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为人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8,(4)
米书法初学唐人,后以晋人书法为指归,尤好王献之书法,其书被誉为“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对后世影响极大。米的书论见解独到,认为书法批评“要在入人”,他对宋代诸家的评点入木三分,对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也一分为二地看待,但他一味褒晋抑唐的书法史观失之于偏颇。米在绘画上也取法晋人,但又敢于标新立异,独创术家云山,为后世所称道,他提出了“寄兴游心”和“墨戏”的绘画美学思想,追求天真平淡的风格,奠定了文人画的美学基础,成为明代董其昌著名的“南北宗论”的理论核心。 相似文献
2.
3.
4.
5.
石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3):133-135
北宋四书家之一的米芾平生涉猎甚广,以书法名世,其卓越的书法成就名垂千古。本文简略介绍了米芾生平、嗜好与精神风貌,着重论述了米芾的书法师承、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体会独到的书法技巧等,并论述了米芾书法存世作品的现状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米芾的书法艺术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兴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2):191-193
米芾为北宋著名书法家,他集古出新,高举张扬个性的大旗,进一步推进了苏轼等开创的尚“意”书风。米芾推崇晋人书法,其书法艺术观也个性鲜明,提倡个人精神和书法创作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7.
周兴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4):104-108
米芾文学作品在宋代、尤其是在北宋文坛上有较高地位,经苏轼等人的评赞和推介,在其同代人中影响更大。米芾旧有《山林集》一百卷,遭宋金战乱销毁,其文学的地位和影响因此下降。南宋岳珂等人开始辑佚重编米芾文集。明清人较为重视其人及文学作品,不少选本收有米芾的文学作品。其文学的地位影响在当代仍未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8.
宋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数“苏黄米蔡”,“米”就是米芾(fu,草木茂盛之意)。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由于他性情狂放。故又称“米颠”或“米痴”。除了有点儿癫狂外, 相似文献
9.
王宏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2):188-190
关于米芾享年及卒年,历来说法不一。本文综合利用各种材料对关于米芾享年和卒年的各种观点进行考辨,认为米芾卒于大观二年,享年五十八岁。 相似文献
10.
11.
董菱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3):155-157
米芾崇尚魏晋书画平淡天真之趣,并把平淡天真作为最高的审美追求。他在古典传统和个性交融之中寻找创新的契机,经过勤奋的临摹和探索后汲取各家之精华,融会贯通,做到与古人和而不同,最终创造出飘逸潇洒、爽利峭拔的书法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13.
米芾,自幼聪慧过人,酷爱诗书,尤好古人翰墨。八岁临帖,十岁即迷上碑刻。可是最初几年,米芾的长进并不快,但他没有丝毫气馁。一天,一位赴京赶考的秀才,落脚在他们家附近的客店里。米芾很早就听先生多次充满钦佩和敬意地说过此人,当他知道这个消息后,高兴得不得了,饭都忘了吃,就兴冲冲地前去求教。不想那秀才只是漫不经心地看了看他的字,就淡淡地说:要我教你写字有个条件,就是 相似文献
14.
15.
江巨荣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22-30
米芾《画史》是古代书画论、书画评的重要著作,影响深远。近二十多年来,画学家为这部论著做了系统的版本校勘、标点和文字注解诠释,出版了多种整理本,既便于读者阅读,也推进了《画史》研究的发展。但仔细研读这些整理本,可以发现这些新本有的选择底本不够严格,文字校勘不够仔细,句逗标点不够准确,注释、串讲有不少失误或有待商榷。今合为“整理本的几个问题”与画史专家和读者一起讨论,以期在现代认识的基础上对这部著作有更确切更深入的了解,有新的、适应不同需求的整理本问世。 相似文献
16.
米芾《露筋之碑》的记述对象是北宋时期广泛流传于江淮流域的露筋女传说。该传说在南北朝时期的原型是鹿,唐代时江淮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传说对象遂由鹿演变成人(醉汉)。北宋中前期,传说对象由醉汉演变成孝女,继而演变为贞女。《露筋之碑》的内容并不能证明米芾具有强烈的贞节观念,而是其特定时期对于自己官场境遇的情感表达载体。明清时期,由于《露筋之碑》的文化指向符合理学家强调女性贞节行为的价值趋向,故被士大夫不断宣扬,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碑的地位和流传度。反过来,由于该碑出自名家之手,后人争相拓印、收藏、临摹,使得露筋贞女的形象深入人心,并扩大了传说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郑付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3)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郑付忠认为:由崔尔平校点的2006年版《历代书法论文选》收录了米芾《海岳名言》,其中有这样的一句话颇具争议:友仁等古人书,不知此学吾书多,小儿作草书,大段有意思。这话读起来让人觉得晦涩难通,我们看到王伯敏在其主编的《书学集成》中将其断句为:尹仁等古人书,不知此学。吾书多小儿 相似文献
18.
19.
张三夕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一位有意于致中和之中国学人──读麻天祥博士著《汤用彤评传》张三夕20世纪就快结束了。近一百年的中国学术发展史,无论怎么写,都不能忽略或轻视三个人,即本“世纪初一同在美国留学,被称为“哈佛三杰”的吴宓、陈寅格、汤用彤。这三个人的学术经历和基本素质有相似...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由一些谋求自由和幸福的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国家,它的民族成分十分复杂,美国文化也具有多元性。本文通过对美国多元文化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多元文化形成的原因及其可能性的分析,阐述了来自世界上不同的文明区域的移民组成的特殊的美利坚民族,在“文明基因”的前提下,各种文明和平相处,多元文化极大地丰富了美国文化,求实进取成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