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界》2021,(5)
晚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以唯物主义自然观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以自然辩证法为试金石详细阐述了他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卢卡奇将历史和自然对立起来,因此,使"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实证主义方法产生了理论错位。在恩格斯那里,自然和历史实际上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自由必须以必然为前提,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自然和历史之间、客观必然性和主体能动性之间以实践为中介的辩证关系,任何将马克思主义某一方面的理论极端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闽南海丝文化圈"在时空两条轴线展开,既是现实地理空间,又是历史建构过程。本文以之为阐释框架,描述歌仔戏跨界发展的美学特征、历史意识与文化逻辑,透析其所蕴涵之闽南族群复杂多样的身体记忆与情感表达方式,进而在"从周边看闽南"与"从闽南看周边"的多重辩证中呈现海内外闽南人的共有记忆,显影与接续文化环流中的海丝人文图景。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论理论自然科学的辩证思维与逻辑范畴赖功欧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便十分明确地指出:现代自然科学“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第6页)。处于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理论刚建立的时代,恩格斯深感揭示自然过程本身的辩证...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指导我国科技工作的理论基础,我国自然辩证事业的发展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最好的反映。因而,研究我国自然辩证法发展史。必须以研究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为基础。在科技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检验自然辩证法事业的兴衰成败,探讨自然辩证法事业的困境和出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制定科技政策,领导科技事业方面是逐渐前进的。尽  相似文献   

5.
近期国内有学者提出"人化自然辩证法"的概念,认为一方面古代中国的天人关系学说印证了天人的不可分离;另一方面马克思从不考虑无人的自然界,马克思总是把现实世界看作人化的自然界;因此认为,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个人观点,马克思一直反对恩格斯的这一思想,而国内学术界一直没有认识到这一"历史事实".然而,古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和所谓后现代主义"生存实践"学说都不能作为马克思"人化自然辩证法"的直接印证.更主要的是,就"人化自然辫证法"本身来说,"人化自然"如果还是指自然,那还逃不脱自然辩证法;如果是指人的活动与社会关系,恩格斯早就指出辩证法包括社会历史辩证法.因此,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自然辩证法、社会历史辩证法和思维辩证法之外的人化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国家软科学课题“休闲经济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组、中国文化研究所休闲文化研究中心、文化部重点课题“闲暇时间 :我国公众文化精神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课题组、蓝色调俱乐部、《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中外休闲学术论坛”将在 2 0 0 2年启动。该论坛将立足于国内外休闲研究的理论前沿 ,力求以唯物史观的思想方法揭示休闲与社会及人的发展的相关性问题。其意义在于 :一方面在于为休闲研究提供辩证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 ;另一方面 ,在于能够为建立科学的休闲观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就现实意义而言 ,…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哲学家把辩证法理解为对谈技术。黑格尔借康德二律背反思想的冲击力,一改古希腊式的理解传统,把辩证法理解为客观事物和思想观念中的内在矛盾。马克思在批判性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提出人化自然辩证法,其主要内容有三:一、人化自然本体论层面的辩证法;二、人化自然界限扩张与非人化自然界限退缩的辩证法;三、人化自然界限扩张与"自然必然性"界限扩张的辩证法。人化自然辩证法以人的认识和实践为存在范围,用马克思的话表述是"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这种思想逻辑的必然性结论可想而知,人化自然辩证法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7,(6):109-114
当代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学者劳伦斯·格罗斯伯格从斯图亚特·霍尔的"两个全球化时代"理论出发,在经验层面以提供反例的方式论证了"文化帝国主义"/"麦当劳化"理论对解释全球化时代"媒介图景"的无效性。格罗斯伯格使我们认识到"文化帝国主义"/"麦当劳化"理论的不足之处,然其以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部分本土化"事实"去否定"文化帝国主义"/"麦当劳化"理论可能带给我们以思想和现实启示的做法,不仅显示出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偏重经验事实、批判性较弱的特点,亦有故意回避当前文化弱势国家存在"文化帝国主义"和"麦当劳化"这一"事实"之嫌。  相似文献   

9.
于光远先生最早提出关于人工自然的研究是自然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的理论特色之一。通过对人工自然理论研究的溯源和分析,我们认为,人工自然可以而且应当放到元哲学高度进行研究,即从"人工自然的哲学研究"上升到"人工自然哲学"研究。就具体研究内容而言,可从人工自然本体论、人工自然认识论、人工自然价值论、人工自然文化论和人工自然发展论五个方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0.
顾红亮 《学术论坛》2001,(3):136-139
胡适从主体发展来界定文化.他对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共性与个性、开放性与保守性、可分性与不可分性都有论及,但是缺乏辩证视角,无法提供一幅关于文化本性的辩证图景.  相似文献   

11.
威廉·莱斯在代表作《满足的极限》一书中,通过考察高度集约化市场格局下需要、商品、生产、消费等二元概念的辩证关系,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消费观,建构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需求理论.本文从文化、哲学和伦理三个维度分析莱斯需求理论的二元性,阐释需要、生产、消费之间的流动对于人、自然和社会的影响,显示莱斯辩证思维的分析性及弱人类中心的价值取向,其理论价值在于为生态马克思主义拓展多维的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理论价值主要在于:创立了辩证自然观,合理地解决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提供了以自然科学为中介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自然科学的辩证法思想即科学哲学。沿着恩格斯所开创的自然辩证法方向继续前进,必然在发展丰富自然观基础上,产生科学观和技术观,构成自然辩证法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使它成为我国科学技术攀登世界高峰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理论思维。  相似文献   

13.
孙亮 《北方论丛》2008,4(2):109-113
对自然辩证法的消解自卢卡奇肇始已近一个世纪,这种论调在国内哲学界同样有着较大的"市场"。他们的观点是,恩格斯的自然证法是从脱离人的自然界出发,因而是无视人的;马克思自然观的出发点是被人的目的性活动中介过的"人化的自然界";马克思从不赞成"自然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对立的。对此,重返文本与勘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清楚地认定,在承认自在自然的辩证法基础上,恩格斯理解辩证法绝非"无人的视野",马克思一直支持与赞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恩格斯与马克思正是面对着不同任务,来共同研究一部"完整"的辩证法即在实践的基础上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辩证统一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现实的人"与"现实的自然"的辩证互动过程就是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内蕴了"现实的人"的逻辑起点,其实质是"以‘现实的人’为本"与"以‘现实的自然’为本"的辩证统一,就是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诉诸于人—自然—社会整体协调统一的具体实践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体现了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的内在统一。因此,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维度。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文化世界是人与自然一体建构的,是一个文化本体的世界状态图式,加之"道"与"德"的一体建构,其理性的文化性是不言而喻的。老子合二而一的文化理性决定了其"自然"辩证法是"文化理性的"辩证法。否定之否定的、包容的和关于修为的实践—伦理辩证思想,构成了老子关于遵循"自然"之理的、"文化理性的"实践—伦理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6.
胡莹 《北方论丛》2013,(1):115-118
福斯特认为,重建马克思的生态学有赖于重新确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确立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福斯特从批判卢卡奇对自然辩证法的否定开始,展开对马克思主义自然先在的唯物主义立场和辩证法的捍卫,呈现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并以此确立马克思的辩证生态观,在方法论维度,再次肯定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维度.  相似文献   

17.
帅惟 《社会科学家》2003,(3):110-114
人类来自于自然。工业化的进程和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的生存、发展不再是依赖大自然的直接恩赐,而是将自然当着能取之不尽的,满足人们需要的客体存在。人的这种对自然掠夺性的利用,破坏了人和自然关系的做法,当然遭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昭示人们,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是和谐统一的辩证运动。只有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现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鲁迅以他对民族历史,社会人生和东西方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现实内容,而且,作为20世纪的现代思想家,鲁迅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还在于他为中国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具有现代素质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形式便是以自然辩证法与社会历史辩证法为前提的辩证思维的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19.
费孝通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构想,以此来作为理解中华民族内部族群关系的总体性引导。此后的研究者以诸多证据及论述阐发"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进程,但对于在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影响下之既定"一体"格局中社会内部多元分化发展的图景,特别是现实的分化与地方自治机制,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这种片面的关注维度隐含有一种历史主义的偏颇。如何在现实的"一体"的格局之下去理解和呈现"多元"发展以及多样性的社会与文化的存在及其演进过程,构成今天所提"一体多元"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生态学对自然的认识 ,经历了从平衡到混沌再到复杂的理论变迁历程。生态自然观对相互依存的以及有着错综复杂联系的世界图景的揭示 ,使我们得以从新的视角去观察自然和解释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