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地域文学的理性扫描──读余三定的《文坛岳家军论》胡良桂余三定的《文坛岳家军论》是一本“专门就某一地域的乡土文学长期坚持作追踪的评论”的文学论集。湖南省岳阳市的创作,作为一个地级市成绩显著,影响深远。它可以说是国内值得好好总结的一种创作现象。余三定从“...  相似文献   

2.
文学史学理论研究的新收获─—评杨洪承新著《文学史的沉思》龙水青年学者杨洪承最近推出了他的新著《文学史的沉思》(南海出版公司1993年出版,以下简称《沉思》)。这本著作收集了关于文学史学理论、比较文学与文学思潮以及作家作品评论三个方面的16篇论文,成为...  相似文献   

3.
秦兆阳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和文艺评论家。他在小说创作、文艺评论及儿童文学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而为培养青年作者、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较大贡献。从发表长诗《长城》到现在,他创作了四百多篇(部)形式多样的作品,近五百万字;其中,有的被译成英、法、德、俄、匈牙利、朝鲜等国文字。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向峰教授从事文学艺术研究50年,在文艺理论、文艺美学、文艺评论及诗文创作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计发表论文与评论500余篇,自撰和主编著作30多部。2004年《〈手稿〉的美学解读》一书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向峰文集》(六卷本)收录了他50年中撰写的大部分文稿,从中可以看出一位精进有成的学者的治学精神与学术道路。为此,本刊特约几位专家撰写了有关《向峰文集》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文艺的描写对象是什么,美学家文艺家们都不能不作出自己的回答。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当然也涉及到了这个重要问题。但是我们在探讨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描写对象观时,也应如胡乔木所说,“决不能限于研究一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而“要包括研究毛泽东同志所创作的优美诗词和大量的优美散文,研究这些作品的美学观点和美学价值,以及他对历史上和现代一些作家和作品的评论、评价、鉴赏”(《当前思想战线的若干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描写对象观的全貌。  相似文献   

6.
王向峰教授从事文学艺术研究50年,在文艺理论、文艺美学、文艺评论及诗文创作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计发表论文与评论500余篇,自撰和主编著作30多部。2004年《〈手稿〉的美学解读》一书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向峰文集》(六卷本)收录了他50年中撰写的大部分文稿,从中可以看出一位精进有成的学者的治学精神与学术道路。为此,本刊特约几位专家撰写了有关《向峰文集》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王向峰教授从事文学艺术研究50年,在文艺理论、文艺美学、文艺评论及诗文创作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计发表论文与评论500余篇,自撰和主编著作30多部。2004年《〈手稿〉的美学解读》一书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向峰文集》(六卷本)收录了他50年中撰写的大部分文稿,从中可以看出一位精进有成的学者的治学精神与学术道路。为此,本刊特约几位专家撰写了有关《向峰文集》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王向峰教授从事文学艺术研究50年,在文艺理论、文艺美学、文艺评论及诗文创作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计发表论文与评论500余篇,自撰和主编著作30多部。2004年《〈手稿〉的美学解读》一书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向峰文集》(六卷本)收录了他50年中撰写的大部分文稿,从中可以看出一位精进有成的学者的治学精神与学术道路。为此,本刊特约几位专家撰写了有关《向峰文集》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欧阳文彬是一位很有成绩的文艺评论家,她在五十年代开始写下的《试论茹志鹃的艺术风格》等许多评论文章,曾经引起过广泛的注意,在评论界产生过影响.这些文章收在《赏花集》、《书缘》和《攀登散记》等集子中,其中《赏花集》被一些高校中文系选作学生的辅导教材.今天重读这些文章,依然感到亲切,受到启发.作为一位评论家,欧阳文彬要求自己成为作家的知音.她从不孤立地谈论一部作品,而总是由欣赏开始,在细致体味作品魅力的基础上,深入追索作者的生活道路、文学追求和创作风格,然后再回过头来评论具体作品.因此她的结论就不局限于某一部作品就事论事,而是把这部作品放在作家的整体创作生活中来考察和评价,不但抓得住其内涵和价值,而且能准确而又有深度地评论作家的整个创作特色和风格.  相似文献   

10.
王向峰教授从事文学艺术研究50年,在文艺理论、文艺美学、文艺评论及诗文创作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计发表论文与评论500余篇,自撰和主编著作30多部。2004年《〈手稿〉的美学解读》一书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向峰文集》(六卷本)收录了他50年中撰写的大部分文稿,从中可以看出一位精进有成的学者的治学精神与学术道路。为此,本刊特约几位专家撰写了有关《向峰文集》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学术动态     
《晋中教育学院学报》的特色专栏《晋中教育学院学报》为促进山西省及地区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开辟了一个特色专栏——“乡土作家作品评论”。创刊两年来,该专栏共发表评论文章14篇。1990年第3期专门评介了诗人陈瑞的作品,发表的评论文章有徐秉琦的《陈瑞诗歌概论》和李守春的《脚踏乡土地呼唤民族魂——浅议陈瑞的<大地之歌>》。1990年第4期专门评介了毛守仁的小说,发表的评论文章有王大可的《毛守仁作品印象》、雁柔的《努力开掘民族文化的精华——我看<死舞>的人物形象及其穿透力》和常智奇的《论毛守仁小说中的象征艺术》。  相似文献   

12.
“四十年磨一剑”──读唐湜《新意度集》潘颂德四十年代中后期,东南抗战文艺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九叶”派诗人唐是在辛勤从事新诗创作的同时,写下了一篇篇立论精湛而又风格独特的诗论与诗评论,和袁可嘉一起,成为体现“九叶”诗派诗歌美学主张的诗论家。1948年1...  相似文献   

13.
郭杰教授的《屈原新论》(增订本)近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3年出版后,赵敏俐、姚小鸥、杨树增、周建忠、张庆利等教授均撰有书评进行介绍并充分肯定。十五年后,作者再重新增订出版,说明这部著作经历了时间的检验,体现了作者开拓创新、清益求精的学术态度。《屈原新论》共26万字,分导论和上、下篇,计十一章,三个附录。含探讨《生民》和《离骚》关系文章1篇、海外楚辞著作提要7篇、出版评论5篇。  相似文献   

14.
聂华苓是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流行期间成长起来的知名女作家。她的作品在海内外华人中有很大影响,《失去的金铃子》(六一年创作)、《桑青与桃红》(七○年创作)、《千山外,水长流》(八四年创作)这三部小说的创作充分体现了聂华苓  相似文献   

15.
于人生一片茫然,于创作一串盲点,是我国文学界许多人士在当代所共同面临的尴尬与窘迫。我们需要沉思。沉思不同于反思,反思只须简捷地逆向思维;沉思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它必须在价值领域进行寂寞的探究,与孤独相伴,并对苦难和不幸有着义无反顾的承当精神。最近我在沉思中,重温了著名作家王一民创作、且在全国获奖的电影力作《乡音》,别有一番感受。可当我把要评论《乡音》的想法,以及后来写出的初稿,说给人听、送给人看时,几乎异口同声说《乡音》过时了。这使我感到吃惊与震惊。这就益发激起我重温和评说《乡音》的热情。《乡音…  相似文献   

16.
孙犁与《晋察冀文艺》 孙犁长期生活在晋察冀边区,我们读到过他1942年以前创作的《一天的工作》等短篇小说,却很少能读到当时他研究文学理论的文章。前些天翻读解放区文学刊物时,在《晋察冀文艺》和《华北文化》上,竟意外地发现了孙犁多篇未收入《孙犁文集》及《孙犁著作年表》的文章。这些佚文,多为文艺短评,以刊载于《晋察冀文艺》上的最多。现列佚文目录于下:  相似文献   

17.
曹丕(公元187年—226年)的《典论·论文》是我国较早的一篇文学批评专论。在曹丕以前,专篇的文学论文,如《诗大序》、班固的《离骚序》、《两都赋序》、王逸的《楚辞章句序》等,只就一部书、一篇文章进行评述;《典论·论文》则论述的是多位作家、多种文体,并论述了作家的个性、气质和作品风格的关系以及文章的地位价值、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等等。它对建安七子(又称“邺下七子”)作品的评论,是建立在对作家作品作具体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一评论原则,是前无古人的。它对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18.
祝寿和创作生活纪念,是抗战后期国统区文艺界经常举行的一项活动。这并非俗套,而是在不自由的狭小天地里反专制统治的一种活动方式和斗争手段。它对坚定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政治、艺术方向,巩固和扩大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44年4月17日,由郭沫若、沈雁冰等29人发起的“老舍先生创作生活二十年纪念”,就是这类活动中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当时除《新华日报》发表纪念性短评,《抗战文艺》出祝贺专辑外,重庆各报也多有纪念文章发表,其中发表于《新蜀报》的《纪念缘起》是较重要的一篇,特摘录于下:  相似文献   

19.
茅盾在抗战时期写的十二篇短篇小说,除《某一天》和《一个够程度的人》外,曾分别由重庆作家书屋和建国书店收编成集,于一九四三年六月和一九四五年三月以《耶稣之死》和《委屈》题名出版。至于曾以短篇小说形式发表的《闪击之下》(1942年7月《文艺杂志》一卷五期)和《偷渡》(1942年8月《创作月刊》一卷三期),实际上不过是他中篇小说《劫后拾遗》中的两个片断,当不属于这一范围。  相似文献   

20.
《宋遂良文学评论选》不久前由明天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作者新时期以来发表过的文学评论文章50余篇,评论的对象以小说为主兼及其他,涉及文艺思潮、创作倾向和风格流派等若干重大问题,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十年来我国文学发展的脉络。作者是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思考力,评论都是有感而发,出自真情,紧密联系创作实际,注重艺术分析,文字朴素优美,富有个性,被称作“散文式的评论”。如同田仲济教授在《序言》中所说:“他视野广阔,感觉灵敏,难能的是他具有一颗善良的心,又有一个能周详、细致深沉思维的脑海。在论文集中明显地看出除了放眼全国的文学创作外,有一个湖南作家群,又有一个山东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