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牧是极推崇韩愈的,他受韩愈的思想影响很深。他在《读韩杜集》诗中说:“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在《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中说:“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近者四君子,与古争强梁”。他的文学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答庄充书》)。这和韩愈的文学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不唯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答李秀才书》),是一脉相承的。韩愈对佛教的斗争是十分坚决的,宪宗元和十四年陕西凤翔  相似文献   

2.
清代人阮福在《普洱茶记》中云: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醇,京师尤之……而今,在品饮、收藏普洱茶正成为茶界一股新的潮流。这不仅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一种尊崇,更因为普洱茶有许多独特之处。一盅上好的普洱茶,色如红玉,剔透莹润,其味也酽,其香也醇。香港才子蔡澜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有一次外出忘带普洱,对它的思念越来越深。幻想下次喝之,必愈泡愈浓,才过瘾……而我,亦想起初次喝普洱的滋味了,那种甘苦交替的过程,令我回味无穷,自此,从不热衷于茶饮的我,竟也心甘情愿成了普洱的忠实追随者。  相似文献   

3.
浅论题画     
今就“题画”谈谈个人的体会,与束整前人的款识经验归纳数条,并和同道蹉商,以求共进。 甲、题画的意义 中国画是一种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在构图中,不但要安排好画面的物象位置,同时,也要将有关的题、款、印章的部位通盘考虑进去,由此看来“题画”是一幅画必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在文坛的历史上,名声之臭最早的一种是“郑声”。在数千年的时序更迭中,“郑声”历尽沧桑磨难,始终被“靡靡之音”、“亡国之音”的评价所困扰。后来学者多试图从当时的政治局面、经济环境、风俗民情等角度出发试图重新探讨,为“郑声”减轻或洗刷罪名,然而其结局却往往事与愿违,越辩越乱,愈洗愈黑。久而久之,“郑声”竟成了一桩众说纷纭、“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公案。因此,扫除迷雾,走出误区,还“郑声”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
“喜剧”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美学的一种范畴,二是指艺术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喜剧”,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喜剧”是指戏剧性的喜剧,如带有喜剧性的小说、诗歌、笑话、幽默故事以及曲艺、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的“喜剧”仅指戏剧中的喜剧。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广义的喜剧的艺术手法问题。喜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各种艺术形式所通用的一般手法自然均可为其所用,此外喜剧还有其特有的或惯用的一些艺术手法,我们仅就其中一些比较稳定的基本手法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如何解决长期以来严重存在着的“文山会海”问题,已成为人们瞩目的一大问题,成为当前改革中亟待切实解决的课题。一、解决“文山会海”问题的紧迫性乱发文件、乱开全,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害,人们斥之为“文山会海”。党中央、国务院及诸多领导,曾三令五申,力图解决这一问题,可收效甚微。目前,还有发展之趋势。  相似文献   

7.
盐阜地区历史悠久,生活在这里的广大人民群众,创作了许多民歌。其中有传统民歌,有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的新民歌,还有相当数量的说唱牌和器乐曲。从体裁上看,有山歌、号子、儿歌、爱情民歌、诙谐民歌等,其中又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纯属劳动和日常中歌唱性的,这些民歌多半短小、朴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诸如“五更调”“四季词”“谈媒调”“剪剪花”等等。二是说唱性的民歌,这类一般比  相似文献   

8.
“愈”之本义王海根“愈”字.在古代文献中并不罕见,其常用义,或作动词,指“病好”、“使病好”,或作形容词,状“较好”、“胜过”,或作副词.谓“越”、“更加”。所以说人们对“愈”学并不感到陌生。倘若进一步深究“愈”字的来历,便会出现先前预料不到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不平则鸣”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平则鸣”意为“情激则鸣”,这创作动力论可以说是韩愈创作论的核心。它与韩愈的文学或载道或娱戏的功能论并行不悖。所谓“气盛言宜”,说的是内容充实中气足则“言宜”“易好”;而“穷苦之言易好”的实质是,心愈不平愈“郁于中”愈“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则鸣得愈好。从“发愤”而作→“不平则鸣”→“穷苦之言易好”到“穷而后工”的发展看,这一历史性命题,强调的是不如意的生活遭际有助于激发艺术家创作出优秀作品,同时包含着文艺创作是一种心理宣泄,必须表现真挚强烈的情感,必须专一用工掌握艺术技巧法规,以至于包孕着必须深刻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等等涉及创作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很独特的一部分.相较于西方的理性科学主义,中国的“意”在艺术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中国的艺术是一种感性的艺术,它描绘的是可以神游的意境,重视的是作者透过画面所透露出的思想情感.从“天人感应”到“有我之境”,中国艺术随着“意境”的提出和不断的深入,形成了一种与“道”协调,重视笔墨情趣的特殊内涵.而“意境”是依靠形体存在的,因而“形”、“神”、“情”、“理”的统一是中国“意境”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玉娇梨》(以下简称《玉》)是《金瓶梅》以后,我国较早的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问世以来,影响很大。清代静恬主人在《金石缘》“戏题”序中说:“如《情梦柝》、《玉楼春》、《玉娇梨》、《平山冷燕》诸小说,脍炙人口,由来已久。”《玉》在国内曾有多种版本流传,并且很早就被译成英、法文字。因而,鲁迅说它“在外国特有名,远过于其在中国。”可是,在我国只有少数几种文学史著作过极为简略的介绍,至于专门探讨、  相似文献   

12.
闻一多在一九四四年发表的《复古的空气》一文中写道:“历史在转向,转向时的心理是不会有平静。转得愈急,波动愈大……一面近代化的呼声最高,一面复古的空气也最浓厚。”如果我们不从单纯的贬意上去理解“复古”二字,应该说闻一多道出了中  相似文献   

13.
多少年来,学术界在谈及“反抗神神话”时,总是片面地、孤立地、突出地强调反抗神神话所体现出的“阶级斗争内容”和“表现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的反抗”的积极意义。①并且往往都引用高尔基的这段话:“奴隶主愈有力的权威,神就往天上升得愈高,而在群众中间就出现了一种反抗神的意愿,这种意愿体现在普罗米修斯、爱沙尼亚的卡列维以及其它英雄们身上,他们认为神是同他们敌对的最高统治者。”②  相似文献   

14.
人生境界的建构是一个不断更迭的过程。因为一个人的觉解是动态的。一个人对宇宙和社会党解得越多越深,其人生意义愈丰富,其境界也就愈高。每一次提高都是一种超越,它既是对自己的超越,也可能是对他人的超越。毛泽东从青少年到晚年,其间人生境界历经多次重构,在这种迭变中,体现了毛泽东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一种自我超越自我更新的创造精神,一种向“至善”、“目完”不断近近的趋势。一一九三六年二月,毛泽东填了一首题为《雪》的词,最后一阁是这样写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  相似文献   

15.
解放前,“吉都措巴”作乃一种不成文法的社会组织,普遍存在于西藏社会的各个阶层。西藏地方政府对此一般也不加干涉。“吉”是幸福欢乐之意;“都”是痛苦不幸之意;“措巴’,是“组织”或“会”的意思。把这几个字连起来,意思便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甘共苦,休戚与共的组织(会)”。一般在口头上只说“吉都”,省去“措巴”。  相似文献   

16.
近读《史记·滑稽列传》,愈看兴味愈浓,愈看感触愈深。这些历史人物的举止容态,言谈笑貌,如在眼前。掩卷沉思,不禁使人失笑,一种肃然起敬的情感又随之而生。于是,我想到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他身遭宫刑的屈辱境遇中,以极大的毅力,“就极刑而无愠色”,“隐忍苟活”,终于完成了这部著称于世的纪传体通史。从此,数千年的历史有了清晰可寻的脉络,众多的历史人物有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更可赞的是,他不仅详细地记录了封建帝王将相的活动,而且还特地为历史上各种人物分别著述立传,其中《滑稽列传》就是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学技术愈发展愈需要写作,写作愈受到社会普遍重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愈高,因而写作教学改革愈要加速、扩大、深入。近几年,写作教学研究、改革的成果日新月异,令人瞩目,令人欣悦。综观写作理论探讨的专论和写作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虽众说纷纭,但各显异采,对写作理论新体系的建设和写作教学改革起了促进、推动的作用。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活”与“实”——坚持“活”与“实”的辩证统一。写作教学中确有活与不活、实与不实的现象。凡是坚持改革、做到活与实,成绩就显著,反之成效甚微。传统的写作教学的总特点是“封闭形”的,诸如陈旧的写作理  相似文献   

18.
一、“主观之诗人”与“赤子之心”《人间词话》卷上云: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相似文献   

19.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弘治七子”(史称“前七子”)为排除当时“台阁体”诗文和“理气诗”、“八股文”等虚饰、迂腐的文风而倡“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确有其积极意义。然而,“前七子”在率领“复古运动”的进程中又出现了分化:李梦阳倾向于刻意模拟;何景明则倾向于学古中创新。“前七子”中跟何景明文学思想最为接近者乃是徐祯卿,诚如何景明自己所云:“天马行空脱羁靮,更怜《谈艺》(指  相似文献   

20.
苏轼《与滕达道书》是研究苏轼政治思想的一件重要资料,但因对此信的系年有不同的判定,从而造成对此信内容的理解发生分歧。有的同志认为此信写于神宗去世之前,当时新法继续执行,苏轼因怕“(讠尧)(讠尧)不已,则忧患愈深”,就劝即将入觐的滕达道缄言。信中所谓“吾侪新法之初,辄守偏见”,“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只是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