而且,小说中的叙述者还会相互转换,从小说修辞学理论来看,叙述者的转换可以增强小说文本的可读效果、真实效果、主题效果。  相似文献   

7.
纳博科夫的小说<微暗的火>是一部复杂的小说,其文本呈现出典型的后现代特征.通过对小说文本叙述者层次的分析,可以发现小说中的叙述者之间存在镜像关系,小说文本的叙述者问题就是纳博科夫的一场游戏和词语狂欢.不可靠叙述者的叙述干预背后隐含着作者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和纳博科夫其他作品中的思想相呼应.  相似文献   

8.
叙事主体主要包括隐含作者和叙述者,传统小说中二者基本一致,普遍信奉叙述者权威的原则。在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转变中,叙事主体以及主体的评价都发生了变化。由于中西现代小说的内涵不同,导致这些变化也出现了差异:西方现代小说打破了传统“全知叙事”的方式,其主体分化动摇了叙述者权威,主体评价侧重从传统的单一评价转向多重评价;中国现代小说摆脱了传统白话“口述”方式的“全知叙事”,基本上仍信奉叙述者权威,主体评价侧重从传统的显性评价转向隐性评价。在新时期,中国小说也出现了西方意义上的叙事主体分化。  相似文献   

9.
鲁迅注重小说这一文体的形式特征,在他的第一人称小说中巧妙地安排小说叙述者的角色及功能,让叙述者与作者区分开来,始终在幕后进行叙事,从而保证了小说的客观性。这使鲁迅的小说不仅保持了思想上的深刻性,而且确保了它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小说等叙事虚构作品中的叙述者,有可靠的叙述者与不可靠叙述者之分. 这种区分主要建立在叙述者与隐含作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的,但二者又存在着相向变化的可能性、可逆性.读者在作品阅读的动态过程中可以感受与推导这一可逆性变化.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就包含着这一可逆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宪法具有根本法的地位已经得到认可,但宪法是否还是公法却有诸多疑问。从其他大陆法系和地区的现行立法和理论来看,宪法仍然具有公法属性。从美国宪法的发展来看,其宪法只规范国家行为,具有实质上的公法属性。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宪法具有公法属性。  相似文献   

12.
<荒原>和<情人>是20世纪享誉文坛的著作,二者虽然在体截上有所区别,但在主题、雌化处理、身体叙述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发表于七十年代的《潜鸟》,通过对梅蒂斯女孩儿皮盖蒂的边缘生存状态的叙写,揭露了后殖民主义时代白人主流文化对土著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白人社会对土著少数民族的歧视和压迫,以及土著民族内部女性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的后殖民主义女性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指出了电磁介质受力中的一种错误,并给出了各向同性电磁介质表面所受的电磁力和合力的普遍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了毛细管柱SE-54柱,气相色普法测定氯乙醇的含量。面积归一法测定氯乙醇相对含量,标准偏差为0.33,回收率为98.6%~99.8%。为氯乙醇中控及产品检测提供了一种简捷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冠状病毒(CoV)宿主范围广泛,具有高度变异性,对冠状病毒的研究一直是难点。本文描述了冠状病毒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以及引起的SARS、禽流感的冠状病毒特点,希望能为进一步这一病毒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相比于〈儒林外史〉中的男性,学界对其中女性的研究和关注远远不够.以〈儒林外史〉中的所有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五种类型:贤良节烈型、泼辣刻薄型、贪婪粗俗型、弱小无助型以及勇敢抗争型.这些女性与其周围的男性在道德品性上基本是相照应的,她们的存在更进一步衬托了相关男性的高风亮节或低俗卑劣.但无论是哪类女性,她们都只是附属于男性的次要群体,没有与男性同等的话语权,也鲜有自己的个性需求和欲望.  相似文献   

18.
师资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但体育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诸多先天性不足,师资资源的开发和优化势在必行.体育院校师资资源的开发和优化主要包括校内师资资源和校外师资资源,内容包括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师资结构的调整,目的在于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过硬、运动技能精湛、具有良好的体育经营和教学管理能力的师资资源队伍.  相似文献   

19.
农村税费改革带来的问题是:乡村负债难以消化,″普九″发展受阻,基层政权组织的运转困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暴露了农业税制度缺陷。对策是:限期解决乡村负债,加大国家转移支付力度,撤消乡政府层次,初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化解″大集团″与″小集团″的利益矛盾,提高基层干部领导经济的水平,实现农民减负增收、教育发展和基层政权等公共产品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0.
文艺复兴运动是以反对教会神本思想的人文主义为核心的,然而,文艺复兴运动却与教会共同发展。教会的腐败和权力的削弱导致教会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寻找新的理论思想才能继续生存,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满足了教会的条件,因此,教会与文艺复兴运动便得以相互利用和共同发展,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教会的理论超越性与行为世俗性的矛盾和文艺复兴运动的新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