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汉字设计字体是现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从文字学角度看,汉字设计字体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社会发展以及入本能的内在需求要求汉字创新求善,并且它的出现符合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这种设计字体与规范汉字从字形、字音、字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以其独特的形式获得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它使信息传播差异化.有利于普及汉字知识教育和美育,同时具有创造和审美价值。这些潜在的社会价值为汉字设计字体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汉字字体学理论为指导,对两种典型的正体字———汉隶与魏楷的石刻文字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比较,揭示了从汉隶到魏楷演变过程中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3.
汉字和字体都是符号,汉字加入字体的变化,原本记录语言的文字实际上演变为一种图像,而图像比文字具有更多样的表意性。报刊正文在编辑排版过程中,不容忽视汉字和字体作为"符号"的两重基本功效和任务——信息认知和情感体悟,它们分别表现为字体的"适读性"和"形象性"。字体因不同形态各具造型功能,直接关系文字、文本的表情达意,影响传播效果。编辑人员应该把握认知心理规律,树立"将汉字作为符号进行实际应用"的理念,提高字体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无CCDOS支持的、基于建立多种字体和多种字形的单一专用字为的彩色汉字显示方法,既可实现同一屏幕多色彩,多字体,任意结构的中文界面设计要求,又能满足实时图形系统快速显示和保密性好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汉字的断代测查要整理和描写不同历史层面汉字的构形系统,理清汉字个体字符历史演变。本文以春秋金文为例,探讨汉字断代测查的各个方面及其对汉字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繁简问题汉字的草体有两种性质:一是简,一是连。刘熙载《艺概》谓“书凡两种:篆分正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这话很对。详与静,是正体的条件;简与动,则是草体的特征。可惜他没有在篆分二体之中认识到同样也有正草的分别,所以虽认识到正草二体的性质,但不能进一步就明字体演变的关键。不过,草体的两种性质,由于书写工具的限制不一定同时具备。一般人一提到草书,就联想到字形的纠连之体,甚至以狂草为草书的标准。其实,  相似文献   

7.
从书法中窥测字体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汉字而论字体,有三种不同的含义:一指文字的形体;二指书写的字体;三指书法家的字体。这三种意义互有关联但各有分别。就文字的形体讲,只須分为正草二体。就书写的字体讲,一般又分为正草隶篆四体,或真行草隶篆五体。就书法家的字体讲,那是指各家书法的风格,可以分得很多,最流行的如颜体、柳体、欧体、赵体之类便是。由于有分别,所以要说明我们所讲的是文字的形体;由于有关联,所以我们又可以从书法中窥测字体的演变。不过,所谓“书法”,是指实用性的书写说的,并不完全指艺术性的法书,所以文字的形体可以和书写的字体有关系;而和书法家的字体就不生干涉。因此,所谓演变,也即是由篆而隶,由隶而楷这些字体演变的过程,而不是指书法家法书的渊源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建立规范汉字的书法字形标准,旨在推进书法字体涵盖全部法定规范汉字,全面传承书法字体功能,以满足社会学习书艺,观赏应用书法产品和传播中华文化等需要。不当之处,恳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9.
王建军 《殷都学刊》2012,33(4):14-24
在分类过程中,重视甲骨文的字体因素,旨在强化字形变化的特殊作用.卜辞中有关贞人名的字体较多,分类学者列举的特征字形中多有涉及.贞人名字形多置于前辞“干支卜”后,“贞”字之前,其他则多见于非占卜性记事刻辞中的签名或记录,也有一些处在贞卜内容之中.其中有些贞人名字形,较之其他形式的特征字体,明显地具有较突出的“构形特征”,且具备“通用性”最高的字形、字体属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的汉字字形库,是构成人机界面最重要的必备部分。汉字的数量、字体、字号众多,形体复杂,故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来存放汉字字形。即使采用24×24、48×48或64×64等规格的低中档点阵汉字整字存储,那么存储某字体一个字号的GB2312—80  相似文献   

11.
一字体与书体之混淆研究字体的演变,至汉以后比较困难。其主要原因是汉以后以工书为美艺,书家辈出,因此对于有些独创性的书体也就不免与字体相混淆,引起了字体演变上的歧就。在以前,金石文的书写者并不想以是擅名,即如李斯这样以工书著称,也只是完成了以前的篆引之体。在这种情况下,书体与字体是统一的,不会发生矛盾,引起混淆。但是,到汉代,则杜度、崔瑗、崔实以章草著称,张芝以今草著称,蔡邕以八分飞白著称,刘德升以行书著称,而王次仲又有始创八分与始作棤法之说。魏晋以后,此风更盛,于是书家一家之法,可以称为书体,也往往混称为字体。固然,字体演变可受书家书法的影响,但是,书家书体实际上和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等属同样性质。尽  相似文献   

12.
汉字的符形系统是汉字使用者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俗字的存在也不例外。俗字和正字的字体有差异,但是很多时候,俗字并不影响文字作为交流工具的表达效果,因为俗字和正字字体的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俗字没有背离汉字构形体系。  相似文献   

13.
字体释名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汉字形成了许多种字体:篆书、隶书、行书等。对字体名称的解释,历来存在一些分歧:有的似是而非,有的颇为可取。现在来专门探讨一下。别人的正确说法,一律采用;不足之处,略加补充、发挥;个人认为是欠妥的,则断以己意。是否有当?不敢自信。诚恳地请大家指正! 下面把各种字体名称分开来谈一谈。 第一,篆书——篆分大篆、小篆。这里说的是小篆。小篆是在公元前三世纪秦代才固定下来的一种字  相似文献   

14.
几千年来汉字是不停地发展着的。撇开汉字的体系和字体的演变不谈,汉字的变化主要面对着两个问题,这就是字形构成上的繁简和用字数量上的增减。这是汉字流变史上的两个重大问题,也是当前简化汉字所面对的两个现实问题。科学地总结汉字在历史上繁简、增减的规律,不仅有汉字史上的理论意义,也对当前精简汉字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宾组甲骨文为整理对象的"分级划类"研究,迄今尚处在初步探索之中。在系统整理宾组字形的基础上,首先对"分类"理论问题进行回顾,并结合相关材料的综合论证,揭示出宾组甲骨文依据不同的字体特征可以分层级地划出类别。这一认识,推动了宾组分类与断代向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会 《广西社会科学》2006,(11):163-165
甲骨文和金文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分支,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而出现的字体。小篆是在当时秦国文字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字体,具有正字法的性质。隶书源于战国文字,并非“篆之捷”。这些字体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序列的关系,而是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个时代都有不同风格的字体共存。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以《诗经》的经典用字为切入点研究汉字性质,从分析六书原理、小篆字形和汉字形体的演变论证出,上古汉字是标音指义文字,“隶变”后的汉字是指义标音文字。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诗经》的经典用字为切入点研究汉字性质,从分析六书原理、小篆字形和汉字形体的演变论证出,上古汉字是标音指义文字,“隶变”后的汉字是指义标音文字。  相似文献   

19.
张会 《学术研究》2007,(3):151-153
由于汉字字形、字音与字义的历时变化,字形反映字音、字义的能力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与古代汉字相比,现代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的关联程度有所降低。因此有必要对古今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以明确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正确认识古代汉字与现代汉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汉字字体演变的四个阶段说、假借的转声托事与转注、汉字发展的三个阶段说、汉字是指义标音文字说四个方面评述肖甫春的《汉字学论稿》,认为该书以转声托事为津粱,成功地解决了转注问题,把造字法与汉字历史发展统一在一起,得出对汉字性质新的认识,这是一种汉字学基础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