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经济、人文背景探究了罗马法和日耳曼物权制度的成因、体系特点,对其影响至今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剖析,并为我国制定物权法提出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2.
对空间地上权的性质认识有两种不同见解,一种观点认为空间地上权是一种特殊地上权,权利客体是土地,权利来源为土地所有权;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空间地上权是一种新的物权种类,权利客体是空间,权利来源为空间所有权.文章认为基于立法考量、保障土地所有权人利益以及增强法律的通俗化等原因,应当将空间地上权的性质界定为:产生于土地所有权的特殊地上权.  相似文献   

3.
罗马法中不动产物权变动公示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罗马法中,不动产物权变动公示方法先后采用了"要式买卖"、"拟诉弃权"和"交付"等形式。不动产物权变动公示方法在罗马法中的发展演变轨迹表明: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动产物权变动公示方法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涵;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动产物权变动公示方法呈现了多元化的特征;不动产物权变动公示方法的发展演变是由隐藏于其后的特定经济社会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从罗马法的角度看,古典法时期形成的pignus和hypotheca制度,孕育了当代大陆法系物的担保制度中最重要的板块:质押和抵押。但是通过对pignus和hypotheca的起源及其相互间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古罗马人的pignus和hypotheca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两种交易模式。事实上,pignus源于神法和公法,在私法上表现为债务人以物作保的行为和与此相关的提供担保的合同;hypotheca是对自pignus衍生出的pignus conventum的代称。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将pignus和hypotheca两个词结合在一起,才能与现代法律术语"担保物权"相对应。  相似文献   

5.
罗马法中存在债和责任的分离,两种制度随着罗马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甚至法律本身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其外延并丰富其内涵,在罗马法律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债制度充分体现法律对自由意志的尊重,而责任制度的设计则体现公权力对市民社会生活进行的必要干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比较的角度分析了欧陆几个国家的罗马法教学体系 ,并阐述了我国的罗马法教学体制的由来和将来走向 ,介绍了作者的罗马法史教学经验 ,指出了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内容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马法中先占属于万民法中的取得方式之一,并为大陆法系国家民法所继承。我国现行民法没有先占制度。针对罗马法中先占的含义、性质、构成、法律效果进行讨论,将有助于填补国内先占理论研究的空白,值得国内在将来设计先占制度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8.
罗马法以及中世纪的日耳曼法共同构成了近代大陆法系夫妻财产制的历史渊源。前者的典型夫妻财产制是建立在分别财产制上的嫁资制,它以夫妻别体主义为基础,是法定财产制的起源。后者的典型夫妻财产制是共同财产制,它以夫妻一体为基础,并开创了约定财产制的先例。两类夫妻财产制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这些差异,正是不同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罗马法中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功能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马法是现代民法的源头,民事行为能力制度在罗马法中已经有了相关内容,也体现了其制度功能.罗马法中关于行为能力制度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人法部分.民事行为能力制度在罗马法中体现出其界定民事主体属性的功能,以及组织社会结构、控制社会秩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将留置权置于第四编“担保物权”之下,继“抵押权”、“质权”之后设专章加以规定.留置权在罗马法中虽经历了从程序性制度到实体法制度的发展,但始终未曾被赋予对债的“物的担保”的性质.《意大利民法典》采用优先权性质的留置权制度,中国《物权法》采用的则是担保物权性质的留置权制度.前者产生于交易快捷性和安全性的需要,威慑相对人履行义务,其通过司法程序执行仅是偶然;后者具有迟延抗辩和物的担保的双重功能,在不履行时允许权利人从留置物获得满足.但《物权法》把债务人迟延设为行使留置权的条件,其有关条文在执行主体和债权人延迟“接受”的效果上令人疑惑,进而使留置权失去了其应有的威慑功能.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取消留置权的担保物权性质,重构该制度内部的有机性.  相似文献   

11.
罗马物权法的发展趋向蕴含了现代产权制度的若干要素。我们认为现代产权可以 定义为以出资者投注给企业的资产为基抽,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对企业现实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 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以及源于国家强制 力对企业资产的增值功能的保护而 派生的诸附设权等各种权利 的综合。产权的主体只能是企业法人,产权的客体不仅包括资产,而且包括负债。  相似文献   

12.
亨利·梅因试图以他的精辟论断概括古代法的发展历程,事实上他的学说仍显笼统。所谓“身份”并不能严格限定罗马法下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恰恰相反,罗马法下的家庭在人身关系上存在着偏向性,而在财产关系上又颇有个体主义倾向。在家庭中,经济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人身关系,因此罗马法具有弱伦理性的特点。正是弱伦理性的罗马法使得欧洲的古代法在早期就能走上纯粹规则主义的道路。这也反映出欧洲古代法的发展是以社会基本单位——家庭——伦理关系的淡化为起点的,而法律仅在最基本需求的层面服从道德的命令。   相似文献   

13.
11世纪末、12世纪初在西欧大陆兴起的对以查士丁尼《国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的大规模的研究运动,这是罗马法复兴的标志。广义的罗马法复兴还包括西欧大陆各国各地区将罗马法作为法律或吸收法律而适用的过程。罗马法之所以能够复兴,包括很多、因素。其中,基督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当然,宗教因素在罗马法复兴过程中既发挥着正面的积极作用,也有反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罗马法的世俗化是罗马法历史发展演进的结果。世俗化的本质是去宗教化,反映的是人对神的驱逐。罗马共和国前期发生的罗马法走出神龛、为平民所知悉并不是"世俗化"的表现,而是大众化过程。因为当时不具有"去宗教"的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罗马法由狭隘的城邦习惯法、市民法发展为万民法,成为第一个具有世界性质的法律制度,正是因为其包含着的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法权关系符合了中世纪封建社会各国的需要,即它既适应了当时新兴市民等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又符合与这一等级结成联盟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所以罗马法在中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而趋于复兴。罗马法的复兴,使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使其法律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6.
浅析中世纪罗马法研究首先在意大利城市兴起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的意大利处在多股政治势力的统治之下 ,它们之间的斗争导致了地方自治的增强 ,地方自治所倚靠的是城市。中世纪意大利的城市程度不同地保存了罗马帝国时期的传统 ,市政生活开始得较早。意大利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从中世纪早期起商业贸易活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就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并由此打造了意大利城市社会结构的特点 ,相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组成了同业公会。各社会群体参与对城市进行管理的要求引发了城市自治运动 ,城市自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综合当时现有的各种法律和法令。罗马法具有辩证的法律规范 ,能够提供综合各种法令的法律原则 ,因而在意大利城市中兴起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发达、最完善的法律,是罗马人民天才的最高体现。古罗马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发达的法律制度,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古罗马奴隶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是罗马法发达的根本原因。此外,罗马法学家的贡献、古希腊哲学的影响以及罗马统治者重视法治和法典的编纂也是罗马法发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罗马法契约制度不仅孕育了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的契约法传统,而且成为现代契约法的基础。解读罗马法契约制度史不应站在现代契约法的思想体系上,而应当在历史语境之中进行重述。罗马契约法的结构主要是一种形式、一个原则和数种(法定)契约,契约形式主义和契约类型法定为其契约观念的核心要素,合意并非所有契约的一般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