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上对腐败的通行定义是“腐败就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利益”(Tanzi,1 995,IMF)。有时候 ,公共权力滥用所产生的收益也不一定归于个人 ,而流向个体所属的政党、阶级、部落、集团、朋友和家庭。这里有两类腐败效应 :一类是直接效应 ,官员滥用公共权利谋取个人权利 ;另一类是间接效应 ,其相关利益者谋取了私利 ,而损害了公共利益 ,即至少部分地降低或损害了对所有公民有利的共同利益。国际上对腐败类型归纳和划分各不相同。为了便于深入认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主要腐败类型 ,同时方便计算 ,本文将中国的腐败类型划分为四种类型 …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一)对土地腐败的界定 “腐败”是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顽疾.尤其近年伴随着土地市场化和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土地腐败”案件频频被曝光,且不少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涉案人数众多、跨多行政级别和跨多部门.“腐败是为了私人利益而滥用公共权力” ,土地腐败则是为了私人利益滥用土地资源与市场管理之行政权力;后者不仅限于土地管理部门的职权,还包括与土地管理相关部门的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腐败产生原因的理论诠释所谓腐败,就是公职人员出于私人目的而滥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行为。腐败行为分为政治领域的腐败行为和经济领域的腐败行为。政治领域腐败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在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中,保护人和被保护人的关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保护人的政府官员个人或小集团在分配社会有价值的事物(如权力、财富、名誉)中优先照顾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后者则以对前者的忠诚、支持或服务作为回报。经济领域腐败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在积府对经济生活实行广泛干预的情况下,寻租活动“兴旺发达”。寻租活动又称寻求直接…  相似文献   

4.
简论集体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所谓腐败就是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非法获得私人利益的行为。这里包含了腐败的四项基本内容:①腐败的主体是国家公职人员;②腐败的目的是为了谋取私利;③腐败的手段是非法用权;④腐败的最终结果表现为一种行为。腐败活动的存在与公共机构等有关联。如果我们将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或代理者分为个体和集体的两类,同时将私人  相似文献   

5.
马进  刘世强 《学术论坛》2006,(7):101-103
文章对詹姆斯.M.布坎南“在财政选择中,税收决策和支出决策的相对分离将使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成本和收益的估计出现非对称性,进而导致财政缺口”的观点进行了模型化,并在模型中“楔入”政府效率及官员腐败,探讨了政府效率及官员腐败如何影响个人的财政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6.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执掌者违反正常的公职规范,侵害公共利益,非法将公共权力用于追求私人利益.可以肯定,只要公私利益的对立和差别还存在,人们追求私利的动机就不会泯灭.只要公共权力还存在并由一些组织和个人固定执掌,公共权力执掌者利用公权谋取私利的动机就具有实现的可能.腐败是阶级社会的通病,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丑恶现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社会的任何时期,腐败现象都同样的严重.尽管腐败滋生和肆虐的总根源是人们对私利的追求和公共权力的存在,但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机制才能形成和蔓延起来.社会环境和条件不同,腐败的程度是有差别的.世界许多国家发展历程表明,在社会结构稳定、社会运行有序,即利益分化不明显、公共权力受到有效制约、意识形态高度整合的历史发展时期,腐败现象因缺乏滋长的氛围和条件,从总体而言处于低发状态.当社会处于变革或转型时,腐败行为就会加倍地生长起来.我国现阶段腐败现象之严重,已引起国人的极大担忧和愤慨,其产生的大背景就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为什么社会转型期腐败现象会明显增多?要说明这个问题,就必须对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状况作全面系统的分析.本文试图从经济、政治、思想观念几个方面对我国社会转型前后的状况作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腐败 ?对此 ,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 ,笔者赞同腐败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公共权力来谋取私人利益”的观点 ,但更认为腐败实质上是一种利益的再分配。由于“在市场经济中 ,人们通常把市场进行的收入分配称做第一次分配 ,把政府主持下的收入分配称做第二次分配”1 ,“而在两次收入分配之外 ,还存在着第三次分配——基于道德信念而进行的收入分配”2 ,因此笔者把腐败称为“第四次分配”。第四次分配是公共权力与经济利益交换 (交易 )的结果 ,它是一种经济利益的不正当转移——为实现不正当的目的通过不合法的手段从资本拥有者向权力持有…  相似文献   

8.
权力腐败是为了私人目的而滥用公共权力(资源),它通过“制度规则”这种合法的外衣为自己隐形,又以“边缘腐败”的形式大量存在。它主要以“制度依赖”的方式为自己寻求生存的空间。它的社会危害性十分巨大。其本质核心在于以权力主宰公共利益(资源)而形成垄断性资源,并进行集团和个人分配。最关键的治理方式是透明化、一体化和现代化的制度创新以及大幅度提高腐败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腐败的形式日趋多样化,腐败的主体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亲情腐败”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关注。它发生于官员在私人领域作为“父亲”等的私人角色的家庭伦理,与在公共领域作为“官员”的职业角色的行政伦理错位的情况下。“亲情腐败”有其久远的历史伦理渊源,又有深刻的现实伦理基础,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惩治“亲情腐败”。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领域是作为私人的公众借助于公共媒体公开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见和建议的言说平台.作为私人的公众和言论自由是哈贝马斯理想公共领域形成的基本条件.资本主义权力系统和资本系统对现代公共领域的入侵使其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封建化”危机,并造成其公共性“褪色”的困境.此次“棱镜门”事件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权力系统对公众自由表达权利的戕害,不仅暴露了其所谓“言论自由”的非自由本质,而且破坏了西方公共领域“话语民主”的一贯传统.公共领域也由此从理性批判、公开辩论的空间蜕变为一个利益争夺的场所或公众表达个人私密情感和“交换彼此品味与爱好”的私人“会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