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了深入地探索和思考,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理论创新,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义是公民的最高美德,是文明社会追求的价值,正义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需要构建起适合这一实践的新的正义理论,而新的正义理论的构建,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厘清正义概念的抽象内涵,加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方面的正义思想的对话,用一种融合贯通的思想方法,肯定、吸收、统摄历史上一切有价值的正义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等构成的中国特色革命理论,指导中国人民砸碎一个旧世界,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两大理论紧密联系、承前启后,致力于实现中国人民族复兴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是规范社会秩序、化解社会矛盾的普遍准则;是修养人德性和培育社会风尚的道德取向;是推进社会发展、创新社会规则的价值导向。正义是制度的首要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正义的实践体现,坚定制度自信,实现社会主义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5.
蒋传光 《江淮论坛》2011,(4):93-10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宪政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视宪法在争取人民民主权利中的作用,形成了丰富的宪政思想;邓小平在对毛泽东宪政思想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历史条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对当代中国宪政理论作出了贡献;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和中共十六大以来,在全面继承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宪政思想的基础上,对我国宪政体制的各个方面,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新的探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思想更加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7.
李轶楠 《理论界》2008,(10):26-27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概念,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纳入其中。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如何构建好这个科学体系,是党的十七大之后理论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在整体上对学术理论界主流观点进行一番梳理,从中总结出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逻辑构建的基本原则,从而尝试科学构建它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才能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发展和日益完善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有必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系统整合与构建,这对于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凤莲 《东岳论丛》2004,25(2):191-19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运用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容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在多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 ,并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推进、中华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局面的拓展而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心理认同,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上的深刻认知、情感上的深切认同、信仰上的坚定执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优越性、文化的先进性,具有深刻的实践基础、道义基础和科学基础。只有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在实践基础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才能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理论之所以是理论,正因为它是以理性形态显现出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必然性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性本质表现为理论的和现实的两个方面.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的续延和发展,反映了它对理论理性的继承;又是对现实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必然趋势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反映了它对现实理性的掌握.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续延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内容;作为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紧攥着中国现实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合理性和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性,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统一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对其理论构成、形成和发展过程予以深入探讨,可以消除对其的模糊认识,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它不等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道路自信包括实践自信和理论自信。在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构想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发展生产力、社会发展的目的、经济中的所有制、分配制度和运行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四个维度,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系统的比较,就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性和创新性。这些继承性和创新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是时代所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下,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路径,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既包含社会发展的普通规律,也包含社会形态跨越发展和依次演进的具体道路。这一具体道路在实现上又有两种形式:相邻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和不相邻社会形态的跨越发展。在唯物史观中对社会形态一般发展与这一规律的具体发展道路进行界定有助于我们科学地理解唯物史观。包含着跨越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而且也为落后国家和民族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总的原则和方向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好的理论名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但其科学体系不是将三者简单相加,构建出这个理论的科学体系,是当前理论建设的重大任务。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是一个创新、扬弃、积淀、升华的丰富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刘东  徐成芳 《晋阳学刊》2014,(6):105-113
制度与伦理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源于制度所具有的伦理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具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的伦理优势,它还拥有作为中国社会发展探索的制度选择所具有的特殊的伦理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伦理优势发端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伦理源头,契合于中国文明的优秀传统和现实需要,发展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进程。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就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实践三个方面下功夫,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的提出,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风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进行理论诠释,不仅有利于更加坚定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也是在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和实践呼唤.  相似文献   

20.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中国处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历史阶段和国际历史背景务件下产生的理论体系;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都始终坚持生产力标准,是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