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行立法状态下,罚金刑的适用和执行都存在诸多不畅,以检察监督为视角,在现行立法状态下,从罚金刑的适用、执行中导入检察监督的存在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的做法,从而有效解决现存的罚金刑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谭娜 《决策与信息》2011,(11):55-56
在司法实践中,罚金刑存在着大量问题,其中罚金空判现象是最为突出的问题,空判现象不仅降低了司法机关的公信力,还损害了法律的威严。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对罚金空判现象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空判现象的一些建议,为完善我国罚金制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外罚金刑制度的立法司况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了国外罚金刑制度的一些可借鉴之处,指出了我国罚金刑制度的不足和待完善之处,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罚金刑制度的一些构想,尤其是独创性地提出了建立日罚金加递增比例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罚金刑在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地位的提高,其在立法上和司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暴露,特别是职务犯罪中罚金的预防犯罪功能已日渐削弱,司法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和利用罚金刑对犯罪的预防和威慑作用,做好职务犯罪预防.  相似文献   

5.
民事案件有时会遇到执行难的问题,司法工作者应注意用尽民事救济防止盲目转民为刑,这样才有利于维护原告与被告双方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法对罚金刑的特殊预防功能重视有余,而对其一般预防功能重视不足,导致其适用范围,适用方式上的片面,本文拟通过对罚金刑的利弊分析,对如何完善我国的罚金刑制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执行是诉讼的最后阶段,是生效文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是国家法律得以具体贯彻和执行的保障,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然而,法院执行难却一直困扰着司法界.法院执行难的原因除了我国法律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外.检察机关没有对民事执行进行适度有力的监督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为此,本文对执行检察监督在法律上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刑罚裁量的公正与个别化的阐述;提出在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下;肯定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建立公平、公开的诉讼机制,适当引入如特敕、罚金等抵刑制度;并辅之以必要的司法判例作指导,实现刑罚裁量公正和个别化。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毒品犯罪活动日益猖獗,社会危害性日趋严重,犯罪形势十分严峻,司法机关在打击毒品犯罪时多采取从重从快的处理方式,死刑适用数量节节攀升,违反了刑法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也侵犯了罪犯的生命权,更是与当下的刑法人本主义相背离,由此,在立法完善滞后的情况下,有必要在司法适用中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0.
吴合振 《决策探索》2002,(10):10-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法制建设,立法逐步完善,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增强,司法也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大量的生效判决得不到执行,冲击、哄闹法庭和围攻、殴打执行人员的事情屡见不鲜,司法的权威受到挑战,严重地妨害了司法机关审判职能的发挥,影响了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进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需要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刑事和解制度起缘于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的“被害人——加害人”和解尝试方案,随着恢复性司法在我国的提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司法机关的全面贯彻,刑事和解在司法实践中已逐步试用,但由于我国没有系统的立法规定,其在适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包括缺乏统一的范围、禁止性条件和程序,司法机关定位和职能不明,缺乏案件质量回访机制,对不起诉的加害人缺乏教育和监管机制等,由此提出对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资格刑包括剥夺政治权利和驱逐出境两种具体方法。本文从资格刑司法适入手进行探讨,通过对我国资格刑适用现状的分析,针对资格刑司法适用制度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增设资格刑的减刑制度和前科消灭制度,以及建立执法中的监督机制等设想。  相似文献   

13.
刑事错案的原因除了与刑讯逼供有关,还与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刑事诉讼机制的缺陷,司法机关工作机制的非理性以及外界对刑事司法机关的不当影响等因素有关。预防刑事错案的发生,需要切实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素质,更新司法观念;改革完善诉讼制度和工作机制,研究科学的司法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民事执行的现状不容乐观,执行难问题在民事司法实践中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造成民事执行难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本文拟从观念、理论研究、体制、运行机制四个层面加以分析,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四位一体的模式下应对执行难问题的模式,以期缓解当前执行难。  相似文献   

15.
自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成立开始,伴随它的苦楚就是"执行难".原因何在?一般归纳为:一是"重审轻执"观念影响;二是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三是约束义务人的法律疲软;四是财产保全制度缺位等等.笔者认为,执行难还有一个不客忽视的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执行机构和执行人员的设立都有与我国的立法本意相悖的地方.对此,必须作全面彻底地改革,走执行工作警务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何鸣 《决策与信息》2011,(10):22-23
自首制度是刑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司法机关有效追究和预防刑事犯罪以及对于犯罪人的改造和人权的保护方面不可或缺。自首认定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疑难、复杂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吴迪 《决策与信息》2010,(11):34-36
当前,执行难、执行乱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司法的一大顽症,当事人在持久而昂贵的司法诉讼后无法从执行中得到自己合法的利益,导致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损害了当事人的权益,也动摇了司法的根基。执行工作的出路在哪里?作为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因为最高法的司法解释而长期被排除在执行监督之外,是导致现阶段执行工作混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执行难",是指人民法院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法制的多方面限制而导致执行无法进行的情况."执行难"的问题已长期存在于我国司法实践当中,严重影响我国执行程序的进行和当事人权益的维护.本文着重分析我国执行程序立法的滞后、当事人法律知识的浅薄和政府限制等多种导致执行难以进行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周建军 《经营管理者》2013,(16):244-24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精神损害赔偿、赔偿和量刑之间的关系、执行难、对刑事被害人的补偿制度缺失等。对此,应从在立法上扩大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范围、妥善处理赔偿和量刑之间的关系、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执行法律制度、规范和建立对刑事被害人人的补偿制度等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执行和解是化解“执行难”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司法实践中受到执行法官和当事人的广泛青睐,并能有效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民事执行和解制度体现了执行过程中的私权自治原则,对正处于转型期的我国民事诉讼执行程序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