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盎格鲁撒克森时代的英格兰已初步发展起一套法律制度,反映了英国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特点,影响着英国法制传统的发展,奠定了英国法律体系的价值基础,开创了中世纪英国双重王权传统的先河,确立了英国判例主义的法律形式,树立起了法庭的权威。  相似文献   

2.
语言学家在关于什么是人类语言的普遍性、共性和不变性的问题上广有争议,但他们一致赞同:语言的许多方面是处于变化中的。英语亦如此,但在不同时期变化的速度有所不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五世纪初,一些名为盎格鲁—一撒克逊(Anglo一Saxon)的日耳曼部落入侵英格兰。以后,他们的语言取代了当地凯尔特人(Celts)的语言。这种不断受凯尔特语、拉丁语和斯堪地纳维亚语影响的语言最终被确立为古英语(OldEnglish),也称作盎格鲁一撒克逊语。从英语”English”一词可见其来源:Eng来自Angles,意同。盎格鲁”,ish意为“属于”,合起…  相似文献   

3.
民族认同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身份认同,是民族成员对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神话原型、象征体系和文化风俗的复制和诠释。文学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文学样态、创作范式叙述和建构着不同时期的民族认同,英国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叙述、复制和彰显了民族认同的时代特征。早期的英国文学叙述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学、文艺复兴以及17世纪文学准确地表征了民族认同中不断演变的英格兰性;18世纪以降的英格兰文学、苏格兰文学和爱尔兰文学的多样性准确建构出民族认同的不列颠性;20世纪少数族裔文学的兴起拓展了英国文坛的全球化文学叙事样态,同时建构出英国文学民族认同的世界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5世纪中叶至1066年诺曼征服)是英国政治文明的起源时期。在此期间入侵不列颠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征服原有居民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封建小王国,后经相互兼并,形成较稳定的7个王国,再后在抗击丹麦人入侵者的斗争中归于一统,形成英吉利国家。与此同时,创建了以国王为首的中央政府和三级地方管理体制,形成一套初具规模的政治法律制度。尽管直到诺曼征服前,各级政府机构还很不健全,各种制度都极不完善,但毕竟奠定了英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基础,其中某些机构和制度历经不同时代的历史演变一直延续至今,因此,许多学者在探寻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渊源时,经常要追溯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相似文献   

5.
教俗关系是中世纪英格兰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基督教于6世纪末正式传入英格兰,得到盎格鲁—撒克逊诸王国君主的支持而迅速发展,同时君主利用教会强化统治基础,教权与王权形成合作共赢的关系。诺曼—安茹时代,王权与教权同步强化,两者就教会最高主权、司法权与封建权益等方面展开激烈争夺。13世纪中叶以后,罗马教会陷于混乱,无力与世俗王权争斗,英格兰君主借机强化对本国教会的控制,教俗关系趋于缓和。在教权与王权世俗权力关系的长期博弈中,英格兰王权作为逐步觉醒的民族主义代言人开始显现出强大的活力,并最终确立在教俗两界的至尊地位,进而引领了英吉利民族国家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英国法律史始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1066年“诺曼征服”虽造就了一个相对强大的王权、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法律统一,并由此而极大地改变了英国法的发展进程,但征服事件本身并未割断英国特有的法传统,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形成的以习惯法为主体的法律制度、多元异质的司法体制、“法律至上”的法观念均为“诺曼征服”以后英国法的发展提供了特有的法律素养和法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7.
以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文明是塑造现代英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前提,在详细分析古英语拼写和发音基本规律基础上,提出古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有利于促进对英国文化发展的根本性把握。  相似文献   

8.
都铎晚期到早期斯图亚特时期是英国社会从中世纪的特性中剥离出来、日显近代特征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英国,一方面王室政府构筑带有近代性质的行政体系,另一方面由中世纪演变而来的庇护制成为了政府的潜行政体制。在这种潜行政体制之下,编织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广泛的个人庇护网络,并且,中央和地方个人庇护网的构成和特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彭勃 《社区》2001,(5):68-69
阿宾顿镇属英国牛津郡,在伦敦西北面约100公里的地方。现有人口约34500人,面积2404英亩(近10平方公里)。在行政层级的划分上,英国基本上采取中央、郡、区(DISTRICT)、镇四级,阿宾顿镇属于最基层。在英国的乡村地区,与镇同是最基层的行政区划还有区(PARISH),区的人口数量少则几百人,多则数千人。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创建了中央以皇帝为核心的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以乡里组织为基础的郡县制。这种从中央到地方呈宝塔式的政治体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明代思想家顾炎武说过:“汉兴以来,承用秦法以至今日者多矣。”尽管封建时代地方体制的基本框架是由秦制所沿袭,但历朝体制形式均有变化。汉初在秦郡县制基础上,改秦子弟无尺寸之封的做法,推行过一段时间的郡国并行政体。至东汉末原作为监察区的州,渐变成具有行政职能的机构,至魏晋形成州、郡、县地方三级制。隋罢州,仍置郡县(后又为州县)二级制。至唐又在州(府)之上设道制。宋为加强中央集权又改道制为路制,出现  相似文献   

11.
隋朝统一后,在政治经济领域中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进行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这场改革,岑仲勉先生曾经将它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文帝时期,主要是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废郡一级,直接以州领县;二是炀帝时期,主要是大规模地并省州县机构。前一阶段改革,已普遍为人们重视,但对后一阶段改革,在当前流行的各种通史、断代史著作中,却有误解,有些误以为炀帝的“并省州县”也是文帝所为。这种误解从五十年代就已产生,直到近年新出版的教科书中依然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从美国政府推行的公共政策角度分析并阐述了次贷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美联储多年来维持联邦基准利率过低的货币政策、美国政府推行的赤字财政政策、盎格鲁-撒克逊市场经济模式长期占据美国经济模式的主流加上对私利的无止尽地追求所导致的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矛盾,以引起学术界和中国政府对自身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政府治理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女性文摘     
王向梅在2006年第2期《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撰文《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农村妇女的经济活动考察》一文中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妇女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果,并已逐渐得到了国内外主流历史学界的认同、认可。妇女史,尤其是妇女——社会性别史,不仅为历史研究增添了社会性别的新的视角,而且使妇女史研究本身跳出了狭隘的“妇女领域”,将妇女研究置于更大、更广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研究。对于中世纪的晚期的英格兰农民,国内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传统农业社会里农民劳动和社会状况。但是多数研究是以一个家庭户或是以男性的经历来进行分析,对于英格兰农村劳动妇女的劳动和经济状况却论及的少之又少。因此,将社会性别的视角引入中世纪英格兰农村社会妇女的研究,考察和分析占英格兰农村人口半数以上的劳动妇女的主要经  相似文献   

14.
英美血缘文化情结这一潜在文化意识形态因素内涵共同的种族血缘关系、相似的价值信仰以及盎格鲁—撒克逊主义种族优越论三个方面。其中,盎格鲁—撒克逊主义种族优越论是其核心内容,该理论作为影响英美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常作为两国外交政策的号角为英美之间的姻亲联盟摇旗呐喊。  相似文献   

15.
谈英语词汇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学习英语词汇时了解它的发展过程,可以对英语词汇的全貌有更为清晰的了解,解决很多令人困惑的问题。文章从古英语时期(又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the Anglo-Saxon Period)、中古时期、现代英语三个时期论述了英语词汇的来源,以此谈英语词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16世纪中期的英格兰,为了挽救封建性收益,作为封君的国王成立了“监护与财产让渡法庭”,对其进行正规化管理。在一段时期内,法庭确实缓解了都铎王室的财政压力,但是机构存在的官员贪腐与引发的贵族不满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法庭的收入也始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况且,法庭的成立正值英格兰封建制度难以为继之时,以加强王权的方式来恢复传统封建秩序的做法,反而进一步激化了上层社会内部的矛盾,加速了英格兰封建制度的瓦解。  相似文献   

17.
中古英语辩论诗是一种很特殊的诗歌品种,盛行于12-15世纪.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和古罗马时期.鸟类辩论、灵魂与肉体辩论和会议式辩论,是中古英语辩论诗的三大基本主题.《猫头鹰和夜莺》及乔叟的《禽鸟会议》代表着同类作品的最高成就.当英语的历史进入现代阶段时,辩论诗便开始走向衰落,其原因主要在于戏剧和散文的兴起.  相似文献   

18.
盎格鲁萨克逊时期,英格兰土地关系状况使得当时还不具备产生统一的土地法的基本条件。诺曼征服以后,英格兰所有的土地关系都被纳入到统一的土地保有制之中,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土地保有制不断发生变化,但这丝毫没有改变其在英国土地关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时至今日,它依然是英国土地法律关系的基本模式。英国土地保有制的特殊性,为土地法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不仅排除了在土地法上产生土地所有权的可能性,也注定了英国走上一条与欧洲大陆各国不同的土地法建构道路。  相似文献   

19.
西晋灭亡以后,黄河流域成为各族统治阶级争夺政权的角逐场。国家四分五裂,体制极度混乱,官僚机构重叠,郡县“倍多于古”。在方圆不到百里的地区,数县并存;一个不满千户的地方,要由两个郡分管,甚至出现了“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的泛滥现象。随着州、郡、县地方行政机构的无限制的增加,便形成了以士族豪强地主为主体的庞杂的官僚群。“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唯以苛剥百姓为乐,蛀得封建国家千疮百孔,大厦日倾。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针对这种腐败现象,首先采取了裁减地方行政机构的措施。开皇三年…  相似文献   

20.
彭勃 《社区》2001,(Z2)
阿宾顿镇属英国牛津郡,在伦敦西北面约100公里的地方。现有人口约34500人,面积2404英亩(近10平方公里)。在行政层级的划分上,英国基本上采取中央、郡、区(DISTRICT)、镇四级,阿宾顿镇属于最基层。在英国的乡村地区,与镇同是最基层的行政区划还有区(PARISH),区的人口数量少则几百人,多则数千人。 按照英国法律的规定,阿宾顿镇同英国其他地方一样,每4年举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