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济学中的不完全契约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不完全契约理论已经成为制度经济学最重要的分析框架,被广泛应用于分析企业的性质、委托代理理论、金融体系和经济制度中来。通过对完全契约理论到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发展过程的研究,来揭示不完全契约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此次经济危机?这个问题业内人士会有不同的见解。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提出了金融危机中四大不完全契约的概念,分析了次贷危机中不完全契约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对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给出了新的解释;并据此对金融监管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新制度经济学中不完全契约理论有两个重要分支--交易费用经济学(TCE)和产权理论(PRT)。TCE和PRT都把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作为共同基础,但在分析问题的重点和思路上有着严重的分歧。TCE认为契约不完全导致的交易费用主要源于事后的失调,因而强调事后适应性治理;而PRT则认为契约不完全导致的交易费用主要源于事前的专用性投资激励不足,因此强调事前的激励机制。如果能够在有限理性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那么将有望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这是未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不完全契约理论在经济学上的滥觞发展,对法学的契约理论的影响慢慢展现出来,古典的完全契约法理论与现代契约实践产生了背离。不完全契约的本质在于合意的不完全性,合意的不完全性必然会带来当事人对权利义务内容规定的不周延。现代契约法必须正视这种契约的不完全程度,从而在法律规则上构建可以容纳两者的制度,以保证不完全契约和完全契约一样使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是财务学研究的重要基石,现代企业理论不同流派对企业性质的不同理解,引致对财权认识的本质差别。以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所有权"方式定义财权是当前研究的主流。基于"最佳完全合同"等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财权的经济学认识可以分为"契约观"、"生产观"与"综合观"。经济学视角下的财权特征主要体现为:源自"财产所有权",涵盖"剩余权利",强调"可辨别影响权利",并主要指向"重大权利"。  相似文献   

6.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演进及其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拓展领地的阶段和整固领地的阶段。拓展主要体现为从企业组织上打开缺口后,向契约、产权、法与经济学、公共产品、公共选择、制度演变等领域扩展的过程,其理论源于科斯对“企业性质”的探讨;整固则体现为对理论的梳理综合,是以恰当的方法将其形式化,使新制度经济学成为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的理论过程,其逻辑起点在于对“契约”的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到今天,亟须进行这样的综合工作。  相似文献   

7.
面临交易成本问题、不确定性和风险约束,现代契约设计的核心是缔约方权利与责任的治理结构安排;有限理性、交易成本、未来不确定性及风险所引致的理性不完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契约不完全,而契约不完全导致的剩余权利与交易匹配是实现经济效率的必要条件。契约经济学本土化发展的不足与挑战是交易费用度量困难、风险对称配置机理模糊、契约履约机制研究薄弱和非正式规则在契约自我实施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匮乏。如何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协调安排,降低契约实施成本,是中国市场经济实现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值得研究者重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股东至上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不是根据企业性质的变迁来解释真实的企业世界,只是充当了一个论证“股东至上”的工具。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物质所有权至上的主流企业理论,由于其逻辑上的内在缺陷,其理论假设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越来越遭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质疑和批判。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认为随着上市公司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在绝大多数情形下,股东并不负责管理公司,也不提供资本或接受负债,没有理由保有对企业所创造的大部分财富的所有权。将劳动者们劳动创造的绝大部分分给投机者们,这其实是违反了市场原则。只有把财富和利润分到它的创造者手中的时候,效率才能得到最大化的满足。  相似文献   

9.
"理性经济人"假设与新制度经济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亚当.斯密以来,“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在很长时间里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的经典假设之一。而新制度经济学在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的同时对这种假设做了批判与重新界定,使经济理论对人的研究更接近于现实的人,同时也对制度如何更好地安排从而更符合理性人的要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察三个乡村的烟草种植业的一个典型契约,发现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平等自由地签订契约的假设在这里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我们放松假设,通过对事实上的垄断契约下的弱势契约方的行为分析得出,农民的天然弱势地位决定了只靠农民自身无法签订平等契约,需要借助内部的联合和外力的干预成立经济联合组织才能最大限度实现契约的公平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考察三个乡村的烟草种植业的一个典型契约,发现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平等自由地签订契约的假设在这里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我们放松假设,通过对事实上的垄断契约下的弱势契约方的行为分析得出,农民的天然弱势地位决定了只靠农民自身无法签订平等契约,需要借助内部的联合和外力的干预成立经济联合组织才能最大限度实现契约的公平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的组织惰性研究零散地分布于管理理论各学派的论述中,侧重于组织内部因素的分析;之后的组织惰性研究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随着组织生态学、新制度组织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基于组织演化的组织惰性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对组织惰性的内涵、生成与克服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新政治经济学与东亚的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照中国和韩国等东亚的传统和现实 ,对西方新政治经济学进行方法论分析 ,主要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三个理论假设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都对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批评。东亚经济政治的制度结构与西方不同 ,经济人假设的适用性受到限制。政治与市场有本质的区别 ,交换政治观本身就有问题。有权威主义传统的东亚国家与西方国家不同 ,在儒家“行仁政”思想的影响下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深 ,政治中“交换”的色彩不明显。方法论的个人主义逻辑上仍有缺陷 ,在强调国和家大于个人 ,注重社群伦理的东亚 ,个人主义的地位并不突出。此外东亚的个人主义的内涵也不同于西方 ,有非理性的特征。政治具有报酬递增和路径依赖的特征 ,西方和中国的学者使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中国政治和改革 ,各自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路径依赖理论较为适于中国的改革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制度经济学为深入研究公司治理问题奠定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包括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企业与经济组织理论和现代产权理论等。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就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尽量减少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做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将新制度经济学在委托代理理论方面的相关观点分门别类的与现代公司治理中代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做出比较,认为造成代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而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主要途径是:约束和激励。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对粤港高等教育合作现象进行研究。首先阐明了粤港高等教育合作所具有的“制度”属性;接着分析了粤港高等教育合作制度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最后以外界环境需求与实际制度供给为分析线索,对改革开放以来粤港高等教育合作制度变迁的脉络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6.
新制独立学院运行效率:立足交易费用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分析方法,在办学规模一定的前提下,高等学校的运行效率取决于其物质投入成本和交易费用高低。新制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组织形式,其效率集中体现于对办学过程中交易费用的节省。  相似文献   

17.
作为科技活动相关主体的职业信用,科技信用对于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完全契约理论看,科技活动中存在信用信息的不对称,这是导致科技信用缺失的客观原因。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看,科技合同旨在规范科技行为,但也无法完全避免信用缺失。治理科技信用缺失,需采取包括科技合同管理、科技信用教育、社会监督机制等在内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