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经济发展基本要素供应不足,县域经济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制约了县域经济自身发展的动力和积极性。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落实和完善各项政策,释放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县域经济工业化水平,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和沁  高琼华 《学术探索》2013,(10):62-65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需要优化配置,从而提升其总价值量。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市场资源配置的内在缺陷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使县级政府成为配置县域资源的主体。从中国县级政府的实践来看,县级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包括直接生产和分配县域产品、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公共资源配置、矫正县域内的外部性、县域自然垄断行业资源配置、产权界定和国有资产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通过强化公共产品供给、优化配置县域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建立公平的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提高县级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的效能,进而推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论坛》2004,(20):178-181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且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政府能动力,指县级政府在坚持有限原则的前提下,兼顾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充分运用县内外资源,主动且有效地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现以最新的统计资料对海城市、台安县和岫岩县经济实力进行纵、横向间比较分析,旨在为各级政府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杜渐  林生 《天府新论》1996,(1):27-29
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杜渐,林生县,作为一级行政管理层次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但作为一个经济区域,却是近现代与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相联系的现象。从“县级经济”的提法到现在大多数人接受的“县域经济”的提法,反映了理论界和经济...  相似文献   

6.
关于县域经济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清 《学术论坛》2004,(1):84-88
对县域经济须研究的若干重大问题,包括县域经济的含义和特征、县域经济行政区划调整、县级财政以及县域经济所需资金来源、保留乡镇一级政府和财政机构的必要性、县级政府的职能及调控手段、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所有制和产业结构等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研究县域经济新的视角和观点。  相似文献   

7.
2003年中国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县级政府财政成为县乡两级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现代化变革的重要资金来源。近年来全国陆续推行了"省直管县"、"强县扩权"等县级政府财政体制改革,意在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缓解县域政府的财政压力。农业作为农民生活生产的根本物质基础,在县级财政支出中依旧占有不小的比重,但县域经济发展的转型迫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服从于城市化、城镇化的优先发展,这从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县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在县级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探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财政农业支出几种基本模式的特点,为保障财政农业支出的制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层面和城乡结合部的重要连结点,在新的历史时期,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特别是在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县域综合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全面调整的转轨时期,如何 重塑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切实增强金融部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效能,是经济界和金融界应共同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县域经济 发展与金融部门贯彻货币政策问题探析为题,从县级金融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作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福建省的实际资料,分析了县级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动情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考察了县级财政支出结构与县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县政改革的目标和路线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发展要以政治体制改革为基础。从县级机构改革入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央和省级政府的立场更加中立、更加理性,给整个政治体制带来的风险也最小。因此,县政改革最为可行。将县政自治作为中国县政改革的目标,对县级人大、行政与司法系统进行综合改革,以新的权力来源实现县行政主官对一县政治经济和地方民众的真正负责。只有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县域上层建筑,即县域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政治保障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县域有其不同于其它区域的能够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甚至基础性作用的积极因素。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发挥优势、凸显特色,是地方政府需要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认真把握的。胶南市立足独特的山海资源优势、靠近青岛的良好区位优势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基础产业优势,科学制定并实施了以临港经济为重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逐步培育起特色鲜明、支撑带动作用强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特色现代农业等优势、强势产业,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莱西市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依托区域优势,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县域经济产业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搭建发展平台,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优化软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与人文支撑。  相似文献   

13.
都市圈崛起是区域发展的显著现象,并且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发展是必然趋势.本文在回顾都市圈发展及其理论研究、界定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浙江空间发展的大格局、县域在都市圈发展中的定位、都市圈的边界确定等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要根据各县域不同的条件特点,分门别类地予以制度激励和政策指导,促进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县域经济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以指向性原则为指导。做好县域经济这篇文章,应从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符合指向性原则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调整结构转型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突破资源环境制约、提高质量效益的根本路径和迫切需要。在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中,应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夯实转型发展基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创发展新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狠抓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强化保障措施,为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县是国家政权结构的基本单元,国家政权行使和行政管理的基础,县对上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对下是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操作者。县域经济是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区域性经济,实施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双向三化一体"发展路径,必将历史性地一揽子解决集多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广大中西部扶贫开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是"亚核心"发展规律,即在核心区外围的局部边缘区内以县域中心镇为依托,建立次级核心,通过极化作用聚集周边地区资源,形成产业集聚,可以实现县域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通常,县域经济的"亚核心"发展,遵循从资源优势培育、资源优势向区位优势转化再到区位优势极化这样一个有序的过程。其具体途径有三:一是通过特定农产品的产业化实现;二是通过特定工业产品生产体系的构建;三是通过特定服务产品供给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城郊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郊型县域经济发展是山西省县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与其他类型相比,城郊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区域依托性的显著特点,同时还具有区位优势、市场优势、信息科技优势与人才优势。聚类分析后归纳出三种具体的城郊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农副产品基地型、工业产品配套型和多层次城郊服务型,以期为今后山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既符合客观实际且具有发展前景的县域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绿色化”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以及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服务化在我国GDP产值中所占比值越来越大,把“四化同步”适时调整为“六化协调”已是大势所趋。“六化协调”发展与县域产业升级的密切关系为河北省县域产业升级振兴带来新思路,如何做?首先要找差距,抓重点,提升县域“六化协调”整体发展水平;其次要加强“六化”各系统之间互动,提升县域“六化”各系统发展水平;最后要制定区域化的“六化”发展战略,优化河北省“六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