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前期人口的确切数字,史学界尚有争议。绝大多数同志认为: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人口只有一、二千万,只是到乾隆之后,中国人口才“猛增”到一亿,并进而突破二亿、三亿。笔者仅从编审到保甲的变化,探讨清代人口的概况。根据《清  相似文献   

2.
清代前期的人口统计数字,是纳税服役的丁数(以下简称丁数),还是包括男女老小在内的人口数(以下简称口数),是研究清代前期人口状况必须澄清的问题。清代史书对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人口数字的记载,使用了很多带“丁”字的名词,如“人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1912——1948年)的北平市包括北京内城、外城和四郊三个地域单元,面积707平方公里。因此北平市人口应该是生聚于这一区域内的人口总和。但是《大英百科全书》及《世界大都市》等书却因区域的含混,对该市人口变迁问题发生了某种误解。例如,后一书所列民国年间北平市人口:1920年为 849,554人,1925年为 1,266,148人,1930年为 1,383,873人。该书指出:北平市在“1920年代的中期,人口超过一百万”。是何原因,未予说明。  相似文献   

4.
《统计》杂志1983年第2期刊登赵忠秀探索我国经济和人口增长关系的论文。论文以1964和1982年两次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1964至1981年我国18年间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比例关系。作者分三个阶段进行论述。第一阶段,即1964至1966年,作者认为,这是建国以来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关系比较协调的时期。这个阶段,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粮食和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6.8%、18.4%、8%和2.4%,四者增长速度的比例为  相似文献   

5.
邬沧萍 《人口研究》2005,29(4):94-96
由路遇同志主编,23位我国知名学者专家共同编写的《新中国人口五十年》(下称本书)是我国人口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和盛事,是一部力作,阅后确实感到受益匪浅。1一部与时俱进、科学创新、体系创新的人口专著本书最值得称道的是,路遇同志在谋划《新中国人口五十年》时,不因循守旧,按照他编写《中国人口通史》传统的体系;即按人口社会形势、人口数量、人口构成、人口迁移和人口地理分布等章节,按断代史体例来写。本书编写前路遇根据人口学在上世纪70年代蓬勃发展的趋势,认同“人口学是研究人口各种变量的现象和过程,研究人口诸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  相似文献   

6.
二十年前,一部极具行业特色的年鉴——《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当时为《中国计划生育年鉴》)诞生了;二十年前,一部记载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奋斗全景的史书,跻身于中国出版物行列。二十年来,她像忠实的  相似文献   

7.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当前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我国的人口政策就是:“限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它充分反映了我国人口再生产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也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了使这个政策能够得以贯彻落实,又特别强调“厉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体会,今后二十年或者几十年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关键时期,而这个时期的人口发展状况,必然起着加速或延缓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砝码作用。  相似文献   

8.
旧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在人口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民族演变过程(即各个民族或民族的各个部分融合和分化的过程)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人口发展极其缓慢,有的民族人口还在不断下降。比如:满族在辛亥革命时尚有500万人,到1953年普查时仅有242万人。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在清代嘉庆年间还有118万人,到1947年时仅剩下83.2万人。在新疆境内的哈萨克族,公天1509——1518年间,约有100万人,到1949年时仅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乡划分与城镇人口统计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城乡人口的划分,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最初阶段,主要是从1953年到1962年,即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统计城镇人口的口径基本上依照1955年《国务院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按城市的市区人口、郊区人口和建制镇人口进行统计的。由于这个时期的城乡划分标准比较符合实际,市镇建制又严格执行了城乡划分的标准,城镇与乡村的划分界线处于稳定状态;尽管这个时期也曾发生过城乡人口对流的大起大落,但并未引起城乡人口统计上的非正常波动。“一五”期间,1953年全国城镇总人口为7826万,到1957年增加到9949万,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13.3%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今天的人口是在历史人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代乾、嘉、道时期人口的飞跃增长,对中国确立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一定的关系。据清初统计,顺治八年国家控制的全国成年男丁一千零六十余万。但到乾隆六年,人口陡增至一亿四千三百多万。乾隆在位六十年间,人口连续突破一亿、二亿、三亿大关。道光年间又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3期刊登张云樵的《中国古代人口问题的探讨》一文。作者得出结论说,贯穿中国封建时期的人口发展规律是:人口时而猛增,时而锐减,呈周期性的大波动。通常是,某一封建王朝的前期,人口增长很快,唐初贞观年间、明初洪武年间和清初的情况都是如此。到了封建王朝的中期,人口增长开始缓慢或停滞。而在王朝开始崩溃,新旧王朝交替的大动荡时期,人口则大幅度地剧降。可以说,一些主要封建主朝的人口发展趋势,大体上都经历了迅速增长——停滞——急  相似文献   

12.
<正> 陈长蘅先生是我国30年代著名人口学者,是人口节制主义派的代表人物。他关于人口方面的著述颇多,主要有《中国人口论》(1918年)、《三民主义与人口政策》(1930年)《洪亮吉之人口论及物竞论》、《中国近百八十余年人口增加之徐速及今后之调剂方法》等。陈先生的人口思想,可概括为以下五点: 一、适度论。在《中国人口论》第5章中指出:“人口孳生之道,犹农夫之播谷焉,选择固宜得法,布种亦贵有方,太疏则收获不丰,太密则拥簇以死,必也折衷于疏密之间,然后嘉禾可得焉。”后来,在《三民主义与人口政策》中又明确指出,以“最高生活的最大民数”为理想,“最低生活的最大民数”为不足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孙文  张再生 《南方人口》2002,17(2):14-18
二十世纪末 ,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了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为特征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本文首先对“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特征进行了论述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时期我国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并对“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上具有人口记载最早的国家。《文献通考》载“禹平水土为州,人口为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二”(约为公元前22世纪末)。《后汉书·郡国志》载西周极盛时(约为公元前11世纪)全国人口一千三百七十一万四千九百二十五,比夏代多一十六万一千人。以后到战国末期,秦及六国总人口还不过一千二百多万。先秦时代二千多年,由于生产水平低下,又加战乱频仍,全国人口始终停滞在一千余万。 西汉时期,人口发展较快。从秦代的一千余万左右,历二百年间增加到五千九百多万  相似文献   

15.
<正> 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73.77%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联合国有关人口组织考察结果认为,我国适度人口应为6.5~7亿而农村目前就生活着近9亿人口。按I4.70%(三、四次人口普查8年间的自然增长率)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我国农村人口将增至10亿。因而着重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是当务之急,是功在当今、造福后代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6.
一、人口年龄构成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人口年龄构成最完整的表示方法自然是按每一年龄组的人口比重来计算。但区分为0—14岁(少儿人口)、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三组,更能集中说明人口年龄构成和社会经济的关系。近二十年来世界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和2000年的预测,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7.
《人口研究》编辑部: 《人口研究》1980年第3期发表的《论乾嘉道时期人口的飞跃增长》(以下简称《论增长》)一文是一篇有据有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读后很受启发。但文中有几处论点和计算,似乎不够确切,现提出来商榷。  相似文献   

18.
1996年3月下旬,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对“九五”期间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措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指导全省“九五”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中国封建社会人口增长特点对中国人口史的研究表明,从秦至清末,中国人口一直在大升大降的剧烈震荡中顽强地增长,并跃上了三个大台阶。(《中国人口史)》,赵文林,谢淑君,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一台阶是从秦初2,000万人口,经过200年的增长,于西汉平帝年间(公元2年——13年),首次达到6,000万人口。但这个巨大的人口总数并没有保持多久,经过西汉末年王莽时期的天下大乱,人口总数急速下降至东汉初年(公元31年)的1,500万。仅20几年时间,人口损失了3/4。以后的近1,000年中间,中国人口总数始终在1,500万至6,000万之间反复波动。到北宋英宗治平年间(公元1064年)人口总数重新突破并稳定在6,000  相似文献   

20.
“八五”时期(1991—199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人口增长的重要时期。“八五”时期人口的增长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我们目前着手编制的“八五”人口计划是我国正式编制的第四个人口五年计划。认真回顾历史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所面临的形势,明确地提出“八五”时期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和目标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